《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13):学会规划生活

2014年03月12日11:26  新浪教育 微博   

《跟着薛涌留学[微博]去留学》连载

作者:薛涌[微博](点击查看作者博客)

出版:北京大学[微博]出版社

跟着薛涌留学去

跟着薛涌留学去

  目录

  前言 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01  寄宿高中适合低龄留学生吗

  02  是谁催生了造假潮

  03  本科是终点还是起点

  04  商科还是香饽饽吗

  05  教育真的应该不计成本吗

  后记 怎样留学去

2.4 规划生活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如今教育竞争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在美国的危害也越来越深。人们时常感叹,当今从高中或大学毕业的孩子,是在最严谨的教育结构中长大的,从小上这个班、那个班,考这个考那个,生活全被大人安排好了。毕业后,他们却发现自己面临的是最缺乏结构的世界,一切都在变,变得连为他们精心安排生活的父母都不知所措。如果你从小就习惯于按照父母的安排去过日子,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要自己去闯荡,能不晕吗?

  这种晕头转向的年轻人到处都是。CNN的《金钱》节目最近策划了一个栏目,叫“比起学贷,我的学位不值”。意在抱怨教育费用过高,大学生收入太低。其实,那些出来现身说法的人,往往是不懂基本生活规划的失败者。我们不妨听听下面这位男士的抱怨:

  “我毕业于一所顶尖的工程学校——凯特林大学(KetteringUniversity),期待年薪有七八万美元……结果呢,毕业后9个月没找到工作。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工作,但年薪比预期低1.5万美元。即使我能支付得起每月1800美元的学贷账单,恐怕也要用30年才能还清。”

  乍听起来,他仿佛是被大学坑了,但再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另外一番景象。

  在当今的经济危机中,大学毕业生能找到年薪3万美元的工作就谢天谢地了。工程专业的起薪最高,但平均也不过在6万美元上下。他如今的年薪,恰恰就是这个数。比他预期低了1.5万美元,是因为他的预期比现实高了1.5万美元。作为大学生,在经济谷底找到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幸运中的大幸。

  关键在于他毕业时欠下的学贷高达18.5万美元。他上的那个大学,2009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也就3.5万美元多点(学费总是逐年增长的)。满打满算,5年下来也就是17.5万美元,他还多花了1万美元。大学是四年制,有些聪明勤奋的学生,三年就能读完。大多数美国学生无法在四年内读完,是因为经济所迫,要不停地打工,甚至不少人干着全职工作。这位学生一切靠学贷支付,自然根本不需要打工。债务越大,风险越大。扛着如此大的风险,为何在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业的情况下读了五年?

  另外,这个学校费用虽然不低,但平均每个学生拿到的奖学金为1.4万美元。计入这个因素,每年的费用为2.1万美元,4年总共花费8.4万美元。

  应该说,一般的美国学生数理化很差,根本不敢学工程这种硬碰硬的专业。这位男生敢上这个专业,大概学术素质算还不错。他所上的工程学院,录取率为65%,不是谁都可以上的那种普通学校。

  问题是,现在的教育体系过度追求学业和成绩。学生从小按部就班,没人教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该上什么大学,应该花多少钱、借多少钱,以后怎么偿还,这都是要在高中毕业时做出的重大决定。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对于这种影响自己一生的大事几乎毫无准备,心思全在自己的某门课是否拿了A上。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位学生起薪6万美元,和哈佛、耶鲁毕业生也无太大距离,算是很优秀,但他可能一生都翻不过身来。七扣八扣之后,他一个月的工资就三四千美元。还完1800美元的学贷之后,就剩下2000美元,刚够吃饭、交房租、水费和电费,当然前提是决不能失业。

  我之所以把这一美国的例子搬出来,不仅是因为自己在美国的大学教书,对这类事情见得太多,更是因为这是当今年轻一代普通的现象:对生活期待过高,觉得一切都理所应当,什么都不想错过,但又没有规划生活的基本能力。结果,不管学业上如何成功,生活中也还是个失败者。

  相关链接:

  《跟着薛涌留学去》:留美正在造就怎样的一代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2):寄宿高中生活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3):慎读寄宿学校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4):家庭学校崛起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5):寄宿教育之痛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6):家长[微博]能做什么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7):不依赖体制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8):寄宿学校的选择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9):是谁催生了造假潮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10):谁该为造假埋单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11):专注个人自述

  《跟着薛涌留学去》连载(12):培养之道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