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口语交流中存在的障碍与应对策略 |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8 12:53 英语辅导报 |
1.2非语言障碍 1.2.1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把学习的过程分为两个相关方面: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正如外语教学专家Stern所指出的那样,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王初民,1990:136)。调查显示的情感因素,诸如:"害怕出错"、"信心不足"等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大学生一般接近或刚到成年期,处于情绪多变、十分敏感的时期。课堂上,要求学生开口,他们就得暴露自己,与其说"害怕出错",还不如说是害怕出丑。这样心里有话口难开的焦虑情形就产生了。另外,除了学生的心理因素外,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和纠错策略不当也是导致学生害怕出错的原因。多数老师对学生出错的容忍度较低,过多计较形式上的正确性,学生在发言时,教师不断纠错,打断其思路,导致学生思想紧张,口不应心。 1.2.2文化障碍 英美国家不但有独特的文化习俗,而且其人民的生活方式、人生观和行为准则都与我国有很大差异。许多与汉语有同一内涵的英语词汇或表达方式,对于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人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在接触英美文化时,大多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文化习惯为出发点作出判断,有时还表现为文化上的先入之见(cultural bias),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这种文化上的障碍反映在许多学生口语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上。有的学生与外国人初次交谈就像警察一样询问其年龄、工资及婚姻状况,这在英美文化中属于个人隐私,不是适宜的话题。 1.2.3其它障碍 除了语言文化因素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也不容忽视。调查结果显示,71.1%的学生认为学习环境对他们的口语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如班大课少,第二课堂尚未完善等。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还受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多,课时紧,在有限课时内,教师必须完成包括精读、泛读、听力与快速阅读等教学任务。如果课上花大量时间操练口语,教学任务便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最后,应该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还未走出应试教学的怪圈。由于四、六级考试对口语测试标准难以量化,实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暂未纳入全国考试范围之内。虽然少数重点大学已对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学生进行口试,但对其笔试成绩有所要求(四级考试成绩80分以上者,六级考试成绩75分以上者),要普及仍需假以时日,所以许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仍围绕着四、六级考试转,着重读、写、译、听。加之许多学校把四、六级通过率与教师的晋级、工资等挂钩,所以许多教师为确保四、六级通过率,课上被迫满堂灌,放弃对学生口头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建议及对策 通过分析以上发展口语交流能力的制约因素,笔者综合中西方外语教研相关成果,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针对存在的语音问题,应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首先是强化正音训练。虽然每个学生都学过国际音际,但真正能够完全读准的却不多。如果学生连音都发不准,就更谈不上言语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教师应从头抓起,使学生养成准确表达的好习惯,新生入校的第一堂英语课就应成为改变他们旧有习惯的契机。在开课之初教师有必要安排若干课时在听力课或精读课上对英语音标进行分类对比,直到学生发准每一个音。其次,应强化语流训练,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语流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对词的重读和弱读、语音流变现象等进行归纳分析、讲解操练,使学生在掌握和谙熟语音语流的基础上提高口语交流水平。第三应着力讲清英美语音的区别。平时教学中注意英音与美音的分析和对比,总结出其中有规律性的区别特征。一般来说,美语的语调较平,起伏不大,语速较慢,节奏也较平缓。 2.2建立网络式词汇教学模式,及时增补生活常用词汇,解除口语中词汇不足的障碍。在我们的词汇教学过程中,应使词与词,词汇与语义构成网络形式(白人立,1999),不仅要教词的语义功能,更要注重词的修辞和交际功能,使学生在实际表达时会联想起有关该词的一张网,而不是某个点。另外教师应适当增加与日常生活相关词汇的教学,使学生不但会说,而且能流畅地说出自然、鲜活的英语。 2.3改变思维方式,提高口语表达的速度和准确度。根深蒂固的母语思维习惯降低了语言信息的解码与表达的速度。改变这种习惯的方法是,训练学生表达某一语言信息时,马上想到的不应该是与它对应的汉语,而是该信号的英语语言形式,并根据它的搭配方式检索下一信号是什么,然后将这些信号联系起来,组成意思明确、语法正确的语句。 2.4拆除学生心理屏障,设计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条件,增强学习者学习的灵活性,消除焦虑,降低不良情感的渗入。调查显示,64.3%的学生在口语课上有一般程度的焦虑。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在一定学习压力下,一般焦虑会成为他们的内驱力。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正常焦虑。如学生的焦虑原因是"害怕出错"、"胆怯"、"信心不足",就会形成退缩性焦虑(debilitating anxiety),这对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教师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排除其心理障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应有一定的容忍度。 2.5培养学生在口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洞察力,弥补跨文化交际的差异。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文化教学。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文化教学。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讲授词汇、语篇以及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6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外活动。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精读、泛读、听力课教学之中的,并且可以与各种教学法相结合,如情景教学法中的模仿(imitation),交际法中的role play等,给学生创造口语交流的机会。课堂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导作用,还需有第二课堂的必要补充来延续英语交际的环境。 3.四、六级统考不是教学目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提出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教学又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基础阶段规定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要领会式掌握4200单词以及一定的习语,并且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而较高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要领会式掌握5500单词以及一定量的习语,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方法识别生词的能力。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存在一个错误识识:不论基本要求,还是较高要求,通过了四、六级就达到了较高要求;一旦目标达到,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现在,大部分院校对英语六级不做要求。忽视了基础阶段中较高要求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巩固和提高。 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是一种"伙伴关系",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测试既为教学服务,又直接影响教学,并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或有益于教学,或妨碍教学。外语测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推动正常的外语教学,并对教学产生良好反馈作用。 4.四、六级考试应是英语教学的动力 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说,大型的标准的全国统一考试是必要的,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经常运用测试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很好地利用语言测试必将给英语教学带来裨益。但测试不能代替正常教学。因此,在英语教学方面还应当不断加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1.英语教学服务于社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懂得书本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种知识也是派不上用场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用外语写科技论文及商业信件,加强实用英语培养。 4.2.英语教学应向高层次发展 对于已通过四级的学生要开设高级英语课程,教材也可以选用大学英语五、六级教材,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原文教材。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也是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台阶的必由之路。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因为四、六级考试通过而结束英语教学。造就培养较高质量的优秀人才是英语教学的目标,较高要求阶段的教学环节不应忽略。 4.3.英语教学加大知识输入 在应用提高阶段英语教学中继续抓好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泛读教学,因为泛读的实用性最广。在实际生活里,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阅读是泛读;精读的实用机会不多。只有具有泛读能力的人,才可以说具有阅读能力。通过泛读,学生可以更广泛、更大量地翻阅资料,可以不断地学到或掌握大量的常用词汇和信息。加强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增设翻译理论课。培养学生通过翻译掌握国外科技动态,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翻译能力的提高还有助于科技成果的交流,学生也可以将国内的科研成果介绍到外国去,扩大学术方面的影响,真正达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为专业服务的目的。 (文/孙惠江;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2003-2004学年第31、32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