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阅读课+精度课还是综合课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8 13:07 英语辅导报 |
--对两种高中英语课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以逐句翻译,精细讲解语法难点为特色,对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占着相当的市场份额。不少高中教师把SEFC新教材的单元重点Reading Comprehension部分,也就是课文部分,作为精讲材料来处理,即变成精读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由于SEFC新教材的单元编写不再是单纯以语法为中心,而是以话题(Topics)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为思路,致力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SEFC Teachers' Book1A 第1页: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也就是把语篇阅读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对学生阅读技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就使得高中教师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于是一种普遍性的做法便是在语言点精讲课之前先加上一节阅读训练课,即阅读课+精读课的教学模式。但是研究一下新教材的教师用书,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新教材课文的分课教学建议,即参考教案,没有一篇是以阅读课+精读课的模式编写的,而是采用综合课的教学模式编写,即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为教学目标,把语言点的教学自然地穿插在阅读和交际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模式实则是新教材编写思路的直接反映,本文暂且把这种授课模式称作综合课模式。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与前面提到的阅读课+精读课的教学模式所反映的教学思路是相左的。那么,这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特点是什么?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究竟采用那种模式更适合?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二、阅读课+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阅读课+精读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是单项技能单独训练的教学思路的体现。即在阅读课中,完全以阅读理解训练为目标,教学过程中避开词汇用法、句型结构等语言难点的讲析。教师的教学过程以一系列的针对阅读材料的问题检查为主。其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Pre-reading阶段、While-reading阶段和Post-reading阶段。每个阶段教师的主要课堂活动就是给出不同层次的课文思想或情节方面的相关问题,检查和引导学生的阅读。而接下来的第二节的精读课则正好与第一节的阅读课相反,教师会丢弃一切与阅读技能等有关的教学项目,只对语篇中的词汇用法、句法难点等语法项目大讲特讲。其过程一般都是教师主动呈现阅读材料中的语言难点,并通过事先准备的大量例句来逐个诠释,极易带上满堂灌(Spoon-feeding Method)的色彩。 应该说这种分项训练的授课模式有它一定的优势:比如在作为第一节的阅读课上,教师可以游刃有余地决定提问的内容、深度和提问的时间、对象。而且因为无须对新的语言点进行讲授,基本无须母语介入,所以课堂英语气氛容易营造,该课型尤为开公开课的教师所乐于采用。但是在课后,教师往往不会忘记在阅读课上回避了的那些语言点方面的讲授内容,于是就有了第二节的精讲课。而这个课型,更能让教师引经据典、驾轻就熟地发挥,也往往能把一个问题讲深讲透。 (文/徐育兵;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3~04学年度第35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