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教师参考:多媒体课件制作误区及其对策

教师参考:多媒体课件制作误区及其对策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8 13:09  英语辅导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也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加入到这一科技大潮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只要用多媒体课件来教学,教学容量就很大,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那么,事实如何呢?笔者作为多年的一线教师和课件开发者,通过调研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课件因在制作过程中陷入误区,产生负面效应,削弱、消解了多媒体的优势,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误区之一:信息量过大,出现"迷航"现象。

  当短时间内接受超量信息时,人脑就处于停滞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迷航"。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笔者见过一个用FLASH软件制作的高中英语课文关于"MUSIC"的课件。课件以古典的音乐欣赏开头,把听众引入了一个十分美妙的境界,然后展现了几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乐片段,最后又在时尚的流行音乐中结束。前后赏析共约五分钟,画面上人头涌动、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赏析内容跳荡出现,令人目不暇接。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因此而去反思、创造了。

  误区之二:留时间不足,制约学生思维。

  常规教学中,在内容处理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像、理解。师生根据预见性或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制作者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这种思考余地,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课件的结构的呈现和那种格式化的问题及其"标准答案"的输出。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 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在他们的诱导下,"一千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

  (文/刘喜桃 刘献平;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3~04学年度第36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