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语辅导报社专栏 > 高中教师参考:高三阶段如何对待课文阅读

高中教师参考:高三阶段如何对待课文阅读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8 13:11  英语辅导报

  从今年开始高考时间比往年提前一个月,高三下册又作为高考范畴,无庸置疑,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进入一轮复习,又要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条理地整理、巩固知识,从而有效地熟练和使用所学知识,并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这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对待课文。

  一、充分利用教材。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逐字逐句讲解、翻译。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高三课文尤其是下册,各种体裁的文章,如科普、地理、历史、文化、人物等,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多种感知、情感、体验及各种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分析不同体裁的课文,总结写作手法。

  阅读体裁不同的课文题材,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题材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分析理解阅读材料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尤其是文章的写作手法,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在教人物篇My teacher Gandhi课文时,让学生回忆高中阶段所学过的关于人物传记的课文,如Walt Disney, Charlie Chaplin, Madam Curie等来启发学生自己归纳人物的写作手法,然后得出:

  (1) When and where was she / he born?

  (2) His / Her Childhood / Youth

  (3) How did they work?

  (4) Their contributions 等写作顺序和手法。

  在SEFC Book 3A Unit3 Lesson11 Australia教学时,我帮助学生了解第一段是澳大利亚的地理结构和稀有动植物;第二段关于其面积、人口;第三、四段是澳大利亚的工农业现状;第五段是气候。整篇文章是让我们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所以在以后教课文The USA, New Zealand时,学生不仅学得得心应手,而且还节约课时。

  在教Office equipment, Bees等科普文章时,向学生介绍科普性的说明文结构一般是事情的成因、特征、构造、方法、效能、用途和关系等。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概述说明的内容,扼要解释或下一个定义;然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或生产制作等程序;最后具体介绍它的性质、特征等功能。教师应告诉学生说明性文章的特点和顺序,在文章的什么部位易抓信息词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意考虑文章的概述、用途及过程。可用what, why, when, where, who和how在脑子里构成所抓信息的问题,从上下文领悟文中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的意图,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答案。基础训练时可补充100词左右的短文协助学生加强语篇意识进行快速阅读,经过几次类似这样的文章的阅读后,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长文章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推断隐含意义的能力。教师所选文章要现代,能反映社会热点,接近学生生活,题材多样化。

  高三阶段如何对待课文阅读

  三、训练学生的预测能力。

  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预测课文内容,这种活动能促进发展、分析推理及英语思维的能力。阅读教学第一遍是快速阅读,即培养导读和略读能力,这一过程中,要对预测阶段所作记录与课文内容相对比,核实哪些预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哪些不相符或相悖,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文,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第二遍属精读,要求作出以下要求:总结中心、段落大意,理解作者意图,猜测词义,找出文中疑难点。如通过在文中使用某些特殊语句,细节描绘和某些不显眼的却是关键性的词法传达或暗示出来的(比如虚拟语气、情态动词,表示情感态度的实义动词、形容词、语气词等),这些对阅读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比如SEFC Book 3B Unit 21 Who gets the money?为例,针对题头问题Who is going to get the money? Who visited the dective and why?预测课文中可能出现的答案,并作简要记录,学生会从侦探小说的逆向推理的写作手法作出精彩的答案。预见阶段是否该在课前先看课文?我认为中等成绩以上的学生不必看,这样有利于培养快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技能,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事实上,通过提高课文阅读理解能力,其能力还可迁移到解答其它试题中去。例如解答完形填空题和短文改错题,其基础都是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各项英语基础知识都能得以巩固和加强,而且还可以学到许多英语表达法和技巧,这些又成了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

  (文/石建云; 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 03~04学年度第36期;版权归英语辅导报社所有,独家网络合作伙伴新浪教育,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英语学习论坛】【评论】【 】【打印】【关闭
Annotation


新闻查询帮助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北京煤矿发生坍塌事故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