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科技文献版公务员考试系列教材》 > 正文

第十章-第十二节 关于能源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10/01 14:41  科技文献版

  资料二十二:

  煤荒加电荒能源成瓶颈

  (一)电煤供应偏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透露,2005年煤炭供应总体偏紧,可能会影响湖北 、湖南、江西、广西等地的需求。他说,目前各省库存电煤平均为8天,甚至有的省只有3天 的库存。 据统计,2005年电煤每吨平均上涨了20~40元左右,个别省份的上涨幅度更高。宜宾天 原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三科科长王世聪向本报记者透露,四川运往长三角一带的煤价在500元 /吨左右,其中包括200元/吨的运费,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保证供应。1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做好2005年重点煤炭供应工作座谈会上,濮洪九说,从需求、供应 和运输等几个方面看,2005年煤炭供应受瓶颈问题制约,供应紧张问题仍然存在。预计2005 年,中国电煤消耗总量将比去年增加1.2亿吨左右,冶金、建材、化工等几个重点行业耗煤 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国内煤炭需求将在21亿吨以上,供需缺口将增加。 能否按合同完成2005年的煤炭供应量,业内人士并不乐观,因为这其中牵涉的利益太多 ,矛盾太复杂。

  结论:紧缺。

  (二)运力不足绕不开的话题

  目前,煤炭运输已占到铁路货运能力的45%以上,由此也造成了与其他物资争运力的矛盾 日益突出。

  铁路部门预计,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将会更多,铁路运力紧张的状况 也将进一步加剧。为此,

铁道部计划今年新增运力2亿吨,其中煤炭运力增长将超过1亿吨。 随着煤炭供求形势再度趋紧,公路运输、海运也开始吃紧。与此同时,煤炭价格上涨似 乎成为必然。

  结论:抢运。

  (三)煤价上涨几家欢喜几家忧

  在秦皇岛煤炭订货会上,供需双方争论最激烈的要算是价格和供应量。因为价格问题关系到 双方的根本利益。

  据王世聪介绍,2004年以前,川煤外运的合同价为220元/吨,现在则上涨到了300元/ 吨,涨幅之大,为历年来所仅见。即便如此,煤炭企业仍然要求继续涨价,而用煤企业则几 乎已无法忍受如此高价位。煤炭价格已成为供应环节中最为敏感的一根神经。就在这最为敏 感的时期,2005年1月底,贵州省出台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即所谓的煤炭“出省费”。 据悉,这开了国内征收此类费用的先河,这对使用贵州煤的东南诸省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

  据悉,国家发改委将煤炭价格定在涨幅8%以内,但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为8%而展开利 益博弈。煤炭企业一直在为2005年电煤订货价格超过8%的上涨幅度而努力,电力企业则希 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将电煤价格控制在8%的涨幅以内。但据了解,秦皇岛煤炭订货会上,许 多电煤合同已经突破发改委确定的8%上限,有的甚至达到13%以上。企业担心,即便如此 ,也有可能执行不了多久。

  为此,两大行业在订货会后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吵。

  结论:价格上涨。

  (四)五大电力集团发难煤企

  在秦皇岛会议后不久,五大电力集团(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电投)联合向国家 发改委上交了一份名为《关于2005年电煤供需衔接情况紧急报告》的文件,指出发改委确定 的8%的价格上涨原则没有得到煤炭企业很好的执行,电煤合同存在价格等诸多问题,给今 年的电煤供应和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该文件呼吁发改委采取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将8%作为全年电煤价格控制幅度来监督 执行,同时加强供需合同日常履约的监管,防止2004年电煤价格轮番上涨、影响电煤供应情 况的再度发生。五大电力集团还呼吁发改委尽快实施煤电联动方案,将2005年度电煤价格涨 幅与2004年6至11月份电煤价格涨幅同步实施煤电联动,疏导价格矛盾,促进煤电运平衡运 行。

  文件认为,虽然签订了中长期供需合同,但煤炭企业强行要求合同中必须注明“执行价 格另见补充协议”,将为日后涨价预留空间,背离国家发改委“必须根据电煤价格指导意见 明确具体执行价格”这一规定,对年度电煤价格的控制、缓解煤电运供需紧张对国民经济瓶 颈制约影响极为不利。

  结论:口水战。

  (五)煤炭企业有话要说

  对于五大电力集团的指责,煤炭企业自然不甘示弱。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透露,该协会 已经起草了一份旨在驳斥五大电力集团散布不实信息的书面报告,批驳了五大电力集团此前 散布的煤炭订货会“有量无价”甚至“无量”的说法。该协会在报告中称,电力企业联名 上书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严重不符,存在混淆视听、蒙蔽有关部门领导的嫌疑。

  中国能源网提供的数据还显示,2005年秦皇岛煤炭定货会共签订合同7402份,合同量为9 .14亿吨,比2004年增加了8000万吨。其中重点合同量为6.18亿吨,比2004年增加1.44 亿吨。在重点合同中,电力行业为4.22亿吨,比2004年增加1.29亿吨,增幅为44.5%。 其中五大电力集团签订1.91亿吨,占电力行业衔接量的45.3%,合同量比上年增加4807万 吨,增幅为33.6%。业内人士表示,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口水战其实包含了双方多年来的利益之争。

  结论:行业利益。

  (六)高耗能行业影响煤炭供需

  根据中国能源网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来看,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为18.6亿吨,这些国有煤 矿的产量在2005年几乎很难增加;2005年统计煤炭供应量为19.8亿吨,将比2004年增加1. 2亿吨左右,但2005年煤炭需求将在21亿吨以上,需求缺口达1亿吨。

  专家们的分析表明,如此巨大的供需矛盾主要是由于一些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电石 、铁合金、焦炭、钢铁、水泥、烧碱、电解铝)盲目发展,拉动了能源需求的超常增长。目 前,电石和铁合金已建和在建的生产能力已分别达到1700万吨和19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达 到了3.6亿吨,为2003年实际产量的二至三倍。2004年末,本报记者在一份对电石、焦炭、 烧碱、PVC行业的分析报告中发现,上述行业正呈盲目发展之势,筹建、在建、扩建项目遍 地开花,在内蒙,甚至出现了100万吨级的电石巨无霸企业。 记者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了解到,发改委已下达文件称,目前中国电石、铁合金及焦炭 等三行业生产能力均达到实际需求的二至三倍,其生产能力已远超出市场需求,呈现严重过 剩局面,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企业亦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发改委称,今年起,这三 大高耗能行业将被提高准入门槛。 结论:限制高耗能。

  (七)今年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据预测,今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到21亿吨,供需缺口为1亿吨,相对于2004年,电煤 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消息显示,200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 来最为严峻的一年,考虑到2005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将进一步 优化,影响电力供需平衡的主要矛盾将逐渐从总量不足转向电煤供应短缺等方面,电力供需 形势仍将处于偏紧状态。 专家们认为,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电力紧张,不同于2004年,2005年 煤炭供应矛盾更加尖锐、突出。正因为如此,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要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矛盾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发改委表示,目前,中国各类煤矿基本处于满负荷、超能力生产状态,安全生产的压力 很大,继续增产的余地有限。因此,今年要把缓解煤炭供求偏紧的矛盾作为经济运行调节的 重点,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大运煤铁路干线和北方下水港口等煤炭运输通道改扩 建力度,继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更新改造项目,优先安排煤炭等重点和急需物资的运输 。

  据了解,今年煤炭供给将优先考虑电力、化肥、冶金、居民生活和出口等五个重点行业 。

  结论:宏观调控。

  (八)能源安全关系国家命脉

  对于此次“电荒”、“煤荒”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一位专家认为,由于低收入群体的 消费始终不振,使经济增长不得不过分依赖投资,导致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需求超常增 加,进而导致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和进一步的投资冲动,这才是一系列短缺背后的真实原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在这样一个工业化进程的变革时期,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举世瞩目。但是,我国能源发展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能源总量不足, 石油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占有量少,能效低,这些问题已经开始阻碍

中国经济的高速 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出现的全国各地的拉闸限电现象,使得能源问题更为突出。中国能源 问题成了中国政府乃至全世界的热门话题。

  在各种能源中,煤炭的使用量在我国占相当大的比重,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 30亿吨,但其产生的污染也是最为严重的。研究表明,全国二氧化硫的90%,一氧化氮的60 %,二氧化碳的85%,烟尘的70%,占国土面积40%的酸雨都是由燃煤引起。我国温室气体 排放为每年30亿吨,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发达国家屡屡以此为借口,对我国进行指责。 而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以投资的名义逐步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向中国转移,客观上 造成了更大的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正面临新一轮的电力建设高潮,一些建设单位掀起了“抢地盘、抢资源、抢 银行贷款”的风潮,这给我国的能源布局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专家指出,现在兴建的电 厂将决定2020年以后我国的能源利用模式,因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 ,今后实施能源现代化战略将更为困难,将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中科院院士倪维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今明两年我国仍将面临 能源短缺问题,如果没有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在今后若干年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将受到严重影响。他强调,我国实施能源现代化战略刻不容缓。

  结论:能源安全。

  (九)从能源现代化中寻找商机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范维唐认为,当前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这 种局面难以改变。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和研发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能源系统,可显著提 高煤炭发电效率、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并可把煤炭高效洁净地转化为液体、气体燃 料。发展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中国能源发展的现实选择。

  中国能源网总工程师狄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因为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大面积 地供热和发电,还是使用煤炭,目前还没有哪种燃料能代替它。随着能源应用的多元化和环 境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正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出于环保因素,国家将在未来10年推广使用天 然气,北京、上海、青岛、秦皇岛、唐山都在规划之中。另外,中国正研究风能和太阳能的 应用,力争把这两种能源从科技产品转化为消费产品。风能和太阳能占德国发电量的50%, 荷兰发电量的20%以上,在我国,这一比例还很低。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旭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煤炭价格的居高 不下以及燃煤的大面积污染问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虽然石油和天然气污染少 ,来源有保证,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单纯用天然气发电成本太高。对于天然气的应用,现 在正探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和“热、电、冷联供”系统,可有效降低成本。“长 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打算采用这种方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能源问题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困惑 ,正在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解决相关矛盾。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若干年里,我国的能源结 构必然会进一步完善并趋于合理,而能源现代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煤电油运矛盾的缓解,其中 的商机更为广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资格考试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