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新浪-海文2006年考研冲刺复习课堂 > 正文

关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01/11 10:46  海文学校

  13.关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根据十六大精神提出,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在总结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3)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以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4)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要求我们做到如下几点:

  ①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对社会供求的影响。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② 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依法办理用地、资源、环保、安全等许可手续。对必须审批的项目,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权限,扩大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决策权,完善咨询论证制度,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健全政府投资决策和项目法人约束机制。国家主要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抑制无序竞争和盲目重复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