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口述港校生活:读书压力不逊于高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 11:07  广州日报大洋网

高考状元口述港校生活:读书压力不逊于高考
(文/图 本报特派香港记者:邱瑞贤 杜安娜)

  新闻提示:

  初冬既是一年之末,又启来年之始。在2006年即将走到尽头的这个月,香港数家高校已早早制定了2007年的内地招生计划。在记者奔赴香港高校探访之时,各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已提着行囊奔赴在全国各地。

  “2006年在内地招生的大丰收既是成绩,也是压力。”在香港大学,负责内地招生事务的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这样对记者说。不过,作为自身也是从内地到香港发展的一分子,她诚挚地补充了一句,“热潮过了,我们都需要更理性。”

  与此同时,内地的行动也悄然提早——上周,成都10所中学的校长组成了一个专赴香港高校考察的“校长团”,香港8所高校列席以待。这些校长们迫切地希望亲眼看看,香港高校比内地高校更吸引学生的“魔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也到了。把回访的镜头对准今年8月在一片纷扰中弃北大、清华而择港校的内地

状元们。在这三个月的求学日子中,他们在香港高校的真实生活,他们的最深切感受,可能连父母都还未来得及与之分享,我们就先记下来了。

  虽已入冬,但对处于亚热带的香港来说,才缓缓渗出些许秋寒之意。乘着香港科技大学的校巴去往学校的途上,靛青的柏油车道中间着一排脱皮的老树,荫绿的山头。建校不过15年的科大伫立在九龙半岛东侧的亲水湾畔,年轻现代的校园浸染了山水的优雅,没有大都市见惯的喧哗。

  踏进学校中国内地学生及学术事务处办公室时,一个白皙纤巧身着白色T恤,浑身上下透出简练爽气的女孩马上站了起来,她是在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已就读3个月的四川高考状元周小天。与之前媒体上那个古灵精怪的形象有些不同,现在的周小天似乎多了些内敛和沉静的理性。

  当务之急是打通语言关

  和香港大部分的

写字楼格局一样,学校事务处会议室安排得非常紧凑,我们三个人坐在里面,已经显得有点拥挤。虽说是近距离接触,但记者丝毫没有感受到笼罩在周小天头上的状元光环——她和这个校园里每一个奔波的学生一样,随时看着手上的表,担心着误掉下一节课。

  没有太多的寒暄,周小天迅速地进入了被采访状态。此时是中午11时,“12时还有一堂重要的课我必须要去上,我们只有1个小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本来这堂课应该是下午2时的,今天由于特殊情况提前了,所以和校方安排的接受采访时间有了冲突。

  在内地这个应该午休的时间段还要上课,实在让我们感到诧异。周小天显然早已经习惯了香港高校高度密集的作息时间:“这很正常啊。”

  她把自己的一周的课程向我们娓娓道来:“每周的一、三、五第一节课是社会学,中午11时到12时;从下午2时到3时,有一个小时的习题课;周二和周四的课程则非常紧张,早上10时半到12时是商务英语;12时半到下午1时半是英语课;下午3时到4时是数学课;最后4时半到6时又是英语课。今天是星期五,把下午2时的课程提前到中午12时了。”

  对于这个状元来说,眼下最“吃紧”的就是打通语言关,因为香港高校采用全英文教学,而香港人多说粤语。为了迎接今年来报到的大量内地新生,学校专门每周开设了粤语学习班,小天告诉记者,除了三门必修课程外,她正积极地学习粤语。

  大学第一年好比读预科

  到校三个月,周小天说感觉自己在读香港学生读过的“预科”——“算是高中到大学之间的缓冲吧,我们要一直到大二下学期才选择专业,现在的英语和数学都算‘工具课’。”

  今年香港高校招进的150名内地学生都和周小天一样,从独特的“预科”开启大学生生活。这是香港高校针对内地学生普遍作出的特殊安排——香港中学一般读七年,第七年叫“预科”;而内地则是六年,缺少“预科”这一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从大学学制上说,香港的大学虽然采用的是学分制,但一般学制是三年。因此内地来的大学生要到大二才和本地学生一起学习专业课程。

  周小天和香港高校的缘分始于几年前。她告诉记者,初三参加中国数学基金会组织的夏令营时,一次行走奠定了香港高校在她心目中的印象。在三个月里,他们被带到成都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巡回听课。几个学校迥然不同的授课内容和风格在她心底落下深深的烙印。

  “在南开大学的时候,是几个老师分别系统地讲述数学学科的概述和内容,考虑到我们是初中生,内容也比较浅显易懂。而在香港是同一个老师讲解,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前半段时间是数学分析,下半段就是操作,做习题。老师会让你去发现问题,然后再一起解决问题。”两相对比之下,更喜欢挑战性的周小天在心里悄悄藏了一个梦,三年后,梦圆了。

  练习演讲练到凌晨4时

  在交谈进行到正午12时的时候,周小天说她必须去上课了。我们提出等她下课,“不行,下课后我约了同小组的另两名同学,讨论下周做的大演讲,估计要持续到深夜……”于是我们约她第二天再谈。

  周六上午9时,小天打来了电话,说头天晚上睡得很晚,可能采访要推迟一点。见面后才知道,她和另两个同学为了下周英语课上的一个英语演讲,竟然一直从头天下午3时一直演练到次日凌晨4时才休息。

  她说,昨天晚上先是在图书馆预定的房间内练习演讲,闭馆后3个学生又在宿舍外面找了个空地继续练。

  这是商务英语课的作业。每个人在这一学期里都会有一大一小两个公开演讲。这些演讲的成绩都会算到最后的总成绩之中。“课上的同学都要轮一遍演讲。下周刚好大、小演讲一起轮到我头上,所以这段时间非常的累。小演讲相对简单,大约十多分钟的时间,3个人围绕一个主题分工讲解就可以了。大演讲却很困难,因为主题要自己定,3人一个小组,要开题新颖,配合默契,阐述准确,带动大家的思维。为此要先做好大量查阅工作,昨天因为一个问题发生分歧,磨合了很久。”在周小天眼里,筹备这种演讲的难度不亚于脱一层皮。

  “不过,大家都是这样的,没有谁不全力以赴。”花费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去准备一场演讲,这只是周小天的学习中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

  每时每刻感受到压力

  我们问她,作为来到香港高校的状元,是不是因为对自己个人的要求很高,太追求完美,所以对待任何事情都太认真了,譬如用这么多的时间去准备一场英语演讲。

  周小天拼命摇头:“在科大的每时每刻,我都能感受到很大压力,在这边我们面临着全新的东西。从内地来的学生目前都在一起上课。大家都是内地的尖子生,非常勤奋。每天到图书馆预定位置的都是今年刚来的内地同学,在这个群体里我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果和高考比较的话,我觉得现在的压力更大。”

  “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子邮箱,查看各种通知,有些课程的讲义也在网上下载。各科作业也要求打印稿,除数学之外。大多数老师不会和学生电话联系。在科大没有班级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也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上课,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组合。所以,同学和朋友都是新的,可能完全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圈子。”

  “每门课的老师都有助教,平时有什么事也是助教用邮件通知。”在这边,电脑就像是学生们的眼睛和手脚。网络ID就像是生活符号,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如果没有电脑,就等于没法与外界联系。“我们没有教授的电话,有问题就给他发电子邮件,第二天就有回复。”

  “虽然课程很紧张,但自由的时间还是很多。”没有班主任,没有辅导员,又远离父母和家乡,多出来的时间全部需要自己合理分配——这显然让刚结束高中生活的周小天有点不习惯,但她正在逐步学习着享受。

  “价格观”被颠覆了

  “不适应的地方有许多。”相对于学习上而言,生活上的变化让来自成都的周小天感受更为深切。

  “我们现在的这个咖啡屋是学校消费比较高的地方。”小天逐渐和我们算起了“经济账”:“这里一顿早餐都需要20多港元,有点贵了。其他地方稍微便宜一点,不过一顿午餐要花费20多港元很正常。刚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价格观被颠覆了。在成都,几块钱一碗的面条多好吃啊!”

  其实与同样来自内地的大多数同学相比,状元的身份已为她在经济上减轻了不少压力。除了学费外,学校每年给她的奖学金有5.5万港币,这个数目对于缓和周小天在经济上的强烈不适感很有效。

  “在香港生活最受不了是花了钱却没有吃好。”吃惯了辣味的小天,谈到在香港的伙食一副受罪的模样。“不过我还能忍受,目前还在积极地适应之中,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子,一直依靠水果和饼干度日,到现在都不能接受香港的伙食。”她说,“有时候我们会自己做一顿火锅吃,但是这里离市区远,要买原料的话,需要坐校巴到山下去采购,而出去外面吃又太贵了。”

  在香港度过的第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周小天正打算近期回家呆一周左右,在家复习等待两周后的考试。“因为现在机票非常便宜,来回也才800多元,这些钱如果花在香港,每天吃饭算下来也要差不多这样的成本了,而我回家吃住却都不需要花钱。”她又搬出了自己精明的“经济账”。“但是今年过春节就不能在家了,因为寒假一月份就结束了,而春节是在二月,只能在香港和同学一起了。”这将是小天人生中第一个不和家人一起过的春节。

  尽管有种种不适应,但周小天没觉得自己扛不过来。她非常感激来自内地的师兄师姐的照顾,“如果需要帮忙,直接打个电话,就会有人来。”

  不能随意到别人宿舍串门

  “很多高中同学说我现在变成夜猫子了。”在香港高校读书的这三个月,周小天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和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其他同学保持着联系。

  “我在内地的同学说,学校晚上都是强制关灯休息的,大约11时左右。而此时这边的生活似乎才刚刚开始。每天的午夜校园里还是非常热闹,一点都感觉不到夜的气息。由于学校离市区远,要照顾走读的学生,因此上午上课时间都不早,学校9时30分才开始上第一堂课。”

  除了作息,还有观念上的巨大碰撞。交谈中我们提出到她宿舍去参观一下,一直微笑的周小天却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她有些为难地告诉我们,宿舍另外一个女孩回深圳了,如果她要带外人到宿舍,必须经过她同意,“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非常注重保护别人的隐私。”她说在科大的宿舍里有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去别人宿舍之前都必须要电话联系一下,获得同宿舍两个人的同意后才可进入”。

  对于将来的打算,周小天想得比较少。她告诉记者,将来毕业后想加入香港的

会计师事务所,“会在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再说,但是也许最终回内地发展。现在,一切都不明朗”。

  毕业于成都树德中学的17岁女生周小天(左图)在高考之前已确定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她随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的考试中也成功通过,并被许以半额奖学金。但凡事追求完美的她毅然放弃了保送,选择参加高考。她坚定地认为,没有参加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当她以701分的高分,其中语文126分、数学143分、外语142分、理科综合290分摘取四川省理科状元桂冠后,清华大学决定奖励她1万元的入学奖,香港大学则开出了58万港币的“天价”奖学金,之前许诺给周小天25万港币的香港科技大学也马上翻倍,开出了50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而且两所香港高校都承诺专业随便选。最终,周小天选择了一直心仪的香港科技大学。(本报特派香港记者:邱瑞贤 杜安娜)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1,1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