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7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2:01   荆楚在线-楚天都市报

  12月24日,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编制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公布了505名入选2007(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的学者。除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名单外,该报告还列出了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所属单位分布、所属学科领域分布以及毕业院校等。

  社科院北大位列两榜榜首

  报告显示,此次遴选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有6个方面的指标: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要求必须是二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二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要求是一等奖以上第一完成人;三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的人文社科领域的委员;四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五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包括委员和荣誉委员;六是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人文社科领域的特聘教授。

  据悉,入选者必须达到其中的一项要求,时间范围是解放后至今。但是,由于1955年首批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除于光远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外大多都已作古,因而没有列入名单。如果某些已去世的学者被列入名单,则是因为其符合其他的指标。如冯友兰先生是因为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而入选。

  在按照入选学者人数多少评的单位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入选人数分别为157名、51名、33名。

  从涉及到的学科门类来看,以法学学科入选的人数最多,为111名;文学和历史学排在第二和第三,入选人数分别为100名和95名;而教育学最少,只有27名。

  此外,从入选者毕业院校的名单来看,出身于综合性大学的社会科学家占了多数。北京大学教师和校友入选人数为78名,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紧随其后,入选人数分别为61名和37名。排在前10名的12所大学中,综合性大学就占了7所。 不过,一些具有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非综合性大学也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的学者入选,如东北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对于毕业院校的统计,据中国校友会网总编赵德国介绍,仅统计了1952年及以后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的毕业院校情况,其中港、澳、台地区高校、专科、军事院校等不在统计之列。对撤销、调整、合并、改名的院校,按照历史沿革,逐一归并到目前的高校中。对在多个院校获得学历或学位,每个院校各统计一次,对在同一所学校获多个学历或学位,此高校仅统计一次。

  援引官方数据造成疏漏

  很明显,从评价的指标来看,评价课题组引用的全部是官方数据,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国家级别的课题或者不是学部委员、长江学者,即使在该领域成就卓越也不能入选。

  因此,记者发现,在高等教育学领域被称为泰斗的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在经济学领域久负盛名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敬琏、在法学界享有盛誉的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以及中山大学教授刘小枫等都没有入选。另一些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学者,如易中天、于丹等也未能入选。

  实际上,在今年7月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中,在2000年~2004年法学论文引用最多的作者统计中,邓正来排名第一。而在其他领域邓正来也颇有影响,如在政治学排名第二、社会学排名第五等。

  对此,赵德国解释,根据指标,确实有一些有学术成就、声誉很高的学者、专家没有入选,原因很复杂。如在选择指标时,对一些不具备连续性的学科方面的奖项(如2005年中国经济学奖)或者在学科领域奖励人数过多,这样的奖励就没有采用,会造成一些知名学者的落选。而在执行指标的标准方面,如他们在核对所获得的国家级学术成果奖励时发现,潘懋元教授拿的是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二等奖,按照指标的要求就不能入选。至于易中天等未入选,则是因为遴选标准强调的是学者的学术成就而非社会知名度,也就是说不管有多大的知名度,如果学术业绩达不到标准,也不能入选。

  但是,按照名单来看,还有一些入选者在社会科学范围的学术造诣并不彰显。对此,赵德国则表示有些无奈。因为按照他们选定的指标,一些获奖第一人并不是该学术方面的权威,而是相当于学术召集人这样一个身份,同时这些人还可能是高校领导。因而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学者在业内的学术声誉与国家的评奖、荣誉等不相称。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建议,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建立较为统一的国家级的学科荣誉奖励,以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奖励表彰的质量、效果、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还要以学科为单位设立内部奖项数量,提高质量。

  而就名单来看,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入选的一批人是实际上是官员身份,学术方面不一定能达到要求。这表明单纯依靠官方数据,还是存在相应的缺陷。

  赵德国坦言,由于时间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课题组也没有采用同行评价这一学术界比较通行的办法,确实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报告中还对设立“文科院士”一事进行了呼吁。

  蔡言厚表示,之所以要呼吁,是因为在现实中,我国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远不如自然科学。而建立“文科院士”制度,有助于激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扭转这一现象。此外,增加“文科院士”制度,还有助于对大学展开评价。如在国内众多大学排行榜中大都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指标,却没有“文科院士”的评价指标,致使我国现有的大学排行榜全部缺少反映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师资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指标。

  据悉,在该课题组即将公布的“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中,杰出社会科学家等指标将被采用,并给予和两院院士相关指标相同的权重,以便提升大学评价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