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师总评北京08语文高考卷:考题紧扣大纲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9日 00:06 新东方
08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部分点评 北京新东方 中学“优能”全科中心 语文组 陈洁 高考语文的古诗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古文阅读理解和古典诗词鉴赏两大部分。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古诗文阅读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加强,北京市今年更是加大了这一部分内容在整份试卷中的分值比重,调整后这一部分的分值约占整份试卷分值的20%左右。因此,要在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考生绝对不可对这一部分内容掉以轻心。 根据目前已经得到的试题信息,今年高考古诗文阅读部分的题目基本还是紧紧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来出题。如果考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且进行过充分的真题训练,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应该困难不大。 古文阅读理解部分考查的内容和题型均比较常规,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文章选材方面,考查的绝大多数还是古代人物传记,全国卷1的文章节选自《宋史 廖刚传》,广东卷的文章节选自《晋书 周访传》,都是典型的人物传记类文章。做过足量试题的考生对此类文章的行文和出题套路应该非常熟悉了。古文阅读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包括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人物性格在文中的体现,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主观题考查的形式包括断句和翻译。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在历年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就要求考生要立足课本,打牢基础,抓住重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这样在考场上做着部分题目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对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来说,只要考生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并且在文中仔细寻找出处,做对这类题目的难度也应该不大。 对于古典诗词鉴赏部分,《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要能鉴赏古诗词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并且能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试题来看,今年古诗词鉴赏的题目很“忠实”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这主要反映在题目的设问角度上。全国卷1考查的是一首宋诗,潘大临的《江间作四首(其三)》,第一问是一道炼字题,问“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两句中用得传神的字分别是哪个。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和套路新东方的语文特训班已经反复强调过。炼字题如果要求考生找出诗句中用得最精炼传神的字,那么一般都是找到动词和修饰词。对于这道题目,考生应该很容易能从句中选出两个动词“拳”和“退”。第二小题问的是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题实际上考查的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根据诗的最后两句,考生应该可以提炼出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江西卷所选的是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三)》,题目要求考生从“虚实”关系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实际上考查的就是古诗的一种常见表达技巧——虚实相生。再如湖北卷的《临江仙》,考查了“夕阳红”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以上所提及的这些题型都是紧紧围绕《考试说明》历年来反复考查考生的题型。 今年所涉及的诗词题材也较广,重庆卷的《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送别诗;广东卷出的是关于木芙蓉的对比鉴赏题,属咏物诗;江西卷的《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属咏怀诗;这些都是高考中常见的题材类型。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卷1以及许多省份的诗词鉴赏都给考生提供了注释或者写作背景。这些信息一般有两个功能,一是提供诗词中个别字词的解释,帮助考生理解诗词内容;二是提供作者的基本信息或作品的写作背景。根据以往的经验,诗词鉴赏题的注释内容往往都与题目的答案有直接联系。因此,注释和写作背景是考生打开答案之门的金钥匙,考生万万不可忽视它们的作用。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