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赢在高考志愿填报上:填志愿如何选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12:43   新浪教育

  3.1 择校看城市的两类心理

  哪里求学,往往成为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很注重的事情。不少同学心仪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也有一些同学希望在所在地区上大学。其实选择在哪里上大学并没有对错之分,然而填报志愿却要以分数为前提,而对于分数又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作为高分考生,总想去一个综合条件更好的学校。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历年报考中出现的“扎堆现象”和“恋家情结”,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自己的每一分都恰到好处的用在“刀刃”上。

  1.扎堆现象 选择热门城市

  近几年,不管是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的结果,从各地区每年的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出来一个共同的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北京、上海两地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这两地一本院校不用多说,每年都会以最高的分数争取最多的优秀学生,而二本院校的分数有些往往也会超过当地的一本控制线,甚至有些专科学校似乎更有面子,分数高过二本控制线,甚至超过了一本线。对于这样的情况,其他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的高校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这就是地域的特殊性给考生报考时带来的集体地域倾向——这些地方的高校成了众多考生的首选。

  问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答案。首先是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优越性”。认为在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够接受到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且还可以为今后的就业拔得头筹。这一点其实和很多高分考生放弃北大、清华选择去香港读书的情况一样。大家看好的就是一个与国际化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就可以接触更多高层次的人与事,这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想法的确没错,毕竟大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要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交流,这样一来,校外环境对人的发展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是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了这些城市,或觉得在这样的城市里读书很光彩。

  北京邮电大学招生办主任贾伟老师说:“当分数本身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尤其要理性对待。”毕竟报考大城市的考生本身就很多,使得竞争压力巨大,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不满额的情况。而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宁肯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区的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学校。还有的考生宁肯报考热门地区高校的非优势学科,也不愿意去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高校在全国都很有名的专业。这些做法无形之中抬高了热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使得报考热门地区高校变得难上加难。

  选择去热门城市读书,首先要考量自己是否拥有了足够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是指你的成绩,还包括适应能力、经济能力等。因为这些大城市的录取事实上已经一再凸显了“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所以,同学们在决定是否报考这些地方高校之后,应该自己掂量掂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决定自己是否要去这些地方的高校,以免造成落榜的苦果。

  2.恋家情结 选择熟悉环境

  除了非要去热门城市读大学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很有意思——只愿留在本地读大学。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考生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读书不够安全。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则是自己对本土风俗习惯、文化氛围比较了解,不必要像其他同学那样还要有一个“适应期”,并且身边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办起事来会很方便。包括在自己未来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这个城市生活了这么久所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也会或多或少的帮上些忙。出于这些考虑,就有众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开当地,这其实也是一种地域选择过于狭窄的情况。

  对此,专家们建议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放眼全国,通盘考虑。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不尴不尬的考生,不妨选择先报外地高校,以距离来换分数。

   以距离换分数

  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填报志愿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省内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所提出的。由于某些考生和家长紧盯省内名校,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同等分数在省内不一定能上该省最好的大学,但是如果跳出本省,填报其他省份的高校,则极有可能增加录取的几率。

  中山大学招生办主任做客新浪时说,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广东报考该学校的考生,分数一般都要超出本一线100分左右,但对江苏考生来说,分数只要超过本一线50分就够了。因此在考生分数优势不明显的时候,以距离换分数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对于地域方面的考虑要从大局出发,而不仅仅只停留在某几个地区,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兴趣进行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地处中西部地区,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够在这样的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