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艺考”培训  圆了谁的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4日 15:52   东方网-文汇报

  “艺考”培训  圆了谁的梦?“高分速成”惹争议,专家呼吁对这一暴利产业加以规范

  刚刚从北京赶来的艺考生李文文上周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的考试。据悉,上戏本科招生中的影视戏剧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媒体创意三个专业率先于上戏华山路校区开考,报考学生近1000人。

  尽管报考人数比往年略有下降,但“艺考”培训生意却依然十分红火。每年二、三月,北京、上海等艺术院校的门口会聚集着各路培训机构的“托儿”,他们见人就塞各类印刷品,“艺术类考试三十天速成”,“名师教学,保你过关”等广告语赫然在目。

  “艺考”培训商机无限

  刘青来自陕西,梦想是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从去年12月开始,她一直在北京某职业培训机构接受表演班特训,三个月花去将近2万元。“结果还是没能进入复试。”刘青显得十分沮丧。

  笔者走访7个艺术考试类培训班发现,考生参加培训的月花费在3000到5000元不等。北京海淀区一位职业培训机构的周老师透露,全职培训师身份会给他带来每月将近3万元的收入。“我们这里是公司制,如果是私人经营,收入将更可观。”周老师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北京至少有相关注册培训机构300多家,上海培训机构在200家左右。至于私人以家教模式经营或未注册的培训班,更是多如牛毛。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艺术高校招生网站的不显眼处,往往也有一些培训机构的网站链接。针对是否付费“联营”的疑问,周老师告诉笔者,一些培训机构本身就是高校的产业,而一般专业的培训机构,也都会和学校保持“良好沟通”,“其他问题,不好说”。

  “高分速成”误导考生

  据曾任教于北京吉利大学现代艺术设计学院的张琦岳介绍,艺术类考试一般分为专业考试与文化考试,大多属于高考前的“提前招生”范畴。艺术考试范畴非常繁杂,包括表演、声乐、美术、编导等专业,其中美术是一大头。单纯就美术专业来说,参加培训班“高分速成”基本上不可能,“突击培训,只适用于有一段时间荒废画画的考生,最多也就是锦上添花。”

  上海戏剧学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官认为,至少表演系的考生没必要参加培训班,理由很简单:考生是否适合表演系,是否适合娱乐圈,在他走进考场的瞬间,考官心中就“有谱”了。“我做考官这么多年,能不能走艺术这条路,看的是天赋”,他认为,一般来说,考官是通过感受考生的“气场”来决定取舍的。

  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周洲持不同意见。她透露,类似播音主持、编导、表演等专业的艺术考试内容,无非是演讲、小品、朗诵之类,并不需要雄厚的专业基础。考生只要自身素质不是特别差,都可以通过培训班来学习技巧。

  某网站“艺术考试”专版的随机小调查结果显示,不管突击培训是否奏效,占样本量80%的艺术考生都会选择去参加培训班。“考生都有从众心理。”张琦岳这样解释。

  提高素养岂能靠应试

  在专家眼里,培训班是艺术考试产业链中必然会有的一环。正是因为市场需求的上升,才使得“艺考”培训班年年火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艺术高考出人才快,考生今后容易一夜成名,出现“趋之若鹜”现象在所难免。当然,参加艺考的学生也不乏真正热爱艺术的青年,但在投身艺考之前,应该先衡量下自己的条件,例如外表、性格、思想等,而不是试图通过突击培训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

  以《车逝》一片在韩国釜山电影节获得“亚洲电影之窗”大奖的新锐导演书亚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培训班有利于艺术技巧的普及,这本身是一种好现象。但是,艺术一般主要靠考生自己的审美和天赋。培训班浓厚的“应试教育”痕迹,并不能给艺术素质的提高提供很大的帮助。

  笔者在北京电影学院的2009年招生通讯中看到,学校明确表示将减少单纯看专业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而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则将从去年的7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这意味着“艺考”培训班的专业市场将逐年受到限制,艺术院校招生向文化课成绩倾斜的趋势,可能直接影响“艺考”市场资源的分配机制。

  而专家也指出,如何对艺考培训班这一暴利产业加以规范,帮助真正热爱艺术、适合艺术的考生走上求学之路,是有关方面应该深入思索的问题。

  导演、社会学家、表演系老师透视“艺考”怪现象——这是一场选秀,你适合吗?

  随着艺术考试的大热,艺术考试的功利性、公平性,是否任何人都适合去挤这一座“独木桥”,艺术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为此走访了四位相关人士,分别是1991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陆绍阳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获得韩国釜山电影节“亚洲电影之窗”大奖的新锐导演书亚,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讲师刘硕。

  为名利而来,一定走不远

  书亚:艺术考试“一窝蜂”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主要由三种情况造成,一是考生喜欢艺术但并不了解,片面地以为这项职业特别光鲜,因此纷纷参加考试。二是50%以上的考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好,在老师、家长的建议下,走上艺术考试这条路。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从事艺术方面的职业,刚好有这个路子可以给考生提供方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事艺术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审美和天赋。

  刘硕:不排除有些考生,比如表演专业、播音专业的孩子,是怀揣着五颜六色的“明星梦”参加考试的。他们可能认为学了这个专业,就可以像一些演员、主持人一样家喻户晓。事实上,这需要你的资质、你的努力,当然还有机遇,总之是很多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前辈的成功也是不能复制的。

  一直以来,家长陪着孩子来考试,全家齐上阵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比孩子还着急、还紧张,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家长除了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之外,还应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艺术类考试、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陆绍阳:我当年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大概是80多个人中最后录取了,竞争非常激烈。据我了解,近年来艺术考试的竞争激烈度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艺术考试的淘汰率非常高,任何时候任何环节,竞争无处不在,考生应该有心理准备,保持平常心,没有录取是常态。

  艺术让人有机会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让人生变得更丰富。但是,如果考生并不热爱艺术,只是为了名利而来,那么就一定走不远。艺术道路上的发展和才情、运气、身体状况有关,但热爱是第一位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艺考 的新闻

·谭东女儿的自述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