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周其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校长
过早文理分科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这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学科对一个人的思维培养、思想方法培养是大不相同的。
李和平: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文理科形成有历史原因,是教育发展到某个时段的客观产物。和高考一样,我们能看到它的弊端,但是无法取消高考。
朱清时: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如果高考不改变,即使取消分科也不行。所以,讨论文理是否分科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枝节问题……如果有一天,高等学校录取开始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了,文理分科就可以取消了。
孟芊: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取消文理分科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考生负担加重,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多并不等于负担重。让学生把大量时间投入无效率、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中才是加重负担。
陆云泉:北京市101中学副校长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学者都是偏科的,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并不见得低,现在高考作文满分的很多都是理科学生。就算是学文科的,难道人文素养就高了吗?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教育部此前就“是否取消文理分科”公开征求意见进行了热议。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透露,关于文理分科问题,目前各方分歧较大,教育部仍在对该问题进行研讨。本期国是论坛将目光投向这一关系民族后备力量的热点话题,就取消文理分科是否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分科背后投射出的教育制度弊端等问题进行探讨。
■取消分科有无必要?
正方:过早分科不利人的长远发展
反方:取消文理分科并无太大意义
京华时报:取消文理分科在社会上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您如何看待文理分科?
李和平:文理科形成有历史原因,是教育发展到某个时段的客观产物。和高考一样,我们能看到它的弊端,但是无法取消高考。我们看到文理分科弊端的同时,有没有想到更好的替代它的方法?如果没有,一味讲文理分科造成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所以,现在不适合取消文理分科。
周其凤:过早文理分科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不利,这不仅仅是知识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同学科对一个人的思维培养、思想方法培养是大不相同的。
朱清时:不应该分,人才成长知识应全面,取消文理分科肯定是必然趋势,我不提倡过早分科。
孟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阶段还是以不分文理科更为科学。我想,至少在部分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现在已经具备了取消文理分科的条件,可以进行一定实践探索。
陆云泉:我个人觉得取消文理分科并没有多大的必要性,有一句话叫“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如果要取消,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取消文理分科后,人文素养就能提高,不能因为一些专家的意见,就随便折腾。
■取消分科培养全才?
正方:弃文或弃理以后弥补都很难
反方:理科学生人文修养未必就低
京华时报:不少人认为高中文理分科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文化素质不高、提早扼杀学生个人兴趣等一系列问题,您是否认可这些说法?
孟芊:有的专家用“半人”称呼文理分科下的学生,不乏一定的道理。高中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相应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一个人人格和气质的形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成绩优秀的理科生在人文社科方面缺乏基本的知识和素质;而对于选择文科就读的同学,在高中阶段就放弃了自然科学的学习,以后弥补起来难度会更大一些。
陆云泉:有人认为文理分科后人文素养就降低了,这是对教育的不了解。人文素养降低还是提高和文理分科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的问题还是评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学者都是偏科的,他们的人文素养也并不见得低。比如现在高考作文满分的很多都是理科学生。就算是学文科的,难道人文素养就高了吗?
我认为国人的人文素养降低在于社会的急功近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评价时只看高考升学率怎样,这就是短浅的眼光。问题的根本不在文理分科,文理分科只是个表面现象。
■取消分科减轻负担?
正方:学习时间多并不等于负担重
反方:取消分科反而使学生负担重
京华时报: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分科与不分科哪个更好一些,如何看待取消文理分科和学生负担的关系?
陆云泉:有人认为取消分科就是素质教育了,能减轻学生负担,这是对高中教育的不了解,其实即使只考一门照样很累;江苏省考三门,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周其凤:现在考生的负担即使在分科后也是非常繁重的,而且在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不够的情况下,不管怎样,高考肯定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艰苦的事情,不管分科还是不分科。
朱清时:现在所学知识关系到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如果不学,那人生、知识就不全面了。所以这些要学的知识可以说是学生一辈子的负担,不存在加重负担的问题。
孟芊: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国家都没有采用文理分科的教育体制,他们的中学生的整体负担比我们轻;我国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分文理科,学生负担比现在轻。取消文理分科本身并不必然导致考生负担加重,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多并不等于负担重。让学生把大量时间投入无效率、不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试教育中才是加重负担;相反,如果将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滴之中,让学生无时无刻都享受成长的快乐,那么即使学习的时间多一点,也不能简单地贴上加重学生负担的标签。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