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议:家长是否陪考最好问问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5日 13:55   大河网-河南商报

  我看好你哟  ——佟湘玉

  我看好你哟。看过《武林外传》的人,一定要学会佟掌柜这句口头禅。辛苦了大半季的家长们,不妨也轻松一把,在孩子进考场前,扮个鬼脸,送上一句:我看好你哟!

  不过,高三老师建议,是否要陪考,家长还是要多尊重考生的意见。

  家长是否陪考 听听孩子意见

  一些高三老师认为,高考生的压力多来自于家庭,家长对考生过分关注,只会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影响考生的发挥。

  对于家长是否陪考的问题,应该以孩子的需求为标准,如果孩子强烈反对家长陪考,家长应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

  考前家长要把手机充满电,缴足费,保持联系畅通,万一考试期间,孩子出现意外状况,老师可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去现场陪考的家长,也别只顾着聊天,可帮孩子收集填报志愿的有关信息,为孩子报考志愿做准备。

  有的孩子考场失利,第一门考下来就颓丧不已,甚至产生“全完了”的念头。此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要通过其他科目把分追回来。

  还可以教孩子自我安慰:“题难难大家,咱不会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呀。”但有一点,家长要谨记,在孩子出考场后,切忌追问“考得怎么样?”这会让孩子原本十分疲惫的神经更加脆弱,心情也大受影响。

  未雨绸缪挖地道 

  齐心协力省烦恼 ——邢捕头

  未雨绸缪,一直是邢捕头治镇安邦的最大法宝。他经常带着镇上众人研究防盗法则,因为一旦哪家夜半失窃,那后果就严重了:“亲娘哎,影响仕途哇。”

  考前的未雨绸缪,也必不可少。尤其考场踩点,需要考生和家长把准备工作做扎实了。

  周日提前踩点 制定赶考路线

  郑州市招生办一位负责人介绍,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也有提前熟悉考场的机会。

  根据时间安排,考生可以在6月6日下午5点以后,到所在考点提前熟悉环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必须凭准考证和身份证两个证件,才能顺利进入考点。不过,只能在考点里走动、找准考场位置,考生是不允许进考场查看的。“届时,各考点都会拉上警戒线,考生只能在警戒线外熟悉考点。”

  踩点对于考生来说,有利于熟悉考试环境,做到心中有数。除了看考场,还要能准确找到考试时提供茶水的位置、医务室以及厕所的位置。

  考生还可多留心一下考点附近的超市、文具用品商店在什么位置。如果一时粗心到了考点才发现忘带某一样文具,也可随时找到商店购买。

  家长也千万不能闲着。计算出发时间、路上时间花费以及设计到校线路,这些工作都一定要做扎实。

  一般来说,如果考生骑自行车或电动车赶考,可像平时上学的正常速度行进;如果是乘坐公交车,则需要提前15~20分钟出门。

  此外,家长们还应该有一个备考紧急预案,比如:万一考试当天早上,孩子起晚了怎么办?如果路上堵车,怎么办?早餐吃坏肚子,怎么办?这些,也都应该提前想到应对办法。

  问:考试答卷分几步?

  答:分三步!第一步,把名字写上;第二步,

  把题目看一遍;第三步,把卷子交上去   ——白展堂

  同福客栈里,逗乐笑场的脑筋急转弯有不少。使用一招“葵花点穴手”的老白,这个回答算是精妙。不过,对于第二步,远非把题目看一遍那么简单,考试成败,可就在于这个步骤里。

  考完一科忘一科 不要互相对答案

  考试当天上午,考生可以选择之前踩点过的路线,适当提早到达考场(提前30分钟为宜)。如果太早到达,可能会紧张;太晚到,又会显得匆匆忙忙。

  一般来说,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放松。所以在进入考场后、尚未发试卷前,考生最好先熟悉一下考场环境。

  考卷发下来后,考生最好先翻阅试卷,翻阅时要着眼于大致了解试题题型,不要过多地注意具体某几道或者某一道考题的内容。

  当然,这个时候,一定要记着老白的“第一步”,这相当关键:包括名字、学校、考场座号、考号、身份证号,都要填写准确;还要记得,答题卡上的姓名信息也要填写并用铅笔涂卡。

  考试当中,可能你会遇见思维突然“卡壳”的情况:看着眼熟的题型,但脑海中却一片空白。这样的情况,可以先缓一缓,跳过去先做其他题目,等平静后再返回原题解答。

  答题时,如果越做越感觉紧张,则可以闭上眼睛深呼吸,憋气5~10秒钟后再把胸中闷气缓缓吐出;或者暂时停笔,看看考场外的风景。

  老白的“第三步”,可不是随时都能完成的,你必须等到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后,才能“把卷子交上去”。

  一场考试下来,最好不要跟熟悉的同学、老师过多交谈,尤其避免互相对答案。这个时候,你要学会遗忘,考完后回到自己休息的地方,无论自己发挥得好与不好,尽量做到考完一科忘一科,把精力放到准备下一场的考试科目上。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河南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