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张铁
今年高考,恰逢周一周二,属正常工作日,不但给城市交通造成压力,也给不少家长带来不便。因此,有人建议调整高考时间,比如定在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教育部有关人士及时给予回应,表示将对此组织专家调研。
每年高考都像一场社会总动员,交警疏导交通,城管流动巡查。今年高考前,更是传出山西临县、江西临川等地关闭网吧的新闻。可以说,高考不仅是考生的考试,也是对社会管理水平的一次考试。考虑到社会的整体性,确实可以调整高考时间,以更科学、更和谐的方式,组织这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市民的生活,也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经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一些城市为改善交通早晚高峰拥堵而探索的错峰上下班,就需要交管部门、公交运营、机关单位、学校等多方协调,否则就不是疏堵,反成添乱。城市中,高度社会化带来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管理中,需要更多考虑城市的运行规则,做好协调工作。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城市,常态化运行着。早高峰、晚高峰,周末就一路畅通;城管来,小贩跑,地摊慢慢进市场…… 这些都是常态化管理。但遇上重大活动、重要事件,比如北京的奥运、上海的世博,就变成了“非常态”的管理。
在“非常态”管理时,协调工作更重要。常态,就是“总这样”,所以可以建立制度,进行长时段的调整适应,形成运作的惯性。而“非常态”,是“不一样”,跟习惯的方式、建好的制度不同,所以需要更多的协调与配合。
以此分析高考,涉及这么多考生,更多的家长和亲属,是“非常态”;而“一年一次”,又可说是常态。城市的正常运行,是以“周”为单位循环的,高考无法与之契合,因而导致管理难度加大,“非常态”特点更为明显。
要去除高考期间城市管理的狼狈,减少因为高考而导致的城市生活失衡,应该考虑弱化高考的非常态,使之与城市中相关部门、甚至是城市本身运行的常态相协调。调整考试时间,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用一次协调成本,换来每年一次的常态性应对,其中利弊,可想而知。
调整高考时间,是为了城市更好地运行。这就需要更为精确的管理思维、更为细致的管理手段,避免协调过程中的不协调。比如,高考只是一系列工作的开始,组织阅卷、公布分数、进行录取等后续工作,都由此决定,教育考试部门应该制定更为详细的动态时间表;再比如即使将高考调整到周末,仍然会面临极端天气、噪声、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应该有常态化的应急方案,保证万无一失。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