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去高考填志愿 风险如炒“人生期货”(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0日 10:17   杭州网-每日商报
上大学,曾经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上大学,曾经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奎元馆里吃碗面,是当年很多高考生的选择
奎元馆里吃碗面,是当年很多高考生的选择
那时候的大学同学,是精英的组合
那时候的大学同学,是精英的组合

  时光跳转至今日,尽管平凡,却是所有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一天,因为——他们“解放”了。如果说,志存高远的人需要通过高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暂且放下理想,回归这份难得的轻松。

  十二年寒窗苦读,一朝成名天下知。那时,我们可以一起循着理想之路,勇敢地走下去。

  撰稿 张凯

  我和我仅有的理想,走在寻找的路上,有时清醒有时迷茫,但愿别失去方向……

  ——郑钧《三分之一理想》

  人生很漫长,不过最关键的就是那几步路,如果走对了,一辈子都会很顺利;反之则亦然。对于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奋斗过程的酸甜苦辣不可磨灭,因为高考就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挑灯夜读、奋笔疾书、不知休息……正如生命中的光辉,让人无法忘却。

  只要我们有梦,高考就是实现梦想的翅膀。

  那个时候:填志愿

  “现在想起来,我们那个时候填志愿,风险不下于炒一次关乎命运的期货”。

  高考就像一扇门,每个人都对门后的事物感到新鲜,他们好奇的是:那边会不会比这边好?

  要通过这扇门,我们就要选择,这个专业术语,名曰“填志愿”。现在,高考生们可以或轻松或紧张地等待分数的揭晓,再去填报合适的学校、专业。可是,从前填志愿,可远没有这么轻松。

  命运的表格

  “填志愿?你得给我点时间,让我好好想想。”

  面对我们的提问,孙志杰挠了挠头。

  孙志杰的表弟今年参加高考,这两天,家里人正在为填报志愿的事情争论不休。在孙志杰眼里,这些争论有些多余,“能找个大学上就好了,有什么好吵的呢?再说了,分数还要过几天才能知道,到时候再说好了啊!又不是我们那个时候。”

  “我们那个时候”指的是1997年,孙志杰是在那一年考的大学,13年前的经历似乎有些遥远,但似乎又近在眼前。“我高考那会,填志愿是考试前就得做好的事。”孙志杰说,“和现在相比,那时候的志愿真是难填啊!”

  填志愿的表格是高考前两个星期左右发下来的。发下来的时候,老师可是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无非是叫我们一定要谨慎填报,要好好估计一下自己能考多少分,不要填得不切实际。”

  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准确地估计自己能考多少分呢?孙志杰说,那时候最困难的就是像自己这样成绩中等的学生了,好学校不敢填,名气小的学校又不甘心。那时候,为了填志愿,可以一家人谈论上几个晚上。但是,对现在从事投资行业的孙志杰来说,这些讨论显得有些热烈而低效——根本还没有考,怎么知道自己能上什么大学呢?就像一道应用题,没有提供关键数据,怎么可能得出精确的答案?

  炒期货

  孙志杰打了个比方:现在的孩子填志愿,就像上街买东西。考了多少分就相当于兜里揣了多少钱,最后能买到什么东西,心里自然有谱。那个时候的学生填志愿,就像把自己作为商品炒期货,在交割前就得早早下了单子,虽然可以根据一贯的能力和水平做出基本的判断,但最后是赔了还是赚了,谁也说不准。

  孙志杰说自己是属于“赔”得比较少的那批人,“那时候填志愿太保守,第一志愿填的是杭州大学,等到各个高校录取分数线出来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分数已经可以读复旦了,就像炒股一样,半山腰上就卖掉了。”

  而有多少人,就“赔”得很惨。

  “坐我前面的一个女同学,成绩很好,高三几次摸底考,都稳定在年级前三名,在我眼里就像‘神’一样。高考前,华东师范大学就准备免考录取她了,可她一心要考北大、清华,第一志愿也只填了北大、清华。结果高考的时候,第三场晕倒了,最后成绩离北大有20多分,第一志愿的三个学校都没去成。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理想,最后被调剂去了北方一所普通本科院校。4年后,才通过考研考到了北大,非常不容易。”

  幸和不幸

  “如果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像现在这样,分数出来以后再填志愿,我一定能够考上复旦。”孙志杰说,“但想想那些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走了弯路的同学,自己已经很不错了。”

  尽管如此,孙志杰认为考上大学的都算是幸运的,毕竟那个时候能上大学,特别是本科已经是少数人的骄傲,“不像现在,大学录取率那么高,大学文凭反而越来越不值钱。”

  在他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很不幸。

  那个时候:祈福

  “虽然只是一种心理暗示,但我们似乎更愿意将考前的最后一次春游,安排在静得下心的地方。”

  不知从何时起,“高考祈福游”一词开始兴起,眼下已经发展成和“高考房”同等热门的名词。当一些考生在网上虔诚地拜“考神”的时候,殊不知,高考祈福,这段历史由来已久。

  讲述这段故事的人是记者的朋友王强,舟山群岛人士,七年前参加高考。

  普陀

  无需过多介绍,在浙江,位列四大佛教名山的普陀山几乎无人不知。

  或许是因为距离近的缘故,那年,舟山当地的一些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将高三学生最后一次春游地点安排在了普陀山。这个做法,家长同意,学生欣然,在他们眼里,安静的佛教圣地,能让虚浮的心灵得到慰藉。

  于是,在同一天,同一地点,王强遇到了以前的同学,他们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出家人经常说,心诚则灵。对于宗教,80后的王强并不“感冒”,他说,自己从来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过,当模拟考试成绩摇摆不定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跟大家一样——上山祈福。

  在王强的记忆里,“整个岛上,随处可见双手合十的行人,虔诚地烧香、跪拜,你看着他们,自己也想和他们一样,宁静而无杂念。站在山顶往远处眺望,若隐若现的雾气,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仙境。”

  “直到现在,老妈还经常跟人说上山祈福的事,而我的回答总是很坚定,分数还是要我自己考的!”

  素斋

  “同样的原料,类似的烹饪手法,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庙里的素斋就这么好吃?”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困扰着王强。

  那天,他和五个同学相约在寺庙中一起吃饭,六人一桌,四菜一汤,价钱倒也便宜,每人三块五。爬山带来的饥饿感,让他们跟饿狼一样吃开了。三下五除二,很快,餐桌上的饭菜都被消灭光了,饱胀的同时,他的内心带了点对佛祖的敬畏。

  完毕,能说会道的王强和寺庙里的僧人聊起了天,僧人笑眯眯一脸苦相地告诉他,那段时间,寺里做饭师傅的工作量都增加了好几倍呢。

  有趣。原来,高考还累到了僧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