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长真话演讲引热捧 第三代大学校长太“超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1日 17:49   汉网-长江日报

  尽管学术界、教育界关于“一流大学”的标准还时有争鸣,但无论量化的评价体系,还是内涵提炼的描述,似乎都离不开这样的要素:一流的师资,合理的结构,优良的制度,有效的运作,薪火相传的精神……^大学任重而道远,使命空前繁复。 (摘自袁贵仁为《世界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所做的序《大学与大国》)

  记者连线《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作者李清川:

  “根叔”类校长本应很正常

  昨日,记者连线《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中国文联出版社)、《世界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东方出版中心)两书的作者李清川。

  李清川采访过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30余位国内知名校长。2009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为他的《世界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作序。

  校长是记忆的“神经末梢”

  李清川表示,“根叔”走红有其时代背景,满足了“80后”、“90后”大学生的诉求。大学校长是每个人对大学评价和回忆最集中的“神经末梢”,因此那句“骂8次”会成为“潮语录”,因为它粘连了有关大学的记忆。

  他认为,“根叔”类校长本应很正常,和大学生共同思考、走近学生,这是第一代大学校长人格化的象征之一。

  他赞同高教专家杨东平的观点,第一代、第二代大学校长的背影已逐渐远去。他认为,第一代大学校长是一组民族文化精英的群像,每一所大学都与教育家的名字相连,如蔡元培、蒋梦麟、胡适与北京大学,梅贻琦、潘光旦与清华大学,张伯苓与南开大学,竺可桢与浙江大学,王星拱、周鲠生与武汉大学,马相伯、李登辉与复旦大学……

  1978年之后,“大师办学”的传统得以延续,但大师的身影渐行渐远。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涌现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如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等。这是第二代大学校长。

  世纪之交,校长的接力棒传到当前更为年轻的一代。第三代校长大多学理工科,大多具有在工厂、农村工作的底层经历,他们勇于进取、踏实务实,关注的是赶超一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创造型人才等等。

  更多阅读:

  让过去告诉今天--20世纪著名校长的毕业赠言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 校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