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母亲因贫寒只供继子上大学 亲生女辍学改读技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 17:48   重庆晨报
哥哥林加
哥哥林加
妹妹谭小梅
妹妹谭小梅

  当家境无法供养两个高中生时,继母的这个抉择,让继子感动万分

  13年前,原本不相干的一对父子和一对母女因为各自家庭的变故走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家庭。几年后,当这对非亲生的兄妹同时即将迈向高中之际,难题出现了:贫困的家庭条件,使得他们只能有一个继续读下去,而另一个将不得不面临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上技校。作为继母的周昌华当时作出了一个决定:让成绩更好继子继续读下去,而自己的亲生女儿辍学去读技校“春招班”。今年的这个夏天,继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而女儿则冒着40多度的高温,在李家沱的一家摩配厂打工,1米5几的身高每天都要和单件四五十斤重的摩配件打交道……

  一家人的痛苦抉择

  1997年,林加才6岁。父亲领着他从渝北区农村的家里搬到了北碚复兴镇堕井村6组的一个陌生的农家小院。他怯怯地望着院子里的一对母女。父亲对他说:“娃儿,以后这就是你的家,这是你的妈妈,这个就是你的妹妹!”

  这个妈妈就是周昌华, 妹妹名叫谭小梅,只比林加小3个月。虽然林加是父亲“倒插门”带着他搬到继母家中的,但林加的记忆里,新妈妈很和善,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拿来给他和妹妹共同分享,一视同仁;而这个妹妹很乖,很懂事,和他一起上小学、初中,从来不跟他抢东西。一家人相处很融洽。

  2007年,兄妹俩都读初三了,残酷的现实摆在了这个家庭面前:父母供不起两个孩子一起读高中,因此,“放弃”其中的一个,专供另一个,成为这个家庭当时唯一的,又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2月的一天,一家4口人聚在了一起,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会议的内容很“残酷”,而当周昌华说“你们谁读得好,就继续读”时,答案又似乎很“明了”,因为大家心里都明白,从成绩来看,林加更有希望考上大学。

  林加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时心中的感受,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楚。他看到,妹妹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但他能深刻地感受到,妹妹是多么舍不得自己的学业,她也想继续读下去啊!

  妹妹的老茧让他心碎

  这之后,林加考上了西师附中,而妹妹谭小梅则辍学去报了技校“春招班”,这意味着她彻底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她说:“读技校有补贴,可以减少家里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毕业后就可以工作了,可以早点挣钱养家了。”

  林加读高中期间住校,妹妹上技校也在外地。兄妹俩难得碰面,但每一次回家,林加见到妹妹时,看到她黑了,瘦了,心里都不是滋味。但妹妹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亲切地跟哥哥讲她在技校里的所见所闻。每当这时,林加就暗暗发誓:“为了妹妹,我也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今年2月,妹妹技校毕业到外面找工作去了,虽然学的是数控专业,但是踏入社会才体会到,工作真不好找,不要指望专业对口,到一些摩配厂打工,她被告知,要干只能干打磨工,不干就拉倒。身高只有1.5米多的妹妹咬咬牙答应了。

  每当回家时,林加看到妹妹手上老茧和伤口,他就心如刀割。当看到以前瘦弱的妹妹,现在提起两桶水都轻而易举、健步如飞的场景时,林加感到的不是欣喜,而是心痛。有时他也想:“如果妹妹当年没有辍学,仍能继续念书,现在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哥哥如愿考上大学

  今年7月,林加被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第一时间,他就把录取通知书拿给妹妹看,妹妹把通知书拿在手里摩挲着,满是欣喜之情,就像自己考上了大学一样。林加对妹妹说:“妹子,这个上大学的机会本该是属于你的。”谭小梅则说:“哥!咱俩谁上都是一样的,你好好读书,我现在能挣钱了,家里有我呢!”

  “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会在重庆资助几十名贫困大学生。在今年的名单里,林加的名字赫然在列。

  对话

  哥哥 我知道妹妹比谁都想继续读下去

  这个暑假,林加开始打工。因为他心里明白,靠别人的捐助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凡事还得靠自己。起先在大渡口的一个健身房向客户推销健身卡,8月3日开始,他又到合川的一家建筑工地清除建筑废渣,冒着40多度的高温,每天和砖头、石块打交道,此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了妹妹所做工作的艰辛。

  昨天,林加和记者谈到妹妹时,他眼中闪过了一丝酸楚:“妹妹属于那种有什么话闷在心里的人,她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比谁都想继续读下去。”

  继母 哪怕是读到博士我们都供他

  记者联系上林加的继母周昌华,谈到当年的那个决定,她说:“没的法子,那时候经济有限,两个供不过来,只能让一个读。儿子成绩好,只能让他继续上学。”周昌华表示,“儿子考上大学,我们全家都替他高兴,只要儿子有出息,哪怕是读到博士,我们都继续供他。”

  妹妹 哥哥更有前途是谁都会这么选择

  目前的谭小梅正在巴南区李家沱的一家摩配厂打工,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上她时,能听到那里传出的“隆隆”的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年仅19岁的女孩子冒着40多度的高温,在那样的工作条件下,是怎样一种情景。

  当被问到是否怨恨亲生母亲当初的决定时,小梅明确表示:“我不怨恨!哥哥成绩比我好,他比我更有前途。是谁都会这么选择。”小梅托我们给她哥哥带个话,让他一定要安心读书,不要有精神负担,她很好。

  本组文/本报记者 伊永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