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分析暨新考生如何备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8日 14:47   新东方

  2011年度高考(微博)已落帷幕。物理试卷整体难度适中,题型相对稳定,局部略有创新。

  对于走出考场的同学,祝其金榜题名、前程似锦。而后续同学,则该充分重视本试卷价值,将其作为学习指导。以下将就试卷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点评,望对大家有所启示。为尽力顾及所有同学,本文选择力学作为切入点,试卷分析之后,给出学习建议。

  一、力学知识骨干

  力学部分知识骨干可总结为如下四句话:“三个定律七种力,两个守恒两定理,三种运动要牢记,天体振动是实例”。其中:

  “三个定律七种力”——牛顿三定律与受力分析中可能会出现的七种力(重力、弹簧弹力、轻绳张力、轻杆弹力、接触面弹力、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各年级同学都需熟练掌握七种力的性质、力的矢量计算,并对牛顿三定律活学活用。

  “两个守恒两定理”——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动能定理、动量定理。此部分对应机械能部分与冲量动量部分。历来是高考大题,综合体的重要考点。

  “三种运动要牢记”——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高中学习的三种重要运动形式。相关公式必须牢记,且会应用。

  “天体振动是实例”——天体问题和振动与波是运动与力的结合问题,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此部分知识点琐碎,容易产生混乱感。要求各年级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相关结论。

  二、2011高考物理试题分析——力学部分

  选择题涉及三道力学题目,分别为天体问题,机械波,牛顿第二定律。该考点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与“三个定律七种力”。其中1、天体问题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物理情境取自“同步卫星”。对于同步卫星的周期、轨道半径等相关信息,在复习过程中应为重点内容,故此题难度不大。2、机械波问题知识源自于“天体振动是实例”,该题考察了关于机械波的基本概念。在第一轮复习中即应该解决。此题难度不大。3、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源自于“三个定律七种力”,物理情境选择了与电学相结合的“力学传感器”。但在应用的外壳下,考察知识较简单,为“超重问题”。难度不大。总结看来,选择题中涉及力学的三道题目,属于基础问题,难度不大。

  实验考察动量守恒,该考点知识源自于“两个守恒两定理”,物理情景出自“碰撞问题”。该考点始终是实验部分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实验条件,以长度代替速度等处理手段应该有所侧重。

  第一道计算题考察了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该考点知识源自于“两个守恒两定理”以及“三种运动要牢记”,物理情景出自“竖直圆”。该考点始终是力学大题的重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竖直圆“整个过程用能量,某点分析用向心力”的处理手段必须熟稔于心。

  三、各年级同学如何备战高考

  1、新高一:宏观把握骨干,明确学习目标

  力学是大家进入高中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是后续电磁学的基础。因此新高一同学必须充分重视。

  此部分的预习建议:以上面四句话作为知识骨干,不断填充具体内容,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明确知道自己在学哪部分,没学哪部分,要学哪部分。细节学习之前先宏观把握整体。

  2、新高二:回顾所学知识,填充知识框架

  高二即将进入电磁学的学习。然而电磁学部分,依旧涉及大量力学知识,如:电磁场中的受力分析,电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电磁场中的能量转化,等等。因此必须将力学知识打牢基础。

  此部分学习建议:按照上面四句话,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填充、总结。例如,总结各力性质时,对于弹簧弹力,除求解大小、判定方向外,还有两点重要性质:①、弹簧弹力变化的延迟性;②、轻质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再如,对于伸直的轻绳,有两点重要性质:①、同一根轻绳内部,拉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绳两端所连物体,沿绳方向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对于每个大标题下诸如此类的知识点总结,大家必须熟练掌握。

  3、新高三:归纳个性知识,总结物理情境

  高三,拼搏的一年。拼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方法。不仅仅是解题方法,还是学习方法。

  此部分学习建议:大家在整体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己的知识死角和思维误区出现在哪里,并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学习。熟练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后,还务必做到一件事:总结高考中最常出现的“物理情境”。物理取义“探求万事万物本质原理”,一切物理题目抽象自生活,提取以模型。该模型也可称之为“物理情境”,即一道题目出现在何种情境之下。如:受力分析部分常出现的情景有:多体受力分析问题,弹簧连接体问题等;运动学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追击问题,斜面平抛问题等;机械能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木板滑块问题,粗糙斜面问题等。冲量、动量部分常出现的物理情境有: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即便是小专题天体,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情境,如:恒星行星问题,双星问题等。各种物理情境之间,即相互渗透,又有各自专属的解题特点。只有当大家在学习中总结,才可能在考试中轻车熟路,提高效率。

  篇幅所限,文至此止,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物理组:姚惠梓,崔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