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钰
晚报讯 昨天是高考(微博)第二天,其中综合考试中有一道题非常有趣,让考生提出提升上海市民幸福感的方案。控制物价、增加娱乐设施、提高上海居民最低收入标准……考生的回答也五花八门。在跨过18岁门槛时,坐在考场中思考幸福感话题,给不少考生留下耐人寻味的回忆。
“某调查显示,工资收入增加,幸福指数也增加。可到了一定程度后,幸福指数就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工资再增加,幸福指数反而下降。你认为该如何提升上海市民的幸福感? ”据浦东新区一考生小佳回忆,这是一道简答题,她的答案是“改善市容环境,让市民从视觉上感到愉悦。 ”
记者了解到,对于这道题,大多数考生都想到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等,还有不少考生的回答涉及到就业、物价问题。有人认为“要控制物价、房价”,也有同学答“提高上海市民的最低工资标准”等。
有父母表示,“其实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就是孩子高考超水平发挥,考上一所理想大学。 ”
有老师反映,如何提升幸福感是人生课题,也是学生踏入成人社会后,不得不思考的话题,“坐在高考考场中,思考幸福感话题,挺耐人寻味。 ”黄浦区一考生小王说。
除了幸福感外,综合考试延续了紧扣时政热点的惯例,建党90周年、金砖会议等皆入考题。
昨天下午5时,英语考试结束。不少考生走出考场便大呼:“时间太紧张了,我只留了 15分钟写作文。 ”、“阅读题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好难抉择啊。 ”、“考得太累了,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据黄浦区一考生小宇回忆,英语作文是给基金会写一封申请信,作文题大意是“你是启明中学的李明,国际自然基金会要向中学生提供资金2000元来援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要你介绍自己的情况,提出设计扶贫计划的设想,以及怎样分配这2000元的经费。 ”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