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微博]语文命题专家——
材料型作文的评价标准亟待完善
本报记者 赵婀娜
这些年来,高考作文中,材料型作文逐渐被大范围使用,一方面有效地发挥了开放性、思辨性的特点,一方面却也使得一些问题随之出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指出,当前,个别作文试题存在材料表述不清晰、立意不明确、主旨难把握的情况,考生的作答可能会与命题者的立意有一定的隔阂,甚至背离。命题者应该增加调查研究,在关注试题选拔作用的同时,坚持试题材料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避免出现命题者孤芳自赏、考生苦不堪言的情况。
专家指出,哲理思辨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入地思考现实中的问题,才能不断地走向成熟。但有很多试题的思辨色彩过于强烈,隐藏在材料后的思想背景过于宏阔繁杂,远远超过一般考生的认识理解范围。因此要形成材料型作文题合理的能力考查范围,设计符合高中毕业生的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的作文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曾经提出并执行对作文试题评价的六项标准,但从近两年的试题看,由于对材料型作文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时间还不长,对一些基本的问题的理解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这两年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几十篇材料型作文就存在明显的差别。另外,个别省的作文以材料作文之名,行标题作文或话题之实。这需要教育测量研究者、教育考试部门、教学教研部门共同研讨,在目前从“导向性”“选择性”“可写性”“探究性”“防套性”几个方面对材料型作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完善材料型作文的评价标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