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微问答17期:做题时大脑总循环歌曲怎么办

高考微问答17期:做题时大脑总循环歌曲怎么办
2015年03月10日 10:16 新浪教育

  编者按:新浪高考家长圈倾情打造“高考微问答”栏目,特邀请高考方面的专家为高三家长解疑答惑。您在陪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向专家提问。

 

  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与出处。

    ------------------------------------------------------------

  学生“798154978liyue”提问: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困扰了我两年的问题。我在反复听到一首歌之后,脑子里就一直再循环着它的旋律,怎么忘也忘不掉,特别是在做题的时候,那种想集中精力写作业,听课,大脑却被这烦人的音乐搞得一团乱时,那种滋味是真痛苦,太痛苦了!虽然有时我也有集中精力的时候,但只能持续最多20分钟。

  有时当我精力最集中的时候,我就在想:很奇怪啊,你为什么脑子里不唱歌了呢?(其实潜台词是你千万别想,它给你带来了痛苦的记忆,不过每次越不想反而越能想起来)结果很不幸的我的脑子里又开始循环了!经常是我在做作业前会担心音乐又再一次想起。我真是欠!

  一方面我痛恨别人在认真学习时自己的行为,一方面我又无力去改变它,就好像大脑不受我控制一样。您知道吗,只是一首歌的一部分旋律,就可以把我足足影响一个星期!每天早起我并不开心,因为觉得折磨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甚至考试是我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在考试前我不能听到任何音乐,稍有音乐就会不自觉的记住它,那种滋味不好受啊。。我同桌也喜欢唱歌,有时甚至她唱的歌都能被我记在脑海里,但我知道唱歌是他的自由,所以也很无奈。。有事听一首歌会特别害怕自己会记住它但又不由自主的记上了。老师我该怎么办?请给我点实质性的建议,具体该怎么做,我知道也有我性格的原因。

  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咨询师黄飞宙:

  第一,你要放下心理负担。“耳虫”现象固然令人烦恼,但并不是不可治愈的顽疾。只要放平心态,再辅之以科学的方法,相信是一定能够克服的。

  第二,摒弃消极的自我暗示。想想看,你能够让听过的音乐挥之不去,说明你对音乐有独特的感悟;你喜欢音乐,说明你有正当的爱好。即便看书做作业时脑子里会响起熟悉的旋律,也不必刻意排斥,更无需过分担心焦虑,可你却因此惶惶不安,即便在尚能专注看书的短暂时间里,也不停地暗示自己。

  你知道吗?你越是害怕焦虑,越是刻意排斥,你担心的现象就越是会发生,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这就是心理暗示的表现之一。讲得更明确吧,从心理学的范畴来讲,每当意愿与心理暗示发生冲突时,获胜的往往是心理暗示。当冲突发生,你不但不能达成意愿,结果是,你越想违背心理暗示,就越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意志力越坚强,结果就越糟糕。这就是为什么你“每次越不想反而越能想起来”、越想集中精力学习不让大脑受到干扰而恼人的音乐却顽固地在脑际挥之不去的真正原因了。所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学业和爱好,学会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想听音乐时不妨尽心听听音乐,想放松一下时干脆彻底放松一下,不要勉强自己。

  第三,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有研究表明,越讨人喜欢的歌越可能潜伏到脑中,而且如果只播放一首歌的部分,那这首歌残留在脑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所以,如果脑中一旦响起某首歌,你要确保它从头到尾放一遍(如果可以的话,你最好再去听一次那首歌)。听过音乐后,尽量避免太简单或者太困难的学习任务。任何一种可以让你走神的活动,都很容易让你的耳虫再生。换句话说,一个让你全神贯注的任务可以占据你的心理资源,从减少耳虫出现的机会。

    ------------------------------------------------------------

 

 

    高考微问答往期汇总

    第16期: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一定要教书吗?

  第15期: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

  第14期:如何科学选择小语种专业?

  第13期:有强烈好奇心的理科生适合选哪些专业?

    第12期:高三生应该走读还是住校?

    第11期:高三生如何摆脱强迫症的困扰?

    第10期:学语言应选择综合性大学还是语言类院校?

    第9期:孩子学什么专业有“钱”途?

    第8期:高三生寒假怎样才能不虚度 要报培训班吗?

    第7期:高三孩子早恋 家长该如何处理?

    更多内容

    ------------------------------------------------------------

 

 

 

    新浪高考家长圈特邀请高考方面的专家及2015新浪十大五星金牌高考志愿咨询师为高三家长解疑答惑。您在陪考当中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我们向专家提问。

    提问方式:

   问题尽可能描述详细,便于专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解答。尽量避免只用一两句话提问,如:孩子成绩差怎么办?孩子心情不好怎么办?……最好能把孩子的表现、行为、心理,或是家长的想法、做法等以案例的形式具体描述出来。字数不作要求,讲清楚问题即可。

   联系方式:

  邮箱:

       quanying3@staff.sina.com.cn

  电话:010-82628888-3871

    微信:高考家长圈

    (公众号:sinagaokaojiazhang)。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考家长圈”,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扫码关注
高考问答耳朵虫

大咖说

高清美图

精彩视频

品牌活动

公开课

博客

国内大学排行榜

国外大学排行榜

专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