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之后,作文应该关注对生活的体察与感悟。
高考[微博]曾要求写过“中国崛起”。“中国崛起”决定了写作的“题旨”与“方向”,但是用什么样的内容去支持表达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旨,一定会直接决定写作的成败高下。试看下面一文:
父亲的车子
父亲喜欢车子,车子是父亲的朋友。车子的变迁,确能反映父亲生活的历程,甚至国家的发展变化。
父亲的工资也只有46元,每月被扣除15元伙食费之后,就只剩下31元了。过些日子,父亲学校的一位老先生通过学生家长[微博]给弄得一张“车票”,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此成为父亲的朋友。
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车子渐渐地老了,全身没有了光泽,属于它的光鲜时代已经悄然逝去。于是,父亲就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当时还很流行的重庆嘉陵摩托车,从此,老“飞鸽”就光荣退休了,那是2000年的春天。
如今,学校的停车场上已经排满了大众朗逸、一汽速腾、通用别克……这辆嘉陵,也开始与父亲闹意见了,最近,听父亲对着“罢工”的嘉陵笑着说:“要是你再不思进取的话,我就要移情‘速腾’,追求‘中国速度’喽!”(有删节)
考生从生活中撷取材料入文,化难为易,举重若轻,既亲切又有力,充分体现出“中国崛起”。
不仅如此,还可从考卷上增强对材料的占有。
下面一段话,出自于重要模拟试题中的现代文阅读——《看麦熟》: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
小麦成长,年年如是,不动声色,默默发生,作者却看到了“成长”的过程与无限的美感。这样细腻的笔触,隽永的情怀,摄入的观察,对平朴生活精细的观察与诗意的涂染,无一处不可以触动我们的内心,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揣摩与吸取的地方。
我们看这样一则高考作文题: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上述材料,是不是恰恰是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一个生动而深入的说明。读过的文字如果可以和我们的内心一起跳荡,笔下的文字也会别具一格。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