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我曾经在某报刊上刊发了《高三了,我们还在读名著》一文。那时,高考还不考名著,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陶冶学生的心灵,铸造学生的人格。
3年之后的2008年,江苏高考开始将名著纳入文科附加题了。刚开始,我很幼稚地欣喜激动了一阵子。但其后发生的一切却让人大[微博]失所望,大跌眼镜。
名著被切割成一道道考题摆在学生面前,其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读红楼,要知道金陵十二钗是哪十二钗,要知道大观园的女儿们各自的住处名称;读三国,要知道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是哪几关哪几将,要知道“三气周瑜”是哪“三气”,甚至章回的题目;读《呐喊》,要能对应人物和篇名,要能记住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诸如此类,名著阅读的各种训练题铺天盖地而来,学生不读名著而只做名著阅读训练题。于是,书商们邀请“专家”编写各种名著复习资料,把名著解剖瓜分,就像活体解剖一样,连一根汗毛、一绺毛发都必须看得分明。名著被撕成了碎片,学生成了背诵复习资料的机器,名著阅读的一切意义全部垮塌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大浪淘沙,它们经受住了历史的淘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住了各种犀利眼光的审视,最终沉淀下来了,它们对人生进步、对生命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从中汲取宝贵的、丰富的、不竭的营养,滋润着自己的心灵,获取人生的幸福。艺术殿堂里的这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无价的瑰宝,岂是干瘪的道道训练题能轻易解析得了的?这不是亵渎又是什么?
试想,做过这类训练题的高考学子们,考试结束,他们还有多大兴致去真正地读一次名著!他们还没有走出校门,就已经对名著心生厌倦了,甚至连再看一眼的愿望都没有了,遑论去读呢?
艺术从根本上来说是拒绝功利的,经典的艺术尤其如此。对于名著,我们应当心怀敬畏、景仰之心,虔诚地正襟危坐,将心安定下来,沉入地读进去,读到三月不识肉味的境地,读到豁达而又宁静地面对人生的一切幸与不幸的境界。这才是真读名著啊!
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对考试的办法,就会免不了肢解宰割和死记硬背。在没有找到科学的能够促使名著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去的办法之前,还是别考了吧!
放过名著,别让名著再遭践踏!(作者为江苏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教师)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