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期间见闻最多的,是对状元的采访。而区别于寒门出孝子,近几年基本上没有寒门出的状元。今年北京文科状元更是一语道破,让人深刻的反思,中国的教育资源是完全靠抢的,中产阶级可以走很多捷径,自己是外交官的孩子又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因此很多事情更容易,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说的,并不是内幕。
中国的教育资源与国外相比并不逊色也不少,甚至很多人认为基础教育更坚实,然而大量学子还是为了远赴海外学习,为什么?中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中国人太多,竞争激烈。
那么在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中,如何才能取胜呢?
发挥孩子的特长,勇敢走出自己的路
体育生,艺术生,特长生比普通文化生有更多的加分优势,然而所有的路线不可盲目。前几年奥运会特别多的时候,媒体对奥运冠军的报道总是强调从小培养的重要性,某跳水冠军的父亲说道“小时候孩子身体不太好,想到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不少人觉得这位父亲很有眼光。
事实是,不少人因为从小学游泳和跳水,视力和身体受到伤害,不但不能参加全国比赛,失去奥运的资格,今后的生活和正常的工作都受到影响。也许每种运动都会对身体带来益处,然而运动伤害的避免,从小培训的强调,父母殷切的希望,孩子心智的健全,都是一再需要被关注的问题。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从小爱好表演,喜欢画画的学生,初中时还在受到老师阻扰,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才应该学艺术,殊不知现如今艺术,时尚,奢侈品等行业已经被列入最高薪最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之一。
正确看待考试的重要性和影响
中国人习惯用考试来给人造成约束性,从幼儿园到高中都需要考试。不去考似乎就代表你不是爱学习的人,不是正儿八经要做学问的。首先中国的考试制度是统一的,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教学和考卷都是一样的,大家在同一天参加考试,根据分数划线报告这个区域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比国外的学校,或者中国一些艺术类学校,它们是采取校考。
也就是说,你想上的学校每个考试标准和要求都不一样,考卷当然也不一样。喜欢的学校要一个一个去考,这样的好处就是,总有一个学校的内涵和你是切合的,能表达你内心重点的。中国很多人现在已经开始意识到高考的问题和弊端,开始放弃高考或从初高中开始就开始准备国际高考,北美高考,国际语言考试等,这都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俗称注解:北美高考SAT,英联邦国家高考Alevel,国际英语考试如TOEFL等)
提高自身实力,不断强化自己
经济学家把中国社会已经划分的阶层分成三类(详参考吴晓波经济评论中阶层划分图),富豪和底层人士越来越少,中产阶级最多。随着不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个人奋斗努力,国际政策的影响等三个阶层的人会互相转化,就像小说《三体》中说的故事那样,总有靠各种办法在三个阶层中互相游离行走的人。
作为家长,我们不难发现,越顶层的人越有资源优势,越有选择优先权,为了让自己具备这些特权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其次从犹太人财富观点中得出,财富的意义在于“有一定结余可被支配的物质和金钱,比较自由,有充沛的体力和时间”这个财商的意义在现今中国社会也是非常切合的。当看到一些培训机构需要同时对家长和孩子考试,提倡“同起点同竞争”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家长亲自带孩子去培优的时候自己也在认真做笔记学习,这种拿时间和钱去竞争的精神,已经让很多人汗颜了。
学好基础文化知识,加强外语学习,选择适当时机出国
小学到初中的积累已经填满了部分基础知识的空白,国内一些初中学生家长已经意识到从小学到初中孩子已经很累,性格越来越不开朗,身体越来越差。如果身边有朋友把孩子送去武功学校甚至内心会有一些隐隐的羡慕,钦佩他的决心和勇气,因为我们其实并没有对孩子有太大期望,一个学习好性格好身体好的孩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最大的需求并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幸福。当我看到国内的小学生都开始驼背,长不高,近视眼的时候从在想,为什么中国孩子就这么惨?
一些国内中等基础的孩子,为什么轻而易举的就在国外就读了名校,而另一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为什么在高考上苦苦挣扎毫无特长又少年老成?答案没有人敢说,但是大家心领神会。选择好恰当的时机出国,并不是我们崇洋媚外,也不是因为国外的学校有多好,有时候我们对孩子唯一的期望,就是他们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来源:厦门出国Jane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