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另类“自由学校”:兴趣即权威

2014年02月24日16:27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本文节选自《早晨的太阳》的新浪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德国法兰克福有个很另类的学校,名叫“自由学校”。这是一所被国家正式认可的学校。其实国家起初并没有轻易认可它。学校为这事跟政府机构打了好几年的官司,一诉再诉,最后闹到联邦最高法院,才把官司打赢。

  这所学校创建于1974年。全校共有五十个学生(年龄在三岁到十三岁之间)、十个老师,外加一个厨师。这个学校的教育宗旨是:反对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学校不分班,没有固定的课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怎么学。三岁的学生如果有兴趣,可以跟着十三岁的学生一起学算术。如果哪天有个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他在操场上荡一天秋千,也决不会有老师批评他。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习他想学的东西。玩和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这个学校没有作息时间表,更没有分数这一说——创建者的解释是,分数本身就带有权威性质,所以在这个反权威的学校就不应该存在。学期结束时,家长[微博]会收到一封很长的信,那是老师对孩子一个学期的评语。

  这五十个学生到底是怎么学习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学校组织去阿尔卑斯山春游,整整一个星期,全校都围绕这个主题学习。有的孩子研究高山植物,也许就研究到了史前社会;有的孩子研究地理,也许一直研究到板块碰撞上;有的孩子研究火车的历史,或许从蒸汽火车一直研究到磁悬浮列车。最后,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把研究心得跟大家分享。那些三四岁的小萝卜头会力所能及地学习拼写,把春游需要带的衣物、行李列成一个单子,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发到每个人手里。一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

  这个学校招生的对象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学校有一个招生委员会,由一名老师和两名家长组成。通过和孩子家长的谈话,他们最终做出决定收谁不收谁。这个学校的学费并不贵,基本上是每个德国家庭都可以承受的。

  等孩子到十三岁的时候,必须进入正规学校学习,所以学校专门为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配备老师,帮他们进行学前准备。

  当年跟政府机构不屈不挠打官司的学校创始人是个女教师,现已白发苍苍。电视台制作有关教育的脱口秀,偶尔也会把她请来秀一秀,因为她的教育观实在是太另类了。最近的一次脱口秀上,主持人委婉地问她:“您的学生十三岁以后转到正规学校,会不会不适应?”她回答说:“不管哪个学校的学生,转校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主持人问:“您的学生里是不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老太太的回答也很另类,她说:“您的意思是指这个奖那个奖吧,这些发奖的机构本身就是权威,我的学生们不会太重视它们。”主持人又问:“您的学生大部分从事什么工作?”她很耐心地回答说:“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善良的、有能力养家糊口的纳税人。”

  新浪教育现面向广大家长诚征:1、驻站作者;2、VIP家长;3、家长联盟成员;详情请点击报名链接:http://t.cn/8sbRAXq

  微博:@国际学校家长圈

  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公众号:ischoolQZ)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