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教师全面分析:不同阶层如何看待教育

2016年12月02日 13:47 新浪教育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学校家长圈”,欲知更多原创首发文章,请关注公众号(ischoolQZ)   

  本文作者,十几年教育经验的x老师,游走于普通小学、重点小学、私立双语学校之间,因为丰富的教育经验,她看清楚了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中产阶级、平民百姓之间的教育区别。lola说,在普通人竞争高考的时候,中国的精英阶层早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一流大学,退出普通人的竞争。而家长们一次次择校,希望用教育来改变孩子命运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学校教育只是锦上添花,家庭教育才是根本。

  不同家庭择校到底择的是什么?拨开不同课程体系和教育理念这些云山雾罩的面纱,背后的本质诉求仍不过是那两个字——“名校”。

  各类学校优缺点大盘点

  公立名校公立学校的优点

  公立“名校”在学术及教学上的专业程度应该是超过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尤其是中文、数学。英语教学除外。

  与之相关的,我所见的一个令人十分意外的一个结果就是,公立“名校”的孩子可能更善于进行深入思考。我认为因为思考需要使用语言,母语不够强势则无法支持深层次的思考,而公立学校的孩子普遍中文基础更扎实。

  公立学校的缺点

  公立的缺点则正如大家所诟病的,就是统一模式、“洗脑”和应试教育。

  “站一定要两脚并拢,甚至到上厕所、喊报告怎么喊,都是要统一的。”

  教育部提倡减负之后,“快乐教育”也成了家长担忧的一个状况,事实上,公立教育不会是大家所误以为的“快乐教育”,什么都不教了。

  “快乐教育”只是喊喊口号,学校通常有两张课表,贴出来的是一张,真正上课的是另外一张。学校仍然十分看重教育质量(学生成绩),因为合格率、优良率是教委评判学校和校长的主要标准,因此有雄心的校长会想尽办法抓成绩。

  公立名校崛起的真相

  一些老牌的名校,进去的孩子或者是买了很贵的学区房,或者就是很硬的条子进去的,家长群实际上已经做过了筛选。

  这些孩子在选择初中的时候,也有自己的门路,毕业时报出来的录取名单,通常进名初中的很多,但中间很大概率,是家长已经铺好了路,但最终的效果就是为小学增光添彩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校要面试家长的原因。

  菜场小学“菜场”小学差在哪里?家长群!

  在上海家长口中,没门槛大家都就近入学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占很大比例的小学被称为“菜场小学”,简称“菜小”,菜小与公立名校的主要差别在于家长群,周边环境不好,但是老师未必差多少。

  虽然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有一部分这样的家长基本放弃了教育(比如课后补习,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花费的那部分额外教育),但这些孩子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跟美国的底层公立学校相类似,对于菜场小学的尖子生,也就是所谓的 “鸡头”,学校也能提供不少资源和机会,他们中也有人能考进最好的初中。

  双语学校双语学校的优势和危机

  民办双语学校硬件好、名气响,教出来的学生英语好、思维活跃、反应快,但是中文不够扎实,相比公立的孩子可能欠缺深入思考能力。

  双语学校里文化类课程包括历史、人文掌握得很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公办学校转过来的,本校培养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英语是母语,中文不care。不过这种情况近几年也得到重视,有所好转。

  因为民办学校是市场化地运作,所以家长很多来自中产和“暴发户”。学校经常会碰到挑刺的家长,挑的“刺”主要有软硬两方面。

  中产家庭对学校的疑虑:一般是因为课程;

  ——比如觉得老师上课没上到位,孩子没学到什么,会对老师教学提意见;

  而“暴发户”更关注:孩子的感受,会挑一些硬件方面的刺;

  ——比如“我孩子不能睡八个人的宿舍”,“你们这个柜子甲醛超标”,“不能让我的孩子扫地”…

  民办双语学校还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的生存危机。

  ——比如有些学校一旦资金链断裂的话,就会朝不保夕。当然有政府背景或者雄厚财力支持的不在此列。

  学校教育是锦上添花家庭教育才是关键

  从学校来看,如果将学生按家庭背景及收入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高净值人群:所谓“有钱人”,企业老总、暴发户、权贵等。这类学生通常可能不愁进不了好学校,但家庭教育不一定就好。

  ——中高产:这些家长多数以企业高管为主,年收入大概在五六十万以上。中高产的孩子父母都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教育理念。孩子比较温顺、听话,善于探索。

  ——中产:达不到中高产的收入,但也有稳定的工作和一定的收入。平民的孩子是最焦虑、最努力、最辛苦的一批。一周几乎排满了各种课外班,没有一天是空的,天天都在外面学。

  ——低收入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通常较低,很多属于自己不教育,但是要求政府教育。

  各个阶层的孩子之间的确存在很大差别,我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最大的感受就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起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这里我会分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各个阶层孩子的实例,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各阶层教育的问题

  高净值家庭:孩子样样都行,但家庭教育不一定就完整

  这类孩子最常见的问题是:家庭教育不完整,孩子缺少管教。

  我曾遇到过一个上司公司老总家孩子,家里有四个司机,其中一个专门负责接送他,随叫随到。

  有一次这孩子跟外教去踢足球,然后输了就不干,一定要继续踢。外教说“今天不踢了,明天继续比,好吗?”孩子不高兴,说“不行,我说了算,必须今天踢,踢到赢为止。”

  老师找到他爸,电话里第一句就是:

  “老师对不起,我儿子错了,你们要好好教育他,我很忙,来不了。我公司这边有很多清华、北大高材生,都在给我打工,我儿子以后要继承我的事业,所以才来到你们学校的,老师你们要好好教育。”

  而孩子妈妈的回应是:

  “我儿子有那么不好吗?你们去找学校啊,找我干什么啦,我小孩送过来是来接受教育的,学校里是老师管的,关我什么事啊”。

  这些孩子,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唯我独尊,很容易出事情。很多出现在新闻中撞车、酗酒、打架的官二代、富二代,特别具有代表性。

  上面的这个孩子一方面真的样样都行——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一手毛笔字写得漂亮极了;另一方面,他不善于妥协、合作或沟通,也不善于处理危机。他习惯性认为我是No.1,你必须听我的。因为他在家里面就是No.1,家里面所有的保姆、司机都听他的,所以在学校他也要求老师听他的,学生听他的,所有人都得听他的。

  所以,缺少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家庭这个底子,何谈精英教育呢?只能说学校和社会给他一定纠正的教育,不能说是精英教育。

  中高产:真正精英教育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不过真正的“精英教育”还是存在的,只是不在所谓的“上流社会”,而是在某些中高产家庭。因为父母具有高学历,重视家庭教育,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我在双语学校教过一个这样的孩子,爸爸是记者,妈妈是高管,奶奶是退休特级教师,还有个大两岁的哥哥,也在双语学校上学。家庭关系非常健康,兄弟俩感情也非常好。

  这个学生的特点是非常善于探索。比如语文上进行知识探索的时候,明显比别人高一个层次。有的孩子读完一本书之后,哈哈笑过就算了。他会跑过来跟我讨论,这节里面的这个词语用在这里非常好,我很喜欢这个词语,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孩子是从一年级开始住读的,周末才回家,但是家庭的影响作用仍然十分明显。因为他的父母非常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当这样的孩子遇到第一类孩子,前者的有礼有节和后者的跋扈骄蛮,对比也十分强烈。

  在学校里,我曾听说两个男孩在宿舍打架,这是一件非常能反映家庭教育“效果”的事件。

  一个从甘肃来的男孩,跟一个北京少爷在宿舍打了一架,甘肃男孩是半路转学过来的,会跆拳道,父母是中产。北京少爷,长得又高又胖,爸爸是舰长,常年出海,拿过勋章。

  甘肃男孩刚刚转来,就遭北京少爷欺负,把宿舍里的垃圾桶给套在了头上。甘肃男孩把垃圾桶拿下来,警告北京少爷,说我学过跆拳道,如果你再来侵犯我,我就对你不客气。北京少爷没有听,然后就打了起来。结果,甘肃男孩一拳就把北京少爷给打伤了,北京少爷哭了起来。他爸爸闻讯赶来后质问老师“我孩子为什么会被打,学校应该保证我孩子的安全。”

  了解情况的宿舍阿姨就解释,是他的孩子先挑衅,遭到警告后仍不听。可这位爸爸却不依不饶,坚持要求学校处理甘肃男孩。

  甘肃男孩当时没有给家里打电话,在老师来了之后解释说,在打他之前警告过他自己会跆拳道,而且开学之后被惹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也是忍无可忍了。

  甘肃男孩的妈妈在接到老师电话后赶来,第一句话就跟对方家长道歉:“对不起,我儿子因为刚来,还不熟悉环境,所以可能跟你儿子有点小误会,希望以后能够和平相处。”但那个爸爸却仍然不依不饶,一定要学校给个说法。

  这两个男孩迥异的处事态度和性格,明显是受父母的影响,在将来人生路上可能才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中高产家庭教育问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不是说所有中高层阶层家庭都能把孩子培养得有学识有涵养,精英教育通常会出现的问题现在大家也经常谈及,那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有些孩子非常聪明,但他只为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驱动,做事情喜欢走捷径。为了完成任务,会挑最方便、最容易的方式做,并不享受过程,只想尽快达到目标。

  比如老师布置做一个植物如何生长的主题,他们会捡最快、最容易生长的绿豆来做,因为绿豆一个礼拜就发芽了。老师下发的12张每周观察记录单,他会在第一天就全部填完。因为他预计会照这个样子长,就全部提前写好,非常功利。

  然而,说实话,这种孩子可能是适合中国这个环境的,他知道怎么做最快、最高效地达到目标。但是也丧失了很多学习和人生中应该有的快乐。

  低收入家庭的问题:被迫放弃教育

  和上面反差最大的,就是低收入家庭,说得绝对些,他们的确已经放弃了教育,因为他们“教育了”也看不到前程,是社会迫使他们放弃了教育。

  这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方面,家庭结构也不稳定,这些家庭离婚率非常高,家庭结构也很复杂;

  另一方面,父母根本没有能力教育,他们不具备这样的生活状态,缺少教育的意识和理念,打孩子就是唯一的教育。

  早些年,我曾在一所菜场小学遇到过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有一个外地来沪的孩子,父母生了四个孩子,父母忙于生计根本不管他,放学了也没人接。偶然一次,老师有空就让孩子留在教室里给他补习。补到五点多钟时,他妈妈来接他了,上来就骂“你个死小孩,你跑哪里去了”。

  老师连忙解释说是孩子一直在学校里。他妈妈继续呵斥,说在操场找了一圈,在校门口找了一圈,怎么不去哪里哪里等着,骂完看小孩不吱声,就把小孩一把拉过去,啪地一巴掌就打上去。

  孩子哭了,老师就继续解释,是看到外面下雨了,才把孩子叫到教室里看着。“哎呦,那个老师辛苦你啦,给我儿子补课,他成绩很烂,拖你后腿,对不起啊”。

  然后老师趁机沟通,希望家长多关注孩子,这个孩子在学习上有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结果孩子妈妈听了,又是啪啪两下,质问孩子“是不是,你是不是这样的?”又去拉扯孩子。

  她觉得老师是在告状,是在质问她。根本没法跟这样的家长进行交流,只要一交流,她就打孩子。其实菜小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是他们没有好的家庭环境,在越来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他们势必是第一批被淘汰的。

  中产家庭的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比较强

  在两种极端中间,是人群最广的中产家庭。这些孩子通常就近读公立学校,中间不乏从菜小成长出来的孩子。

  我接触过菜小的另一个孩子,父母是工人,算是平民家庭。

  他特别爱看书,觉得学校里小朋友捐的书太简单,根本不够看。学校进行课程改革时,老师根据每周主题抱一摞书过去。他会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捧着看。

  有一次做旅行主题时,老师带去的三本世界地图手册,他在学校里没看完,请求老师借给他回家看。结果一个礼拜看完之后,还写了一篇读后感。画上自己的画,跟书一起教给老师。

  二年级的孩子,写了整整一页的读后感,包括他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里面有什么,特别希望到哪个国家去玩等等。写得非常具有童真童趣。

  他就是属于能够深度学习的孩子,像这样的孩子具有自学能力,是不会被淘汰的。

  菜小里的逆袭故事:还是学习能力最重要

  另一个特例是一个大队长,非常会学习的一个孩子,记忆能力超强,一个词语看一遍就会。学校里经常帮老师做事,参与学校各种活动。考初中的时候,考到了上海最好的公办初中之一,但他妈妈居然不让他去。老师去做家访劝说,到他家进门一看,就是四桌麻将,家里是开麻将馆的。

  他妈妈跟老师说,没有钱让他去读,要住宿的,没有钱,孩子随便读读好了。于是这孩子就去了一个很烂的三流初中,仍然做大队长,成绩还是很好。最后这孩子依然考上了很好的高中。

  所以,只要有天分或者擅长学习,也还有可能克服一切不利条件完成逆袭。

  到底哪些家长最焦虑?他们在焦虑什么?

  所以从我的经验可以看出,如果家长有对的教育方法,或者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家长在教育中不需要那么焦虑,但事实上,不论你去哪个论坛或社群看,都能看到大批焦虑的家长,并且以中产阶级及以上家长居多。

  三种情况的焦虑和应对

  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家长认命了,接受现实,决定就走华山一条道,该努力就努力,该吃苦就吃苦,家长陪着孩子一起;

  第二种情况:孩子成绩一般,可家长没时间陪伴,又希望孩子读名校,因此而十分焦虑;

  第三种情况:家里挺有钱,可是孩子学习成绩很烂,也在变着法子想让孩子读名校。

  本质上,这三种类型全部都是奔着名校去的,因为他们明白读书未必有用,但是学历很有用。

  三种情况都会有相应问题:

  在第一种类型中,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吃苦,认定教育一贯制的,一般能取得不错的结果。但问题可能在于他们没有遵循孩子的一个发展规律。以至于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会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没有人生目标。

  第二种情况孩子成绩一般、内心最焦虑的家长要放松心态。

  我给三点建议,那就是:承认现实、加强亲子沟通、更注重自己成长。

  首先承认孩子就是一般人

  不能强求孩子一定要读名校,一般的孩子就读一般的学校,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

  是在亲子沟通上下工夫,不是在学业上下工夫;

  是在自己的成长上下工夫。

  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努力,家长自己成长了,孩子也会模仿。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没有任何规划,一心一意扑在孩子身上的话,很容易引起逆反。

  最重要的是要克制住自己的焦虑,不要把这个焦虑传递给孩子。要在孩子面前放一把草,引诱他永远追着往前跑,而不是给他压力。

  第三种情况多数出现在“土豪”家庭。土豪有很多种选择。一个是出国,直接走国际路线;还有就是大量地请家教,努力把孩子的成绩提高上去。但是土豪们可能最需要面对、却是最不愿意面对的现实,就是他的家庭问题。

  我不赞成鸡血教育学习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B=爸爸真棒 X=X老师

  B:如何看待很多中产热衷的鸡血民办?这些学校的家长配合度也特别高,孩子上很多课外班,非常鸡血。

  X:我是不赞成鸡血的。因为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高,可以适应,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低,不能适应。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催促孩子学的,他的学习是盲目的,是没有目标的学习。

  只有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想要学什么时他去学,然后家长跟在孩子后面去给他提供、铺垫、辅导,那个才是真正的学。你催着他去学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B:孩子学习发展的规律是怎么样的?

  X:一般孩子的系统性学习是在12岁左右,12-14岁时他开始能够对自己学习的方法有认知,我们在教学上叫“元认知”,他对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他会有很深的认识。但是现在二、三年级的孩子,就要催促他们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

  提前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孩子还没有开始想呢,你已经给到他了。这就像吃东西一样,如果说一直想吃什么却吃不到,就会觉得这东西特别好吃;如果还没想呢就已经给他,还没有饿呢又给他喂饱了,久而久之就会厌食了。

  另一个问题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总是提前告知答案,孩子没有成就感。

  ——比如 “形影不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按照正常教学方式,我们一般都是这样问的,你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就会想,可以回去查字典、上百度、去问人、把字拆开来看……他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当他理解了词意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我猜对了,我查字典查到了,问别人人家告诉我了。可是老师等不及啊,直接告诉他,“形影不离”就是两个人是好朋友,关系非常密切。可是孩子转过头就忘记了。

  B: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是中国教育一贯的问题?

  X:现在也提倡方法、提倡改变。在教学方案上是有改变了。一些教学上的单元目标,早就有了,只是老师个人实施的方式不一样。中国的教育体制内目前从理念上讲还是挺好的,尤其是上海走在了中国最前面。现在的问题,是执行的问题。在这个功利社会里,很多人太目光短浅,只看眼前。

  ——比如,我们的语文书上每个单元都有单元目标,这些目标是教给孩子方法,比如说怎样朗读。第一单元请你大声地朗读,读出声来,把句子读完整、读流利。这就是它的目标。老师要去做的就是教给孩子读的方法,比如说断句、语气、语调、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都要教给他们。

  但是现在这样的目标是没有评估标准的,也没有谁来考验老师,老师教的怎么样,孩子们都学会了吗?没有。方法论是有的,但是考试不考方法论。

  B:这种鸡血的全民焦虑的情况下,有哪些做法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X:很多地方都不符合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儿童发展规律来说的话,三年级是一个转型期,真正开始接触到学术的东西,一二年级是兴趣学习。但是我们现在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学术性的东西,幼儿园就开始教拼音。提早的不是一到两年,是提早了好几年。所以有的孩子3岁就识千字了,会写字了,会怎么样了,但那个是他硬生生地弄出来的,不是我感兴趣,我喜欢做这个就去做。

  幼儿园应该是奠定一个人性格的基础,他将来意识导向的一个基础环节就是三到四岁。如果在三四岁只学学术性的东西,绝对得不偿失的。

  为什么蒙台梭利比较受欢迎,我认为就是它是比较注重激发孩子性格上面的东西,抓住孩子要什么,世界是什么样的,我需要什么,找准自己的定位。

  B: 你自己的孩子幼儿园阶段是怎么教育的?选择了哪种幼儿园?

  X:我们读的就是家旁边的公办幼儿园。我女儿在幼儿园阶段先学了画画,再学了围棋。画画的时候,她突然就感觉找到了她一生的兴趣,将来要做个画家。所以到现在为止,问她愿望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答案,就是要从事跟画画有关的行业,这是她从小树立的一个理想。

  当然那个时候她不知道这叫理想。到了二年级,她说:妈妈,人的理想和梦想是不一样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梦想是不能够实现的。她突然就理解了这个概念。她跟我说,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跟画画有关系的职业。

  这个就是因为她在三四岁的时候,自己探索认识这个世界,找准了自己在世界当中的定位,她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她没有提前认识ABCD,现在看起来也没关系,上学照样认识了。

  我对她说,你要找到一生中最喜欢干的事。这件事情不一定要当职业,而是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你无助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去做这件你喜欢的事情。我问她,你不高兴的时候想干什么,她说我想画画,无聊的时候,也想画画。这个东西可以抵消她将来的消极情绪,她的阴暗面,帮她树立积极的人格。

  B:你自己孩子的求学路线是怎样选择的?

  X:我最反对的就是民办鸡血小学。我的看法是,要么去双语学校,要么就去公办。我们选择的是公办小学。民办的鸡血小学,得不偿失,没有什么素质教育,就是刷题。

  公立学校一二年级还是兴趣为主导,到三年级开始加大量学术性的东西。我对她说从现在开始,你要学会快速地书写,开始学这些知识了。她并不反感,并且自己要求:妈妈你给我买乐高吧,我们要学几何了。妈妈你给我报奥数班吧。

  B:说到奥数,体制内路线是不是一定要学奥数?

  X:其实未必一定要奥数的。你如果是进了体制内,但目标是出国的话,奥数这条路可以不走。要考取好的初中也未必一定要奥数,更用不着一开始就学奥数。我女儿三年级了,到现在才刚刚开始学奥数,以前就是跟着学校进度,教到哪里是哪里。但是她去参加那些机构的提高班的考试,后面那些考思维的题目都能做出来,一天课都没上过的逆推、连除、连乘、数列,她凭自己的思维能力也都能做出来。我觉得这个跟她有没有学奥数没关系,关键是要这个思维能力。

  B:如何看待女儿的学习成绩?

  X:我女儿的学习就是大致的平均水平。他们老师曾经跟我提过醒,他说你女儿现在班级的中下游。我女儿回来自己感觉也不是很好。后来我跟她老师聊,我说她上海市小学生平均水平达到了吗?上海市小学生的平均学业水平,她一定是达到的,而且是良,达标只要中或合格,我们完全超出了达标水平。

  但是老师又说,你对你女儿的要求就是这样吗?他说你知道我们这样的重点学校都不是这个要求。但我觉得她达到所谓的重点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那我情愿保留她的学习能力,成绩保持平均线。学习能力我一定要保留住。学习能力和学习知识是两回事。

  B:什么是学习能力?为什么一定要保护好学习能力?

  T:学习能力就是你探索的能力,你的乐趣,你学习的动力,就是所谓的内驱力,是她自己乐意去学,不是我逼着她学,我要保护的是这种能力。所以我不会提前教她很多东西。但她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当中,她一定会主动学习的。

  她们班的小朋友都学奥数,她实在受不了,就回来跟我讲,妈妈你给我报奥数班吧,我说你两年级报什么奥数班,你不学奥数,跟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差不多。不行,我一定要报,我一定要报。于是三年级才开始报。所以她特别珍惜,因为这是她自己要求报的班。

  现在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三年级开始,她的学习能力逐步体现出来,某些孩子慢慢落了下来,她就变成了中等。我相信她到四五年级,应该会爬到中上等。而一二级中上等的孩子,未必到四五年级还是中上等。因为三年级是一个转型期,是厚积薄发,开始使力道的时候。通过她前期的探索,加上我使力道,结合在一起,她就慢慢会从中下爬到中等,甚至从中等爬到上等,都有这个可能性。

新浪教育家长课堂开课啦!!

  家长课堂课程: 

  8月2日《申请美国名校,需要给孩子定制这4大方案》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4日《本国本科留学的准备》许轶[干货文章]

  8月9日《申请美国名校新SAT、ACT考试如何选择与备考?》许轶[干货文章]

  8月10日 《揭秘被世界三大顶级艺术院校看重的作品集啥样》字文莉[干货文章]

  8月11日《家长如何培养学生的托福自学态度》祁连山[干货文章]

  8月16日 《中国小留学生与美国寄宿家庭的“火花”》卢巍[干货文章]

  8月17日 《美国留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趋势与美国绿卡办理》李凯[干货文章]

  8月18日《如何从申请角度选择国际课程/国际学校》老查[干货文章]

  8月23日《申请美国名校如何策划课外活动》老查[干货文章]

  8月24日 《美国与加拿大移民的福利、风险、生活对比》宁嘉晨[干货文章]

  9月5日《看不懂大学排名怎么申请美国名校》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6日《留美:为何中国学生扎堆选工科商科计算机?》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7日《美本申请要求多:GPA托福SAT哪个更重要?》黄德容[干货文章]

  9月13日 《SAT和ACT选择终极秘诀:你是文科还是理科生?》祁连山[干货文章]

  9月14日《富三代蓝图:如何在美国聪明投资买房赚学费》Luc Bin Wang[干货文章]

  9月19日《加拿大新总理上台:投资移民7大利好政策》丁巍[干货文章]

  9月26日《美本申请:被哈佛招生官青睐的文书究竟什么样》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7日《想申哈佛耶鲁斯坦福:课外活动只需要做这6项?》黄德荣[干货文章]

  9月29日《独家揭秘:史上最全高中生出国备考规划策略》钱甜[干货文章]

  10月8日《美高申请面试中招生官必问问题大曝光》李素荣[干货文章]

  10月10日《EB5移民投资者:不懂这些门道怎么能申请到绿卡》刘宇[干货文章]

  10月12日《不当海清那样的妈妈 你不得不知这些留学误区》宋璟[干货文章]

  10月13日《孩子是不是优等生?四份报告看懂加国高中全貌》朱凡[干货文章]

  10月18日《全球移民收紧 澳大利亚投资政策依然稳健》王欲弘[干货文章]

  10月27日《打开美本申请黑匣子 神秘的网申六大板块都是啥》黄德容[干货文章]

  11月3日《申请加州大学本科 揭秘网申各大板块里都有啥》黄德容[干货文章]

  11月10日《解决网申和面试 突破美本申请最后一道防线》黄德容[干货文章]

  如何听课:扫描二维码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回复“入群”,查看

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回复入群关注国际学校家长圈,回复入群

  责任编辑:尹菲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2706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87810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