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朗普的外孙女也逃不过给长辈表演节目?其实有时候是我们想多了……
编者按:
很多孩子长大以后很惧怕在公众场合发言,然而事实上,这并不是天生的胆怯心理。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别的事我没咋关心,倒是一段特朗普小孙女阿拉贝拉的才艺表演视频把我给逗乐了。
![图片来源于文章配图](http://n.sinaimg.cn/edu/transform/20171115/c3m_-fynshev6272678.png)
视频中,阿拉贝拉先是用中文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美丽的田野》,接着又背诵了《三字经》和两首古诗《望庐山瀑布》和《早发白帝城》,最后又唱了首《我的好妈妈》。
整个表演过程,从开始鞠躬行礼的毕恭毕敬,到后面唱歌、背书时小身子扭来扭去的小不自在,再到最后唱《我的好妈妈》时配合歌词的擦汗、端水、坐下等标准又有点古板的小动作,看得我扑哧扑哧地不断笑。
壹
总是不经意忍不住让孩子当众表演,后果真的有那么严重?
有网友们评论说:"再有背景的孩子,也架不住家长拿来炫耀。" 也有网友评论说:"谁的闺女都逃不过在公众场合表演个节目的命运。"
我当时心里的第一反应也是,中国新一代爸妈们都不屑的玩法儿,美国领导人为了外交还是不得不玩老一套?让孩子当众表演不是早该被摒弃了吗?
不过,后来有一天OK的表现和反应让我对此事有了新的认识。那天他从幼儿园回来,一见我就很兴奋地大声说,妈妈,我要把我自己的作品(他自己画的画)讲给你听。我和他并排坐在沙发上,他一字一句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着画里的每个细节。
因为平时他都不是一个外露的孩子,所以见他讲得挺多,我妈在一旁悄悄地录下了整个过程。等他讲完,我妈拿给他看视频,小家伙饶有兴趣地要求一遍遍反复看,乐得咯咯笑。我爸闻声赶来,让他站在我们大家面前再讲一遍,我本想阻止,但见OK一点都不反感,特别带劲地又来了一遍。
这让我想起了,他快3岁时有一次一个人儿歌哼得很起劲,刚好那一阵我外婆和舅舅在我们家,我妈就和OK说,来唱给我们大家听听。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怕小家伙有被强迫的感觉,不愿意唱,结果没想在我妈喊他“OK小老师”后,他略不好意思又略有些小骄傲地唱完了。
现在想来,万事没有绝对。就像过去我们在一段时间里特别鄙视辛苦的读书,崇尚“快乐的”教育,但过了很多年,在今天看,读书还是需要“吃点苦”的一样,很多事,包括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都要寻求一个平衡,而不是极端。
贰
能不能让孩子当众表演,取决于这一点!
在过去几年里,各种育儿文章里都在强调,不要再逼孩子在人前才艺表演。小时候我们自己被逼着表演的不愉快记忆也被唤醒,于是这些信息都非常强势地告诉我们自己,“让孩子表演,那完全是不尊重孩子的感受,那只是在为自己挣面子。”于是,我们异常坚决地抛弃了让娃当众表演的行为。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也许就不会这么“一刀切”了。很大一部分的两三岁孩子其实是乐意表演的,他们内心有想要表达、想要得到认可和掌声的诉求。所以比如他们刚学会了一首小星星,就会情不自禁地逢人就唱。
只是孩子们的表现欲完全是即兴发挥的,而且他们更多的时候只愿意和最亲近的人分享。他们的这种表演,并不是去取悦他人,所以你打断他的自嗨、要求他在众人面前一本正经表演可能是不妥的。假若他很兴奋,你在一旁鼓励他更自信一些,更完整地来一遍,如果孩子是接受的,这完全没问题。尤其那些天生就有强烈表演欲的孩子,任何的人拍手称赞都可以让他们得到快乐,让他们当众表演一下完全没问题。
比如阿拉贝拉,阿拉贝拉的爸妈、外公外婆都是成天登台亮相接受闪关灯咔咔咔的人物,整个家庭的氛围造就了阿拉贝拉的表演天赋,所以表演于她完全没有压力。对她来说,当众表演的乐趣并非是取悦你们大人,而是一种自己的展现。
叁
如果孩子感到被尊重,并且仪式感满满,表演好处大大有!
之所以有些孩子愿意当众表演,而有些孩子死活也不愿意,正是因为他们被对待的方式截然不同。
每个人都讨厌自己像被耍猴一样的对待,如果说两三岁的孩子偶尔在外界刺激下还有即兴表演的冲动,到了四五岁的孩子,有了自我和独立的意识,他们会排斥那种讨好大人的表演,更厌恶大人把他们的表演视为面子比拼和其小朋友放在一起做比较,明明是自己的内秀,却要被活生生的被当成马戏团来被大人赚吆喝,这是何其的不被尊重?
而再看看特朗普的外孙女阿拉贝拉,她的表演更像是一种被真诚对待的仪式。我相信她的妈妈伊万卡一定会在表演前非常真诚地鼓励她,表示出爸爸妈妈都希望你能够在这个会面的场合上为大家带来你的拿手节目,我们会很认真的欣赏你的表演,为你鼓掌...
虽然你可以说阿拉贝拉的表演也是功利的,也是外交的一部分,但对于孩子,她的表演被记录了下来,结束之后她可以通过视频回看到自己的举手投足,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成果,表演得好或不好,她都可以自己通过视频给到自己答案。
OK也是这样,他非常渴望自己好的表现被记录,所以他时常会提醒我拍照片和视频,他可以在之后看到自己,是一种回顾、也是一种认定。这样的仪式感的体验与他而言特别棒。
我的爸爸是一个相对害羞、不怎么善于表达的人,所以他一直很在意培养我的自信、大方和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所以印象里,我念幼儿园,他经常鼓励我当众表演,到了小学三年级,他又推着我报名了竞选学校大队长的演讲比赛,其实要说一开始我也不是完全乐意的,但一次次在大场合的表演后,我的自信心越来越足,这让我在日后很多时候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是否当众表演,而是我们对孩子表演的态度和内心的期许到底是什么!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妈咪OK)
责任编辑:实习生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