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际学校孩子8岁得抑郁症 这些家庭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得病
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原本被人们认为很容易的事情变得不再那么简单,而原本被认为不太可能发生事情却变得越来越普遍,好事如此,坏事亦如此。
如今,儿童以及青少年患抑郁症的概率越来越高,且年龄也越来越低。据统计,最小的患抑郁症的孩子只有8岁。8岁是什么概念,在我们成人看来,8岁还是一个连“抑郁”两个字都不会写的年龄,怎么会患上这种病?
有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上不惜花大价钱来为孩子高标准的成绩单买单,但是却不愿意花更多一点的心思在孩子内心世界走一走,看一看。特别是走进国际学校门槛的孩子们,他们接受的是与普罗大众的普通家庭的孩子们不同的教育,内心的成长与变化更应该得到更加细腻的关注。
国际学校孩子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语言问题
在国内许多比较知名的国际学校类,全英的教学系统已经非常完善。文科有英文中文历史地理等,理科有数理化生物等等。这些科目除了中文都是用英文讲的,对于非母语者来说需要一段适应期。适应期长短取决于孩子个人英语水平。
如果在孩子较为年幼的时候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虽然可以提早让孩子浸淫在全英文环境中,但也要注意不要让他因语言问题而感到自卑,或是在课上对知识的理解产生困难。孩子大一点的话(如初中毕业升高中),这时候将孩子送入国际学校可能就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
二、学习环境压力
国际学校不比国内的学校,每天老师都是追着学生学习、交作业等。国际学校是完全相反的状态。国际学校都是每天学生追着老师问东问西,每个学生都非常有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每天安排的作业不会每天提醒学生,催着学生交,而是一般作业不交,外教可能会提醒你一遍,如果再不交,直接fail这个作业的分。
这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比较好培养,但是对于高中的学生可能就要有一个培养主动学习与提问的一个过程。中国孩子上课或者课后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之一就是不会主动提问题,这在国际学校中学习就会显得很被动,而面对周围积极主动、热情参与的学生就可能会在心里产生无形的压力,甚至自我怀疑。
三、团队协作
在国际学学校当中会有很多project的作业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从定主题到查资料再到写论文或者演讲,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分工,最后每个人完成的情况可能都会影响整个project的成绩。所以每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与相互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在国际学校有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家的学生,而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特别是半路从普通学校转到国际学校的孩子来说,这方面的能力相对于国外的学生来讲是欠缺的,那么在协作完成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心理压力
现在虽说很多中产阶级也能让孩子上得起国际学校,但是在孩子教育方面也是穷尽家里财力才能勉强供孩子上学,毕竟国际学校收费要比普通学校高出很大一截。
因此会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知道父母为了让他接受国际教育投资了很多血汗钱,如果自己没学业有成、出人头地,会辜负父母的期望。若是有些“完美主义”特性的孩子,则更容易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一旦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整个人皆崩溃。
下面再来说说什么样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得抑郁症?
经过许多医生的经验总结,一般长期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患病几率较高:
1、父母“甩手掌柜”型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很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平台,以后的事情就都不用操心了,甩开手人孩子自己成长,往往会忽视孩子内心当中很多的心理问题。
2、父母情感不和型
还有的家庭,每天父母争吵不断,各种大事小情都会吵来吵去,这样真的会对孩子内心造成很深的心理阴影,有些是妈妈太强势,有些是爸爸太强势,这些不仅会影响孩子成长发育阶段的心理,甚至对日后孩子成年以后的性格的养成以及为人处世,甚至是选择配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重则会引起孩子在成长阶段的抑郁症。
3、父母教育方式过激型
其实,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很能被理解,但是,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引导的过程。是需要耐心和精力的堆砌,再加上正确教育理念的辅助才能教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有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心切,再加上脾气火爆,对孩子动辄打骂,这样只会导致两种结果:一个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非常叛逆的学生;另外一个就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性格怯弱,重则抑郁的情况。
因此,时刻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变化,并且有耐心地用正确方法去引导,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家庭的爱,健康的爱,才能让孩子在接受良好的国际教育的同时快乐的成长。别再让父母的忽视变成刺杀孩子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