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霸凌 不上思修课的美国德育教育啥样

2018年01月10日 10:09 新浪教育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原标题:拒绝校园霸凌,不上思修课的美国德育教育啥样?

  在中国上学的我们,总也忘不了从小到大的思想品德课,学完了之后扔给老师,把书成捆成捆的卖给书商。可是你知道美国根本没有德育教材,他们是怎么进行德育教育的呢?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益孟德校长告诉我们,美国式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益孟德 – 我在美国当校长

  我出生在中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从来就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的梦想,也是学校的崇高培养目标。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思想品德课,稍后进入中学,又有思想政治课程,大学还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课。不过,因为这些课程基本以课堂理论为主,老师基本是满堂灌,我们有时候连笔记都来不及记。下课之后,这些知识又很少能和实践联系起来的教育,不太容易在行动上体现出来。

  1987年到了美国学习,后来又工作了将近25年,才发觉美国课表上没有专门的“德育”课,然而,他们的美国式“德育”教育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教室内外发生。

  (美国普通小学的时刻表)

  “德育”教育应该以家庭为基础,从最小、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开始。一个孩子的“德育”教育应该从小就得到家庭的重视,而家庭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的重视往往会对一个孩子的一生起到非同小可的影响。

  美国家庭的德育教育

  家庭“德育”教育并不需要很高深的理论,需要的只是家长有耐心、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引导,以鼓励孩子能从心里学到做人应该有的道德。

  因为有两三年没有好好地在旧金山住了,回来以前就告诉了我的一些20多年以前的学生,请他们一起聚聚。他们都来自香港和中国大陆,当时还只会说几句破碎的英语,对美国的一切都很陌生,有些上课时还很调皮,也不太懂礼貌,有时犯了错还会说一句“It’s a free country!”(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如今在一起见面,好像都完全变了。六、七年级时还是一个个ESL(编者注: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外语)学生,经过努力,不少从UC系统(编者注: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简称UC))的大学毕业,还有人当上了UCSF、Bayer等单位的管理人员和项目主管,几乎都有了小孩。

  学生的成就当然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最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看到他们对小孩的“德育”教育,就发现他们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无处不在的“德育”教育。而且,这种做法已经在非常自然地在这些年轻妈妈的身上充分地得到了发扬。不管是你给小孩夹菜,还是递一张餐巾纸,帮他们擦一下水滴,妈妈们一定会看着孩子,看他们会不会说一声“Thank you(谢谢您)”。

  而且,妈妈们还会盯着孩子看,看他们是不是在说“谢谢您”的时候看着您。有需要时,他们会提醒孩子,“Are you looking at Mr. Yi?(你看着益先生的眼睛了吗?)”。

  如果一个孩子在进餐的时候想离开座位去一下厕所,妈妈们会拉着他们的手,看着他们,直到孩子税一声“Excuse me(对不起)”,然后妈妈会说一声“他想去厕所,才会离开。短短的两三个小时的观察也许不说明什么问题,不过,越是成功的家长看起来对孩子的最简单的“德育”教育,礼貌,看起来越重视。

  美国小学德育教育减少霸凌

  小学的“德育”教育也是由小到大,顺序渐进,逐步引导孩子自己掌握学习的步骤

  和家长一样,小学老师在学生进入学校后的第一步,就是加强学生对3+1个常用礼貌词汇的理解和使用,即:Please(请)、Thank you(谢谢您)、Sorry(对不起)和Excuse me(也是对不起,但使用场合不同)。

  现在老师们可能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有效,这一类常用词又在不断的增加中。这些词可能不但是小学生学、用得最多,在整个社会上,除了类似“Good morning(早晨好)等问候语外,大概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吧。

  走进一个小学,您往往可以看到会有这几个词的图片,有时还加上了另外几个常用词:

  在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老师会不断地强化对这些常用词汇的使用。当然其目的并不是学会使用这么简单的几个词,而是学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词汇,从而理解“德育”的最基本的基础是对人的尊重。能用这些词的学生,很少会跟别人打架。

  您试想一下,有人想要问您借什么东西,请您帮忙一件事的时候,会先客客气气地说一声“please”,完了还对您说“谢谢”,您还会不愿意、不高兴吗;如果有人不慎碰到别人一下,马上就开口说“对不起,对不起”,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化解。在那样一个和谐的环境里生活,像bully(霸凌)这样的不幸事故就比较少有可能发生。

  虽然小学生还在人生的起步,但就像中国的故人所说原理是一样的,“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学生在小学学会的,长大成人后应该也不会那么快就忘记。所以,学校是一个学习简单的“德育”的最好的开始场合,是一个为将来做一个“好人”的打基础的最好场合。

  “德育”教育的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当然,学生的“德育”成长不可能只限于简单的那些礼貌用语和态度,要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德育”上需要的还很多很多。在学生能够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的同时,老师会引导、发动学生一起(当然在老师的启发下),指定自己班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由于这些制度和规定是学生自己定的,因此,大家都为自己的参与感到自豪,也更愿意遵守,并且互相监督遵守。

  在学生开始初步培养起一些良好的习惯的基础上,学校和老师会组织学生顺序渐进地组织学生学习、理解、和欣赏一些“德育”的重要特性,有计划的一个个特性进行教育。有时一个月、两个月就注重在某一个特性上。

  这些特性可能包括(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要求)一个人的诚信、责任心、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心、公平和公正、勇气、知恩感恩之心,等等,等等。学校不求高大上、包容万象,但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行动。每次可能就是围绕着一个特性搞很多活动,邀请客人来学校做讲座、表演,也可能组织学生出去参观访问,课内课外一起,务必把那个特性比较详细地印在学生的脑海,并且能表现在行动上。这种活动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通用。

  “德育”教育不是演讲,必须和活动结合在一起

  美国的学校还有个特点,活动特别多,不少活动和节假日有关,有些和学校传统有关,还有时会和社会上发生的大事联系起来。通常,我们把突发的社会大事联系起来叫做Teachable Moment(可以用作教育的好机会)。

  举一、两个列子来说说。我这次回美国,刚好是感恩节前后。按往例,我回来都会回学校去看看一些老朋友。其中的一位小学校长,和我同龄,还一直在她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小学当校长。其实,因为她已经工作了40多年,如果她退休,她的退休金会比工资还高。因为她的献身,今年被教育局推荐为全国最佳校长人选,最后被评为全国八位最佳校长之一,获得了以美国里根总统时代当选为美国第一位教育部长。

 图来自益孟德:Secretary of Education)的Terrel H Bell的名字为标志的小铜钟。 图来自益孟德:Secretary of Education)的Terrel H Bell的名字为标志的小铜钟。

  模范校长的学校当然有其模范之处。感恩节刚过,他们学校的墙上关于感恩节的布置还在。它的标题是“30天的感恩(30 Days of Thankfulness)”上面贴的都是学生对于“感恩”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一些具体的做法。明显的,学校的老师不但对于感恩节这个活动有兴趣他们利用这个节日的机会,用作“A Teachable Moment”(可用作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对感恩节这个概念,不但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历史,他们更希望学生能理解为什么会有感恩节这么一个节日,我们今天庆祝这个节日以为着什么,为什么会用火鸡,为什么总统还得赦免一个火鸡,等等,等等。然后,老师们还会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自己的同学为自己做过点什么,值得自己感恩。

  在30天的活动期间,老师们和学生们将很多时间花在学习如何认识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是怎样受到别人的帮助的,而自己又有什么感受,自己又认为应该如何回报他人。总之,感恩节的庆祝除了是一个假日,学校放假一周(今年第一次是一周),学生们在节日前后学到的却是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种活动很可以说明一个好学校是怎样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的。墙上一幅幅宣传图片都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关于感恩节的作业,有介绍感恩节的来龙去脉的,更多的是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反思。没有一点说教,有的就是包含其中的“德育”教育。

图来自益孟德,30 Days of Thankfulness poster图来自益孟德,30 Days of Thankfulness poster

  我回来以前,北加州森林大火,烧了几个星期;北面火刚灭,南加州又开始遭殃。为了给孩子了解环境保护、森林火灾的危险和防治、以及救火员工作的艰辛、危险和重要性,老师就请来了救火员给学生讲解(美国的老师经常请外来各种专门人员来学校给学生讲课)。

  孩子们听完以后,对救火员的英雄行为羡慕不已,纷纷表示将来也希望能当个救火员。当然,这不一定会成为现实,但美国的救火员一向是一种英雄的角色。美国的孩子对自己将来的追求並不一定是要当总统、首富、或者比尔盖次,他们对职业和英雄人物的看法可能更看重生活中的人物,或者运动员之类的人物。这和平时学校的教育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德育”用这种方式来传达可能不是一个坏主意。

图片来自益孟德,老师的发展训练图片来自益孟德,老师的发展训练

  美国的“德育”或者专业教育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老师和学生经常一起参与这些活动。虽然他们并不懂得中国古人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正;其身不正,虽令不正”,但他们清楚地知道老师的“身教胜与言教”。知道自己在教学、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自己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学生的眼里;

  尤其是因为美国的小学老师几乎80%以上的时间都和自己的那20个孩子在一起,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虽然美国没有统一的“德育”教育大纲和教材,“德育”教育在美国学校里似乎无处不在,效果也还不错。

  作者:益孟德,在美国和中国先后教过几十年中小学,后来又在美国和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地区当了十七年的中小学正、副校长。其中,有十二年是在美国当校长的经历。益孟德先生现为美中教育咨询公司董事长,为有需要的学校和投资人提供办学咨询和中外教招聘、培训服务。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曾登于现代教育报,全文由益孟德先生授权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首发,文章原始版权归属益孟德先生,转载需他本人授权)

就剩你了 还不扫码了解详情就剩你了 还不扫码了解详情

  责任编辑:实习生金梦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栏目  新浪国际学校家长圈

择校展报名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1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