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妈妈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 看她有何诀窍

2018年02月13日 09:58 新浪博客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yes
热点推荐

  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原标题:三个儿子都考入斯坦福大学 华裔母亲公开8大诀窍 

  1970年代,在香港红透半边天的歌星陈美龄,如今最骄傲的是三个儿子,当年激流勇退的她,成功将儿子送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她分享了8大教育心得。

  一、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

  教育,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我一直自认是个〝教育妈妈〞。为什么我会变成〝教育妈妈〞呢?我想这和我的成长背景有很大关系。

  我父亲生于香港。鸦片战争以后,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战后又再次为英国统治,直到一九九七年。

  生活在那种状态下的父亲,有几句话经常挂在嘴边:〝钱财、名誉如流水。一旦出事立刻会被夺走。但是,知识一旦记入脑子,就不会被人夺去,它会成为你一生的宝物。所以在你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我母亲则生于中国内地。

  无论生活有多艰苦,父母都拚命工作,把家里六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读书。对于教育,我父亲始终抱着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孩子们身上拥有着美好的未来。但有一个前提——好好接受教育。〞

  之前我一度辞去偶像工作到加拿大留学,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话说服了我。当时实在太忙,连大学都上不了,朋友都交不上。眼见我如此糟糕的生活状态,父亲提出建议,希望我去留学。

  我在多伦多大学学习了两年时间。正是这段时光使我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不光是学习,关于唱歌的意义、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都有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之后,我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称号。从此,人生又迈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能学习的时候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父亲的这句叮嘱有多重要,至今我在感谢的同时,也时常琢磨吟味。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我曾在心里发过誓,有自己的孩子后,一定要赌上一生,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对自己〝教育妈妈〞的身份很有自信。也许有人会说:〝老是这样喊‘学习’、‘学习’,孩子怪可怜的。〞但是在我看来,〝教育〞并不等同于〝学习〞。〝教育〞这个词,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因此,我对自己是〝教育妈妈〞这件事一点都不觉得羞耻。

  二、教育要从怀孕期开始

  我认为得从怀孕期开始。虽然没做过什么特别的胎教,但我怀孕时就想着要好好照顾身体,生个健康的宝宝,这算是育儿的起点吧。接着在怀孕九个月的时候,考虑如何配合家里的生活模式制订育儿计划,与丈夫商量关于教育计划和目标的问题。

  婴幼儿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从小看老〞,据说孩子大脑发育百分之八十的过程,到三岁为止就已完成。到这一阶段形成的性格和个性,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对婴幼儿期的教育进行投资,得到的收获最大。

  学龄前的孩子要贴身照看,尽可能多待在一起,给他满满的母爱。这样的想法我在怀孕时就有了。之后会带着孩子回到职场工作,背后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如果婴幼儿期的教育顺利的话,等孩子上学后,抚育起来就轻松多了。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身心两方面综合人格形成的过程。

  我在育儿方面一个比较大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们处于最好的环境中,身边围绕着优秀的老师和朋友,接受着许多刺激,从而能够自发地学习。为此,自认把能做的都做到位了。结果我们家三个儿子全都实现梦想,考上了斯坦福大学。

  三、夫妻之间确定好教育方针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针,夫妻间必须达成一致。怀孕以后,夫妻俩马上进行商讨比较好。

  在我们家,丈夫对我表态:〝即使我们之间有各种意见,关于教育方面,最后还是由你决定吧。〞虽然他经常说:〝是因为我不及你那么关心教育啦。〞但现在回过头想想,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非常棒的意见。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大部分也是采纳了丈夫提出的。

  修完斯坦福大学的博士课程,我回到日本一边写博士论文,一边慢慢恢复工作。那年是一九九二年,正要决定我家大儿子读哪所小学。我一直有在关注东京都内某家著名的私立小学。这所学校可以自动升学晋级至大学,只要能入学,作为家长也就安枕无忧了。当时从〝前辈〞妈妈那里,获取了不少关于考试的建议等。

  但是某日,丈夫参加完这所小学的说明会回来,突然对我说:〝孩子他妈,我们还是放弃考试吧。〞原来在说明会上,老师说了一段话:〝由于应征者人数众多,请确保面试那天孩子绝对不能感冒。那是影响一辈子的日子,作为家长的责任,请把健康的孩子带过来哦。〞

  丈夫很是愤慨:〝孩子感冒不是常事嘛。说这种话,证明他们不会为孩子考虑。那种地方不去也罢。〞听他说完我才顿悟,想把孩子送进名校,也许只是父母的虚荣心作祟罢了。我为追随〝世界名牌〞而随波逐流的自己感到羞愧难当。

  另外还有一家中意的国际学校,我觉得把孩子送进这里上学也挺好。可是呢,那所国际学校在当时没有得到文科省认证。也就是说,孩子即便在那儿毕业,也无法保证是否能进入日本国内的大学。即便如此,我们夫妇俩还是一起去了说明会。

  〝面试当天,如果孩子感冒的话,请立刻通知我们,学校会另行安排面试日期。校方想看到孩子最佳的状态,所以请一定不要勉强自己的孩子。〞这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这样的话。那一瞬间,我和丈夫互看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决定〝就选这里了〞。我们都觉得,能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事情的学校比较好。

  孩子进入学校之后,我嘱咐丈夫,希望他尽量参加所有的学校活动。而且,我有什么困难、迷惑,一定会和丈夫商量着解决。

  在育儿、孩子教育上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夫妻间的通力合作必不可少。大儿子提出想去美国念高中的时候也好,决定选择斯坦福大学的时候也好,丈夫都给予了我和孩子们恰当的忠告。让孩子进什么样的学校读书,这是件可以左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情。为此,必须预见未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有的朋友会说:〝我家那位才不会这么帮忙呢!〞但我想说的是,世界上没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亲。即便两人意见不合,花些时间,慢慢地多交流沟通,这很重要。教育方针和升学相关的问题,夫妻之间要经常商讨、达成共识,这是最最基本的。

  好比谚语〝孟母三迁〞,为了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有时候必须得有不得不搬家的觉悟。需要做重要决断的时候,夫妻俩最终都要商量好,这是最为重要的。

  四、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

  人格形成这么重要的工作,不能扔给学校就不管了。

  我始终确信〝教育的全部责任在于家长〞。学校和老师只是重要的伙伴,孩子的教育,基本上所有的责任都应该由家长承担。

  小学、初中教的是读写、算术,高中、大学教的是在社会上必需的专业知识。但是,老师的生活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一定全部正确。其中,也有一些不希望孩子学习的部分。

  这是我去参加二儿子的小学参观日发生的事。某位老师以〝人类都是卑鄙的〞为题,让学生们讲一讲平时在家,觉得家里人或自己卑鄙的一些事例。

  当下我非常吃惊,但还是决定静观其变。轮到我家二儿子,他说道:〝我觉得人类并不卑鄙。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我会和他好好交谈,帮助他改正。〞而老师听完之后竟说:〝你好像没有完全理解这个主题的意思。不管怎样你也努力做发表了,大家拍手鼓励吧。〞听他的意思,似乎认定我儿子说的观点是错的。其他学生们演讲的内容,也净是在拚命挑别人的错一样。

  事后,我去找了那位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我并不认为人类都是卑鄙的……〞他解释道:〝不不,我认为明白自己卑鄙的小孩,更能原谅他人。所以说,让孩子记住自己也是卑鄙之人比较好。〞反正那位老师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丝毫不肯让步。我回家后,重新和二儿子谈了一谈:〝没这回事哦。你也好妈妈也好,都不卑鄙。〞〝我就说是吧。〞二儿子这才露出放心的表情。

  有些老师的观点确实会像这样有失偏颇。在国际学校里,有歧视亚洲人的老师,也有只认规章制度、以自己的权威使学生服从的老师。而避免孩子受这些观点影响,就是家长的责任了。

  曾经有一年,有位无论如何也和我家孩子合不来的老师做了班主任。那时候,我安慰孩子:〝尽可能多看到老师好的地方,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如果实在对这位老师喜欢不起来,也就这一年嘛。〞并且,为了不让孩子成绩因为老师的好恶有所下滑,我也更加谨慎地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在这样一个狭小的世界里,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通过学业成绩和体育表现来评测价值。真是残酷的环境啊。有的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学校生活,乐在其中;有的孩子却在学校被彻底〝击垮〞。家长要非常清楚其中存在这样的风险。无论孩子被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责任让他们相信自我并拓展自己的潜力。

  对孩子教育承担责任的,绝对不是学校和老师。〝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由家长承担。〞首先,必须得有这个觉悟。

  五、给孩子倾注无限的爱

  被爱,才会信任他人。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才会信任他人。相信别人,也就会相信自己。

  为此,特别是在婴幼儿期,我给儿子们几乎倾注了所有的爱。

  处于婴幼儿期的小孩,总是由固定的人来照顾、疼爱的话,会让他们信任别人。肚子饿了就会有吃的,哭了就会有人安慰,累了就会有人来抱。如此循环,孩子就能够安心成长。而这个人选,妈妈、爸爸都行。就算是托儿所老师或者奶奶也可以。

  而相反地,据说孩子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被重视,没有接收到足够的爱意,沟通交流能力就会变差,容易不信任他人。

  关于如何表达爱意,我一直以来最重视肌肤之亲。我家三个儿子,都是母乳喂养到一岁零八个月为止。还是小婴儿的时候,经常抱抱、背背,使他们感受母亲的体温和气味,让他们安心。直到孩子自己提出来想独自睡觉,我都保持着和他们同睡一张床的习惯。

  同时,我也有意识地表达出更纯粹、直接的母爱。

  孩子小的时候,我会做这样的动作。紧紧抱着,说一句〝下亲亲雨(kiss rain)咯〞,从额头一路亲到脚底。孩子就算不怎么喜欢,也会咯哧咯哧开心地笑起来。

  每天工作完回到家,我一定会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紧紧拥抱他,〝serotonin,serotonin,serotonin〞地唱着我自己改换了歌词的歌曲,对他们说〝快给妈妈幸福吧〞。没错,serotonin就是幸福的荷尔蒙(译注:即血清素。提高血清素含量能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带给人更多快乐)。和最喜欢的人待在一起,头脑中会分泌出这一物质,是一种可以让人开心的激素。

  我觉得,我的儿子们从小就开始明白自己是〝妈妈幸福的源泉〞。

  〝只要宝贝在我身边,妈妈就是最幸福的哦。〞我从不害羞把这句话说出口。

  当然了,像〝好喜欢好喜欢〞、〝I love you〞这样的话每天也都挂在嘴边。通电话的时候,最后我一定会和儿子们说〝I love you〞,而他们肯定会回一句〝I love you too〞。

  由于我们家夫妻俩都要工作,因此得通力配合,努力不让儿子们觉得寂寞。像我的情况,工作时间又长又不规律,能和儿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很有限。所以能节约的时候,我就尽可能多腾出哪怕一点点空闲。工作之外的时间,全都和儿子们一同度过。

  买东西的话,花时间出门去超市购物太浪费,我就利用可以把物品送到家里的消费合作社服务。买衣服的话,等孩子们入睡后通过网购购买。就算是去美容院,也只是剪个头发的程度,连吹头都不弄了。

  有了孩子之后,基本上就没再和朋友悠闲地喝过下午茶,或和丈夫出去过过二人世界。说得极端一些,连好好上个厕所、泡个澡、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样的空闲都没有。我如饥似渴地渴望和儿子们待在一起。

  能与孩子们一同度过的时间,只是人生一瞬而已。等他们开始去上幼儿园、上学,一天之中只有几小时能待在一起。等变成初中生、高中生,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少。正因为此,我才认为在身体和大脑急速成长的婴幼儿期,尽可能多分一些时间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想要倾注充分的爱,并不光是长时间待在一起就OK了。如果只有一点点时间,那就提高时间的“浓度”吧。

  比如说,因为工作原因,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只有一小时甚至短短半小时,也别担心!这段时间里好好开心地和孩子做些肌肤之亲,玩一玩,聊一聊。如果能让孩子从心底感受到〝和妈妈在一起最开心!〞那么时间或长或短根本不是问题。

  孩子们都很敏感,如果你全心全意地和他们交往,作为父母的这份爱意一定能充分传递到孩子那里。

  现在,我的大儿子会说〝我小的时候,完全不觉得寂寞哦〞;二儿子会说〝我知道妈妈爸爸为我们努力付出了许多〞;三儿子也跟我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是否被爱着〞。

  虽然那时候忘我地工作、育儿,身体真的有些吃不消;但另一方面,与孩子们接触交流,对我来说也是消解压力的最佳方式。而且,父母的努力,这份无私的爱,我始终确信一定能让孩子们感受到。

  有人说,被爱意环绕成长起来的人,在主动爱人时也不会有丝毫犹豫。我觉得这不仅限于爱〝人〞。对被爱着长大的人来说,蓝蓝天空、清新空气、太阳、彩虹、星星,还有自己生活的街道也好社会也好,都能在其中感受爱。在自己周围能体会到爱的人,就是幸福多多的人。

  人生中多些感动,寂寞的时间也就少了。

  人类的强大不单单是力量上。心中存有多少爱意,这个人就能变多坚强。之后就可以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正因为如此我才觉得,不害羞地直接表达爱意很重要,爱的表现方式越夸张越好。

  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这在任何时代都是真理。

  六、记住,永远以孩子优先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行动,你会更轻松。

  不叱责,尝试适当表扬。

  抓住孩子做错事不放,只会助长他们的恶习。

  绝对禁止体罚

  以说服代替体罚。在我家把这叫做〝说教〞。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绝对不能进行体罚。因为它是最差劲的教育方法。

  经常遭受体罚的孩子,会有错误的观点,认为力气大的人才是伟大的。然后在自己碰到不如愿的情况下,也会靠武力解决。

  体罚的手段,可能在父母比孩子力气大的时期是有效的吧。但是,等到孩子比你力气大的时候,立场瞬间逆转。

  因此,绝对不能给孩子植入〝力强者控制弱者〞的错误观念。

  当我的孩子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我会一直和他们谈话,直到他们接受、认可为止。在我家,把这称为〝说教〞。

  七、教会孩子不说谎

  我家的基本规则,首先就是〝不说谎〞。

  只要说了一次谎,为了掩盖这个谎言就得不断地继续说谎,这样下去只会导致亲子之间、兄弟之间产生嫌隙。因此,我坚持教导孩子〝无论做了什么事,绝对不能说谎〞,直到嘴巴都讲得发酸。

  第一次发现大儿子说谎,是在他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因为之前看他为了汉字测验一直在复习,所以很在意他有没有考好。当我问他〝考试成绩下来了吗〞,儿子回答我〝还没〞。后来,偶然我在整理大儿子背包的时候,在书包最底下找到了考卷,纸都已经皱巴巴的了,上面写着七十分。

  当我拿着卷子问〝为什么要对妈妈说‘还没’呢〞的时候,大儿子解释道:〝因为我考得不好……〞这句话让我的心像被突然戳了一下。

  原来大儿子一直觉得我希望他考出好成绩,而且认为考得不好很难为情……他大概是想只要不让我知道考得不好,我就会认定他是个好孩子。

  但是实际上,无论儿子考了几分,我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不会失望,也不会生气。但这样的心情并没有传达到大儿子那里。

  于是我给大儿子一个拥抱,同时问他:〝为什么你不相信妈妈对你的爱呢?〞

  大儿子一开始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似乎完全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接着,我开始了我的〝说教〞:〝妈妈真的很爱你,你知道吗?〞

  〝无论你是怎样的小孩,妈妈都最喜欢了,你完全没有必要隐藏自己。要相信妈妈的爱。为了隐藏一个谎言,就得撒第二个谎。这样下去,妈妈和你的心会越来越远……〞我和大儿子聊了很长时间。过程中,抱一抱,哭一哭,还中场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上个洗手间什么的,整整谈了八个小时!

  最后,我对孩子说:〝把至今为止向妈妈撒过的谎,全部写出来吧。〞于是大儿子动起笔,一桩一桩写了下来,写的字可爱极了。〝有一次忘记交作业了〞,〝便当盒落在学校里了〞等等,都是些很小的事情,两个人边笑边读。

  从此以后,大儿子再也不对我隐瞒任何事了。我觉得他一定是理解了,妈妈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也许也是觉得,如果再让我给他说八个小时,就太不好意思了吧。

  同样的事情也曾经发生在二儿子和小儿子身上,他们都各自体验过我那〝冗长〞的说教。虽然过程总是充满笑与泪,但每次都能感觉母子之间的感情变深厚了,互相都有所成长。

  如果能好好地和孩子交流,让他们从心底接受,那么这次教导就会一直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再不会忘却。

  体罚或者口头训斥,也许孩子会暂时向你道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孩子没有从心底接受你教育的证明。

  不管花多少时间,和孩子好好交谈,他肯定会明白的。我始终相信这一点,花足时间并且仔细彻底地与孩子交谈。我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母爱、真正的教育。

  八、不要期望如朋友般的亲子关系

  对父母毫无敬意、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无论和孩子有多要好,我都从不指望亲子关系真的像朋友一样。父母就是父母,孩子就是孩子。希望孩子对父母怀有敬意。因此,我认为父母就要有父母的样子,展示出认真生活的姿态,送给孩子一个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当然了,父母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希望孩子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父母始终都在努力做到最好,保护家人;万一有什么突发事件,父母都是值得依靠的,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一定会保护我,给我中肯的意见〞。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每天都端正自己的姿态过日子。

  即便无法成为让孩子崇拜的家长,也至少能让孩子信任、依赖。所以每天我都很努力。

  也许正因如此,我们家可以算是对于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礼仪比较严苛的家庭吧。

  以说话方式为例,〝讨厌!〞〝吵死了!〞如此失礼的话,别说是父母了,只要是比自己年长的人,绝对不可以说。这是我家的规矩。在我们家,伤人的话也是严厉禁止的。

  有一次,在机场碰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我前面站着一对母女,十几岁的小女孩突然对自己的妈妈说:〝去死吧。吵死了老太婆。〞那位母亲一言不发,而我却惊讶得哑口无言。

  然后,我想都没想就对这小女孩说:〝对妈妈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虽然母女俩一脸诧异地看着我,但我实在是忍不住。那天晚上,我和儿子们说到这件事,〝如果你们对妈妈说出这种话,妈妈立刻咬舌自尽。〞〝不经大脑思考,会伤人的话绝对不能说。〞并且再次教导他们,对父母毫无敬意和感谢的孩子,是不会受任何人信赖的。

  最近,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一个误解,认为父母和自己是对等关系。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父母,真到关键时刻,做不到好好管教孩子。对这种〝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我始终是存有疑问的。特别是当孩子对自己态度恶劣的时候,父母虽然表面装作无所谓,实际上真的会很心痛。

  在美国,孩子可以直接喊父母的名字,容易让人觉得这样的亲子关系既坦率又平等。但实际上,父母仍然是拥有严肃权威的一方。

  英语语法中也有一种表现这类上下关系的用法。〝我妈妈在做〇〇。〞如果主语是自己的妈妈,那么一定得说〝我妈妈〞怎么怎么样。要是说〝她〞怎么怎么样,不仅语法上被认为是错误的,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失礼、不可思议的说法。对象是父亲、祖父母也是同理。

  世界上任何国家理所当然都是以父母为尊、为重的。对生养自己的父母不知感恩,态度傲慢的孩子,会被认为是个废人。

  亲子关系融洽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一定不能让孩子产生误会。希望家长们要好好教导孩子对长辈有礼貌,常怀感谢之情。

  本文转载自《大江东去》的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全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国际学校择校巡展商务合作请联系尹老师:010-58983664

如何上国际学校如何上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实习生张艳琪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33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4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