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女性更易将重心转至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 16:52   新京报

  女性更易将重心转至家庭

  ■ 特别提醒

  ●佟玲,英才网联职业发展顾问

  女性与男性心理上最大的不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会更加趋于追求安逸稳定的生活,生活的重心容易从工作转移到家庭。因此,女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上,一定会将结婚和生育考虑在内,要做好妥善安排。由于女性比男性更感性,也更重视家庭事务和孩子成长,要提醒女性朋友千万不要将家庭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也最好不要因为家庭事务频繁告假。

  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女北漂对今后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明确计划,57.8%的女性表示“走一步看一步”,另有18%的人则完全没有计划。在女北漂的奋斗目标中,在北京买房占第一位,想获得北京户口占第二位。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北漂”数量与日俱增。记者了解到,年近40的女北漂往往会在心灵的流浪与生活的安逸之间选择后者。与数量庞大的没房、没户口的“纯”北漂相比,有房没户口的她们对北京已有了些家的归属感,事实上,如果没有户口引发的孩子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她们或许会淡忘北漂的身份。

  状态1户口“干预”生子计划

  想要孩子的王溪桃和快生孩子的王跃华,最近烦心的都是两个字———户口。

  “在北京生活了11年,如果不要孩子,我会觉得自己与北京人没有任何区别。”王溪桃说。这个33岁的川妹子现在是北京某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她从1998年1月29日走出北京站时,就认定了北京。

  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王溪桃迟迟没要孩子,“不想让孩子重复我的生活经历,回到我生活过的那个小山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无法逃避这个问题。

  而已怀孕4个月的王跃华,现在的心思在宝贝的教育规划上。她是某培训机构市场部青少渠道主管,因没有北京户口,怀孕之后的她把自己变成了“理财专家”、“留学专家”、“教育专家”,她为孩子做的教育计划让人惊讶又心酸。

  在她计划的资金预算上写着:“在北京上学直到完成大学,赞助费、学费约需100万左右”;王跃华也考虑过移民,让孩子用移民身份在北京申请高考,但移民身份在北京生活所有费用都得翻倍,想想还是努力攒钱吧;她甚至想等孩子上到初一,自己早退休5年,带孩子回老家读高中……

  “其实我们这种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的属于小众群体,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农民工子女反而能进公立学校”。王跃华不疼不痒地说。

  王溪桃和王跃华都有自己的事业,也忙碌,也快乐,不用像奋斗之初那样忍受挤公交的痛苦,也不再有失业的挫败感。

  王溪桃已完全没有四川口音,她会把当初闹的笑话讲给别人听,也会很自豪地回忆从客服部职员到今天的努力过程,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和领导让她很开心。

  而在王跃华看来,漂泊感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她从2004年八九月开始看房子,觉得北京户口真是个好东西,回龙观2600元的经济适用房很诱人,她却只能看4000多元的商品房”。而此前,她觉得能吃顿肯德基就是改善,租平房也是安居乐业。现在则不同了,每天从东五环到西四环奔波,依旧加班熬夜,没事还得操心孩子的未来。这样的日子她要一直过下去。

  状态2十余年漂泊成习惯

  “我来北京那会儿,人们还不怎么提‘北漂’这个词儿呢。我最初看到时,还以为专指文艺圈的外地人。”说这话的兰花是1969年12月出生,没搭上“70后”这班车,却在25岁那年在70后同乡姐妹的劝说下,“为了找到有钱人和有钱的人生”,一起离开江西老家,闯到北京。

  做过餐馆的服务员、保险公司销售顾问,也开过便民超市,但兰花没攒下什么钱。她交过十来个男朋友,却没有一个变成老公。她说:“后来我才发现,像我这样的也是北漂。”

  今年36岁的周晓萌的情况可能比兰花们好得多,但她总是强调:“是表面看起来好。”其实严格说来,她不是“北漂”,她老公是北京人。他们在一次拼团旅游中认识,为了爱情,1999年她辞掉工作从山东烟台嫁到北京。老公则置办好了房产,还给她安排了一份民营企业的行政职员工作。可她还是感不到安稳。

  “刚来时,在新装修的婚房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家。白天穿梭在拥挤的地铁人流中,恨不得把家乡的碧海蓝天搬过来。”

  但是,都经历过往返家乡办护照和港澳通行证的麻烦,都经历过因工作或感情的颠簸想一走了之的情绪后,她们还是平静地留在了北京。十余年的北漂生涯让她们学着从相对靠谱的生活法则中去寻找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四年前,兰花在一个朋友的支持下,成为一家保健用品公司的华北区独家代理,赶上市场上升期,她第一年就赚出了一套一居室的首付,第三年又换成了一套两居。“有房了,终于扎下点儿根了。”兰花说,北京的确是一个适合北漂创业的地方,想赚钱没别的窍门,就要肯吃苦,她已经忘记自己是个单身女人了。而周晓萌也已经和6岁大的儿子一起落上了北京户口,工作按部就班升了一级,她说,“为了家庭的未来,把漂着的心藏起来。”

  女北漂情绪

  ●以我为例,没有北京户口就没有生育险,算起来要差10000多元,产期检查费不报销,产假期间也没有国家补助,生产费用也很多。但经济层面的还好解决一些。准生证问题最奇怪,有孕友提醒我,那证一定要办,说医生要看到那个证才肯接生。  ———王跃华,某培训机构市场部主管 

  ●房子买得太远了,只能学车再买车。驾校要求先办暂住证。拿着房产证、结婚证、身份证去派出所,排队时越等心情越不好,为什么我要去派出所办证,证明我暂住在自己家里? ———舒服,媒体从业者 

  ●要个北京户口还真难,试过挤国家公务员的独木桥,连考三年都没戏;想找个北京男朋友吧,彼此能对上眼的几率貌似也不比考公务员高。虽然工作圈子并没有排斥外乡人,但总觉得不公平,我也纳税、也努力工作,为什么还不被承认。———王丽,程序员 

  ●在北京漂一两年容易,四五年也可以想象,漂上十年往后,再浮躁的心也会被这个包罗万象的城市给教育得老实了。我总结了,想要漂得久,漂得不像漂,就不能有理想主义。

  ———刘眉,某国企市场部主管  

  ●我是一个独立演员,只能这个剧组完了再找一个。我前年离了婚,孩子送回老家父母那儿了,我的梦想是多攒钱,开一家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做女主角、女老板,早点把父母和孩子接来。我希望北京多一些单身女北漂俱乐部,然后在租房、开公司上能有优惠政策,毕竟我们在北京消费、给北京纳税。 ———Alice,独立演员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求职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