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上海交大邀请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往届学生与在校生座谈
名校毕业生当“村官”是不是屈才?年轻人如何从农村基层工作中获取成长的“养分”?上海交大日前邀请往届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优秀学生代表,与在校生座谈。
速成金山话听力“四级水平”
杨希是去年毕业于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如今在金山区亭林镇亭东村任党支书助理。当初,从外企到事业单位,再到私企,一番选择比较后,杨希最终决定当一名女“村官”,到基层接受更多锻炼。
一开始,最大的难题是语言交流。杨希是外地女孩,上海话听得懂七八成,金山话根本听不明白。村领导班子开会时,杨希负责做记录。第一次,为照顾她,村干部磕磕巴巴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第二次就说方言了,一个会开下来她一个字也没记下来。散会后,村支书对她说:“小杨,你来亭东村就要适应这里。”后来,每次开会杨希就准备两个本子,一个作为草稿本,能听懂多少记多少,然后向村干部请教填补遗漏,再誊写到正式的会议记录本上。通过这个方式,她的金山话听力水平迅速提高,自己戏称已达到“四级水平”。
农村日常工作是琐碎的,但是一个表格、一个数字却常常关系着村民实际生活的质量。杨希积极开展调研、认真走访每一户村民,了解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农村有丰富的风景,农民有无穷的智慧,农业有无尽的事情,这些都需要大学生‘村官’学习的。与农民打交道,一定要主动融入他们中间,说话要实、为人要实、做事要实。”
琐碎工作也富有挑战性
交大2006届毕业生张生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两年服务期满后,他去年顺利考入南汇区康桥镇市容环境卫生事务所工作。
基层工作琐碎,但也富有挑战性。小张在镇综合创建办帮忙的时候,镇档案室接到一项特别任务———年终区档案局将对镇档案室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内容是档案管理电子化。镇档案室专管员已有两年空缺了,积压了至少3年的未整理档案,从档案整理、归档、输目录到最后装订,工作量非常大,何况离检查只有3个多月时间。小张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先看说明书,上网查阅,很快熟悉了相关软件;接着便是枯燥的信息输入工作。每天从早到晚输入,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经过3个月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任务。考核时,区档案局对这个镇档案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
小张还欣喜地发现,由于“三支一扶”年轻人加盟,周围的人也在悄悄变化着。经常听到村镇的老同志们说:“和你们这些大学生在一起工作,我们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有活力了,干活有了帮手,办事效率提高了。”
向农村医生学做“多面手”
在进入崇明县港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前,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李睿琦一直在心里揣测,基层医院到底有多简陋,设备有多缺乏。可当她加入“三支一扶”项目,来到社区医院时,却发现那里的基础药剂、基本化验器械都配备齐全。
农民的就医意识比较薄弱,当看到因为缺乏医学常识而导致病情严重的患者,她深深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使命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医院,但那里的每一位医生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灵活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是“多面手”。因此她把每一位医生都当成老师,虚心请教,刻苦学习。
在李睿琦看来,所谓的“支援”,就是坚守岗位,踏踏实实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从基层吸取各种经验,学习多种实践技能,为今后发展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