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直面职场80后:1000元赞助费办起大学生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11:57   厦门晚报

  【编者按】

  谈过80后的育儿与婚恋,我们开始把目光转入职场中的80后。在职场,80后是中坚也是新人,他们身上也有一些特点。

  找工作时,他们有的眼高手低,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就靠父母养着,成了啃老族了;也有的靠父母的关系找到了工作。当然,80后有活力,也是敢想敢做的一代人,他们有的选择自主创业。他们也是敢于跳槽的一群人,有的是考虑到职业发展,有的则是因为买房买车的压力,追求“钱途”……

  每一代人面对各种社会环境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80后也不例外。评价一代人,应该是放到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不能以“好”与“不好”的标准来评判。80后在职场的表现,也有上一代人所不具备的特点。

  而且,具体到每一个8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素质又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

  【创业】出第一期杂志只拉到1000元赞助

  很多80后年轻人都有创业梦想,《电解》杂志的创作团队就由这样一群年轻人组成。主编林立夫年龄最大,去年刚从厦大美术系毕业。设计总监洪学斌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另外几个年轻人,目前还是厦大学生。

  去年,这群80后合伙创办了一本大学生杂志——《电解》,写了一份厚厚的策划书,打印了两本《电解》杂志的样本,开始“扫大街”拉广告。

  客户的态度给他们不小的打击。“婉言相拒已经算是最好的,有的甚至直接讥讽我们:你们怎么还在做这个?做这个的人都死了好几批了!”林立夫说,当时真的无言以对。还有的人在他们讲解时,不停地问“还有呢,还有呢”。十几个“还有呢”之后,他们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落荒而逃。

  即使这样,2008年10月,《电解》第一期还是面世了。整本杂志,只有一家摄影公司赞助了1000元,其他10000多元的费用都是他们掏腰包凑的。林立夫说,这期杂志改变了之前的“就业杂志”定位,转型为“大学生消费杂志”,为大学生介绍各种消费品牌,各种餐饮店的特色和风格。

  第二期《电解》于去年12月面世,从这一期开始,团队几乎不需要再筹资,广告和投资资金基本可以满足杂志的成本。这一期,林立夫开始大胆尝试,组织杂志会员到商家免费品尝,大家将品尝的感受写到杂志上。这一举措,不仅让杂志的消费引导更有说服力,为杂志剩下一笔撰稿费用,商家也对此举大为赞赏。

  对于未来,《电解》杂志的年轻人们充满信心。“我们最大的本钱就是年轻。”林立夫说。

  【找工】“小诊所我一辈子也不去”

  “除了厦门大医院,我哪也不去。”一听父母帮她找了一份诊所护士的工作,小庄摔下这句话,扭头摔门进了自己的房间。1985年出生的小庄已经毕业两年了,还没找到工作。父母认为,非大医院不去是主要原因。

  小庄是独生女,提起找工作,她说,最初她觉得这件事可以自己搞定。她是个挺勤奋的学生,中专毕业后又进修了大专文凭。两年前,从卫校毕业,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最初,她专盯厦门的大医院,连区级医院都不考虑。她说:“考大专文凭就为找个好工作,如果去小医院,那我中专就出来工作了。”

  当厦门多家大医院把她拒之门外后,小庄变得急躁了。她开始怨天尤人,怪父母没有能耐帮她找工作。当中学老师的舅舅劝她,她不仅不领情,反而跟舅舅杠上了,只要舅舅一来家里,她就扭头进自己的房间,还“嘭”地关上房门。

  去年,父母四处托人,总算帮小庄在一家诊所找到了护士的工作。小庄一听是诊所,马上撇嘴说:“我怎么也是大专生,小诊所我一辈子也不去。”不管父母怎么劝,她就是不去。

  前不久,父母又帮她找到了一份公司文员的工作。小庄一听月工资才1000多元,她又开始摇头:“工资刚够吃住,还不如我在家呆着划算。”

  如今,小庄成了典型的宅女,白天睡觉,晚上整夜上网。父母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小庄说,她打算10月再去找工作,现在天气太热,做什么都辛苦。

  【跳槽】为了高工资一年换了4份工作

  1984年生的小林最近刚刚辞去从事3年的工作。她说,工作3年,她的工资才提高500元,照这样涨工资的“蜗牛”速度,她要到哪辈子才能买房?

  小林说,她身边辞职的80后朋友中,有90%的人是因为待遇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才辞职的,朋友在一起聊天,话题经常是钱不够用。小林认为,80后面临的经济压力更大,房子、车子哪样不需要钱,以后还要抚养孩子,赡养老人,更要未雨绸缪趁年轻多攒些积蓄。

  小林的一个朋友就曾一年换过4个工作,工资一次比一次高。这个朋友说过一句话让小林记忆深刻:“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感觉对了你才能死心塌地,跳槽就是找感觉的过程。”

  很多人说80后跳槽是不负责的表现,小林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如果一个工作不能提供满意的薪水,工作就没有热情和激情的,而这样的态度才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

  【抗压】被上司批评 噼里啪啦掉泪

  张先生是厦门某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最近,提起新进员工,他就头疼。

  新同事小李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在学校是学生会主席,老师身边的红人。他到了张先生他们公司后,每天不是接电话,就是为开会准备材料,甚至是收发传真的工作也让他做。小李认为,大多同事的学历都没他高,“公司把我跟其他同事一样对待,那我这研究生不是白读了?”他找到张先生,希望能受到重用。

  小刘是个“潮女”,穿着打扮很入时,对待同事也很热情。刚进公司时,她最活络,同事们都挺喜欢她。不过一段时间后,张先生就发现她热情得不是地方。小刘超喜欢网上购物,上班时间没事就逛网店“拍”东西。不仅如此,她还帮同事网上买东西。弄得办公室几个女员工成天唧唧喳喳,谈论的全都是又在网上淘到了什么好东西。

  更让张先生无法忍受的是他们的工作效率。让他们写一份简单的报告,要写上一周,而且质量很差,即使给了范本也难。有一次,一个女生还跑来跟张先生诉苦,说上司把她痛批了一顿,说完就噼里啪啦掉眼泪。最后,张先生反而要安慰她。

  张先生说,这些80后新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差。

  前几天我们报道“80后育儿”的现象,一些读者通过本报热线5589999或邮件发表看法,现选摘两条,欢迎讨论。

  我是80后 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是一个出身低贱的80后独生子女。晚报前几天关于《80后育儿 可以边干边学》的报道,引用了多位读者的观点,都对80后少有正面评价,这让我想说点什么。

  首先,“市民曹力逊”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基本代表了30年来非常盛行的对“独生子女”一代人的看法:受尽宠爱,无能透顶,不可指望。但请注意,30年来出生的独生子女在我国至今未突破一亿,但“80后”至少有两三亿之众。独生子女在“80后”中只是一小部分,何来“因为计划生育政策,才有了今天这一批在‘万千宠爱于一身’中长大的80后”?大多数80后都是非独生子女啊!

  曹力逊断言:“80后一代人对长辈依赖太多,有如此多的软肋和缺陷,我们如何期望他们能在造就下一代的优秀品格上有所作为?!”可他同时又说:“家庭是塑造一个人品格的第一所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所学校。”我想问问,80后“如此多的软肋和缺陷”是哪所“家庭学校”教给他们的呢?80后素质差,难道与他们父母的影响无关吗?

  还有,大学社会系教授掷地有声的说法更把我吓到了:“80后体会不到养儿育女的辛苦,以后,更不可能会帮下一代带孩子,家庭教育文化就面临断代。”80后这两三亿人,如果没有经过调查,怎么就知道这两三亿人全部“体会不到”、全部“更不可能”呢?怎么能给这一整代人“判死刑”呢?

  怎么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呢?我想说,人出生在什么年代、什么家庭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死死揪住一部分年轻人的特点不放,以偏概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风吗?这和血统论有什么本质区别?我就不相信“70后”“60后”结婚、育儿就没有几大难题,就不需要学习,就没任何毛病。

  记者 吴笛 实习生 郑丽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职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