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业生实习调查:为前景 倒贴钱都愿意干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 10:44   法制晚报

  记者调查10余所高校20名应届毕业生,多数实习过至少两家单位,有的还是零工资,但他们说——

  “如果有前景,倒贴钱都愿意干”

  7月,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完成了第一次“涉世”。为了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们分别做了1个月、2个月甚至半年多的实习生。

  他们在实习期都经历了什么?都收获了什么?对将来真正就业有什么影响?记者对来自10余所高校的20名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小调查。

  受挫失落型

  几次实习?

  到宁夏实习,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

  “我坐了20个小时的火车,一路上一直都在憧憬未来……”说这句话时,张翰的声音显得有些失落。

  张翰今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因所学专业比较冷门,不管是找实习单位还是就业都非常困难。从4月开始,张翰就天天跑招聘会,往来于各大人才市场之间,有时还要排上几小时的队,不知投了多少简历,却还是没有音讯。

  “当第一个实习单位通知我去时,我真是高兴极了。”张翰说自己毕业于北京,是四川人,虽然通知他去实习的是宁夏的一家单位,还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省钱,张翰只买了张硬座票,就这样奔赴宁夏了。20个小时的路程中,他满怀憧憬。刚到宁夏,安顿下来,他就想“大展拳脚”了。

  而他等来的是天天坐办公室、看报纸。“快20天了,在陌生的城市,感觉在熬日子,那种感觉无法表达。很无聊,很空虚。”他选择了“撤退”。

  第一次是他“炒”实习单位,第二次就是实习单位“炒”他了。

  回京后,张翰终于等来了第二次机会,而且是一家不错的单位。他下决心要抓住这次机会。没想到,实习中途爷爷病重,他请了几天假,回来后就因请假被“炒”了。

  第三次机会,他稍一犹豫就与之擦肩而过。“没有公司愿意等你的。”张翰总结说。

  眼下,他正在第四家单位实习,这是他待得最久的单位了,已经2个多月。他告诉记者,因为经历了很多波折,他对求职的要求也降低了不少,现在更现实了。

  六成换过至少两家单位

  记者调查:像张翰这样频换实习单位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在记者调查的实习生中,有六成换过至少两家单位,有两成换过3家及以上单位。原因多是实习后发觉单位不适合自己,认为学不到东西。

  频换单位不是正确选择

  专家建议: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师赵正宝表示,职场新人都有一个感受曲线。刚进单位时处于新鲜期,一周后这个感受曲线将会向下走,多会感到工作枯燥无味。只有再经历磨砺,心态才会慢慢成熟。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到3个月,所以实习生在短时期内频换单位不是正确的选择。

  敢下血本型

  拿多少钱?

  如果有前景,倒贴钱都愿意干

  “如果有前景,倒贴钱我都愿意干。”学心理学的赵婷在实习期一直是零工资,但现在她仍旧很乐观地说,只要有价值,依然能接受零工资。9个多月了,赵婷还在实习的路上。

  经历了考研失败的赵婷没想到,实习的路走得也不易。不仅9个多月都是零工资,而且还遭遇“黑公司”。

  一家小电视制作公司的老板告诉跟赵婷一起进来的试用人员,如果好好干,都有转正的机会。赵婷一干就是3个月。

  但“好景不长”,有工资的试用人员3个月后都被找理由开除了,一起进来的一批人只剩下赵婷一个不要工资的实习生。之后又有一批批人进来,3个月试用期满后就又都走了,赵婷成了最“老”的实习生。

  她实在看不惯这种用工方式,最后选择了离开。现在赵婷在自己喜欢的传媒单位实习,虽然依旧零工资,但她谈起工作来却很兴奋,因为这份工作让她学到很多东西,感觉有了价值。

  “我能接受零工资,主要是希望将来有机会留在喜欢的实习单位。”赵婷说。

  两成实习生不拿工资

  记者调查:在记者调查的实习生中,有两成是零工资,大部分月薪在800元到1200元。大部分实习生表示,如果实习单位有前景,自己又有可能留下,可以考虑接受零工资。

  含金量高 零工资可接受

  专家建议:赵正宝表示,实习生对实习单位和自身发展方向要了解,如果认为实习单位符合就业取向、实习含金量高,零工资实习未尝不可。

更多关于 实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