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点解读:八零后五大生存法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 10:41   精品购物指南

  赡养长辈  一份艰巨而长期的责任

  压力很大,孩子很小,父母已老,钞票太少,这些现实又逃避不掉的问题把曾经对未来拥有无数憧憬的“80后式”梦想击得粉碎。

  资料显示,从2000~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即为老龄化社会。不可否认,老年人口增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赡养父母的问题也越来越扩大。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在今天的80后看来,俨然成了“家有一老,如有一难”。随着越来越多的80后群体开始结婚生子,拥有自己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也进入了老年。如何“二养四”(即两个独生子女赡养四个老人),成为诸多80后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天价的房子需要买,车需要买,孩子得养,关系面上的事情也得花钱办,父母也得养……哪一件事情都是必须得花钱办的,但是,挣钱的能力却有限,所有的事情都变成了老大难问题。房价暴涨,物价走高,80后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被贴上了“奴隶”的标签。在外为奴,在家为子,为了摆脱奴隶的身份,为了做一个孝顺的子女,80后成为了最辛苦的一代人。

  据一份媒体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80后表示难于赡养父母,其中大多为独生子女。而生活在“421”家庭里,养老任务除了父母之外,还有爷爷奶奶。

  倘若两个80后独生子女结婚,那么,他们背后可能有八个养老对象。即使“八老”有退休金,为生活奔波的80后也难于兼顾情感上的养老。而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更是让生活压力大的80后力不从心。曾经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受到严重的冲击,“养儿防老”成为空谈。

  养儿 一种甜蜜的负担

  转眼间,那个曾经还需要父母呵护的80后宝贝,如今已经成了孩儿他爹、孩儿他娘。初尝为人父母的喜悦,随之而来的却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养儿成本。

  网上有一句流行语说,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80后来说,可谓深有体会,奶粉、纸尿裤、保姆费、教育费比猪肉涨得还要凶猛。

  产前,买叶酸、钙、蛋白粉等营养品1000元,防辐射装、孕妇服800元,各种孕前检查1000元,住院6800元。孩子出生后,奶水少,托人到香港买奶粉,6个月喝了15罐,一罐240元,一共3600元。孩子平均每天要用7片纸尿布,一片1.6元,一个月就要300多元。孩子出生在冬天,衣服来不及晾干,买了烘干机和暖风机,共计2500元,还有奶瓶、被子、衣服之类的,用了1000多元。一个全日制的保姆每月2000多元。孩子如果生病,开销就更大了……网友李虹晒出的这些光让人看看就不寒而栗的育儿开销,对于当今80后父母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从我决定要孩子那天起,钱就像长了翅膀,一张张飞离我而去。”李虹颇有心得地总结说,孩子不到一岁,就已经花了近30000元,双方父母一直在给自己的小家庭搭钱,“我都不敢想孩子以后的教育费,否则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确实,养育子女,就像翻山越岭过沟坎,每个阶段都需要雄厚的物质财富做基石。社会上那些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早教机构,像一位功夫颇深的武林高手,一下子就攻击到了80后父母的软肋上。

  以早教中心为例,一个星期两次课,一次课50元,加上车费等零散费用,一个月大概就要花费600元左右,一年下来就得七八千元。此外,上幼儿园和一些兴趣班、培训班更是花钱的大头。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刊发的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

  尽管80后父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和抱怨,很值得同情,不过,仔细帮他们算笔账,又发现,原本某些花销是没有必要的,“自己找罪受”似乎成为他们的通病。比如怀孕时为什么不找生过孩子的人借孕妇装?为什么不给孩子吃便宜一点的国产奶粉?牛初乳、DHA等非补不可吗?婴儿床、婴儿车等有没有想过借别人用过的? 玩具非得买那么多吗?培训班必须都得上吗……

  无疑,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办法解决,节省开支,不过,“就一个孩子,什么都要给他最好,怎么也不能让他受苦”的想法让80后父母在为孩子消费时,变得异常的冲动与疯狂。

  30岁的李哲为了让4岁的儿子将来受到更好的教育,硬是卖了自己的大两居,咬牙在海淀区的中关村附近买了套二手的小房子,为的就是将来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而由于附近车辆太多,出于安全考虑,小两口又在双方父母的资助下,买了一辆车。“我们一下子就沦为车奴、孩奴、啃老族了!”李哲自嘲道。

  在舍与得之间,在花与不花之间,80后父母挣扎着,喘息着,痛并快乐地被接受作为父母的甜蜜负担。

  LINK:80后的生存法则

  法则一:积极乐观

  80后是典型的乐观主义者,他们想做就做,想说就说,做过的事绝不后悔,要挑战就挑最好的。在80后的生存哲学里,可以不逛街,可以不泡吧,但绝对不允许你没有娱乐精神。

  有网友认为,这群人完全可以被称为“麦兜族”。所谓“麦兜族”,指的是一群出生在80后的平凡小人物。与“富二代”截然不同,他们没有显赫的家境,辛苦地在城市奋斗,为生计奔波,是典型的草根阶层。凡事亲力亲为,购房、买车的梦想都得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来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士兵突击》里的“不抛弃,不放弃”成了许多80后MSN、QQ的个性签名。在他们看来,只有坚持才会成功,才会出现生命中的奇迹。虽然生活的巨大压力时常让他们喘不过气,但“麦兜族”总保持着动画片中麦兜的乐观:不向现实屈服,困难挫折不能磨灭他们简单而美好的梦想,“在残酷竞争中从容生存,寻找自己的生活轨迹”。

  法则二:独立思考

  所谓独立思考,指的是不盲从、不依赖、不轻信,不迷信权威,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经过自己头脑思考明白之后,再接受。80后的精神实质就是自信,个性鲜明,敢于表达,怀疑一切,喜欢挑战权威,喜欢按自己的方式选择行为,并对其负责。他们的独立思考精神表现在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地检查结论或结果的正确性。如果一个职场新人能独立地解决人家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虽然对社会没有什么直接意义,但这本身却孕育着创造思维的本领。创造思维的特点是新颖性和独创性,这种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可能导致真正发明创造的到来。

  法则三:创新思维

  当李想、戴志康、高燃等一批80年代的年轻创业者们在各类新闻会客厅侃侃而谈的时候,似乎一夜之间,80后创业的故事成为了热门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脸庞因怀抱着创业的梦想而激情四溢。他们大胆尝试,凭借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挑战无数的可能与极限。

  法则四:勇于担当

  勇敢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是面对竞争对手时淡定从容,是用心征服浩瀚宇宙的磅礴大气。在5·12汶川大地震面前,80后从未吝啬伸出自己的手。他们在5·12地震等公共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勇气、责任担当和爱国表现,超出了社会的预期,80后正开始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并成为中国崛起的生力军。

  法则五:心怀理想

  用自我来颠覆隐忍退让的社会态度,用创业来否定陈旧的择业观。在充满危机的时代,他们成了“充电族”,“只有会充电,才会发光”。80后并不缺乏奉献和付出的热诚:80%的80后明确表示,愿意或者曾经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他们甚至把志愿服务当做一种生活态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80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