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政治毛概冲刺班讲义第四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8日 11:21   文都教育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记忆点拨

  一般而言,本章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一课中的“非重点章”,前几年的出题,基本上就是选择题,而且题量和分值都不大。但是,不排除“出意外”的可能性,如在2006年,情况有所变化,也就是分值和题量开始加大,甚至出现了大题。这是不正常的。估计今年将恢复到“非重点章”的地位,出大题的概率几乎没有,如果有分,也就是选择题。今年考生应注意以下的一些重点问题: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如何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与主要矛盾(一般考单选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这个历史阶段的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与桥梁。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非常意外情况下的分析题)。

  2、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刚刚进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特殊的、非独立的、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中国人民面临着走向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双重选择。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3)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早已明确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尤其是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但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1840—1949)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

  2、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这是由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为中国农民初步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

  (3)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使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纳入到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轨道。

  3、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

  这是由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构成所决定的。

  4、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国际因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其对新中国的政治支持、经济援助,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一般考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一般考多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运用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的学说,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来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2、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3、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为了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发展生产,确实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4、中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已经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和重要依靠力量。

  5、经过三年实践,党中央已经积累了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

  6、国际环境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也对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总结

  一、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列宁的合作化理论,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主要经验有:

  1、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以及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引导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2、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了经过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再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引导农民逐步摆脱私有制。

  3、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阶级路线,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消灭剥削阶级和改造剥削阶级份子结合起来,从而团结了广大的农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经过合作社的途径,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上和形式上,采取了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改变手工业的生产关系。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一般考单选题或多选题)。

  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主要经验有:

  1、在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国家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逐步地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我国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

  2、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实行经销代销等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再逐步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利润分配方面采取赎买的办法,从实行“四马分肥”发展到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定息办法。“四马分肥”是指把企业的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部分,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但也给资方2%的红利。这样就使得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的办法,即把资本家的利润限制在一定的息率上,统一规定年息为5%,当时国家决定复息7年,后又延长3年,共计10年;对资本家和资方代理人按照“包下来”的方针和“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作了人事安排,还保留他们的高薪。这些都是赎买政策的内容。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本家除按规定领取带有剥削性质的定息外,整个企业已经归国家所有,实际上是国营企业了。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决定性步骤。

  3、保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不剥夺其政治权利。在改造资本主义的同时,给资本家出路,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逐步把资本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历史性胜利。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