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三、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1) 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十六大报告提出: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 科技含量高,就是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特别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经济效益好,就是要注重产品质量和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资金投入产出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资源消耗低,就是要大力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占用与消耗;环境污染少,就是要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
(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 邓小平同志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 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对于解决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三)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发展格局。
(2) 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是: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
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3) 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要采取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健全扶持机制,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自主的基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要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2) 农业的发展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科学,这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农业发展靠政策,第一是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第二是国家对农业实行必要的保护政策,第三是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业发展要靠科学,是指要把农业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3)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针对农业问题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到达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②增加农民收入;③改变农村面貌;④培养新型农民;⑤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五)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1)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
(2) 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趋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3)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4) 健全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集约性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济效益为中心。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①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迎接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挑战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是: 靠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5) 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速度、结构、效益、质量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质量是速度、结构和效益的最终反映。在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关系时,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结构合理是手段,效益是保证,质量是体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