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政治试卷解析(文科):单选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3日 21:33   新浪考试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试卷及解析(文科)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实践在改造物质世界中的重大作用。

  【选项辨析】选项A、C、D都是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包括人类产生以前的或者未被人类改造的自然界(自在之物或者自在世界)和人类产生以后被人类改造以后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我之物或者人类世界)。本题题干说的是人类可以通过实践将自然界中的“自在之物”变成人类所需要的“为我之物”,其实这个过程不是人类随心所愿的事情。人们在自在世界之外不能够凭空地创造人类世界的,人类必须遵循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通过人类实践,加以利用和改造,才能变成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建造人类世界。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但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

  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

  【提示与点拨】选项A、C很明显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观点;D项也是错误的,人造物质是以天然物质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只是改变了自然物质存在的结构或者存在形态,知道这一点本题就不会选错。

  2.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 劳动者B. 劳动对象

  C. 科学技术 D. 管理方式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选项辨析】这道题引自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江泽民的一个重要论断。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其他三个选项A、B、D,都是实体性要素,所以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点链接】生产力不仅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还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其中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江泽民的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 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选项辨析】人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社会的发展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个人的发展不能代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不等于人人都发展了。相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同时,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又是辩证统一的,个人不能脱离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社会提供的条件又能促进个人的发展。所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C明显错误。A、B两项把二者割裂开来,也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点链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它们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主性和充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性使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的程度是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人的发展的程度都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提示与点拨】看不到二者的联系,可能错误选择A、B项,这两项没有看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4.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选项辨析】个别劳动是和社会劳动相对应的概念,也是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对基本矛盾。个别劳动的存在是因为有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的劳动就是个别劳动,但是个别劳动不可能生产自己需要的一切商品,他要用自己的商品和别的劳动者交换所需要的商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别劳动者的个别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这与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通过他的商品能否换来他所需要的商品来检验,所以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是通过商品的交换来体现的。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选项A、D中的有用性和质量说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代表商品的交换价值,所以错误。B项的广告传播是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宣传手段,至于能不能实现就看社会对它的价值是否认可,所以错误。

  【相关知识点链接】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各个生产者(个人或生产单位)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他们自己的需要则靠别的生产者提供商品来满足。社会分工以及由分工决定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各个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各个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单个的或个别的劳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各个生产者自己决定的,产品首先控制在他们自己手中。既是个别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两者构成一对矛盾。如果个别劳动(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不适合社会需要,这种个别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使用价值是否适合社会需要,只能由商品是否交换出去来证明,而不能由任何其他方式(如商品广告、专家鉴定等)来证明。只要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始终存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它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它贯穿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所以,它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提示与点拨】有的考生可能选B项,广告传播宣传的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代表这种商品一定能够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就无法体现它的社会性质,所以错误。

  5.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 交换 B. 生产 C. 消费 D. 分配

  【答案】B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选项辨析】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获得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才能发展。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消费、分配是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是决定性环节,因为没有生产,交换、消费、分配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交换、消费、分配对生产有一定的反作用,可以促进或者阻碍生产的发展。所以正确答案是B项。A、C、D三项都不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点链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与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紧密联系。实质上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为分配、交换和消费提供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但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表现在: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

  【选项辨析】这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剩余价值、相对和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理解。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得到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而相关部门生产的商品价值也下降了,最终导致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选项A资本家得到是超额剩余价值,选项B资本家得到的是相对剩余价值,选项C资本家得到的是绝对剩余价值。

  【相关知识点链接】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基本的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长度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延伸。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提示与点拨】如果考生对剩余价值、相对和绝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掌握的不准确,选错的可能性较大,这要求考生要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比较容易混淆的机组概念。

  7.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A.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 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选项辨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经典著作的熟悉情况,同时党的思想建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之一。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C。其他三个选项A、B、D都是错误的,称不上伟大的工程,都是不具迷惑性的干扰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1)建设这项工程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特殊的困难。有利条件是: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的,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中国共产党又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毛泽东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的一套。特殊的困难是: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③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当严重,并会侵入到中国共产党内;④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特殊困难。

  (2)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9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领导全党继续进行的“新的伟大工程”。

  【提示与点拨】这道题比较简单,实际上是考查对毛泽东、江泽民等人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有关重要内容的理解。

  8. 1963年,周恩来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是

  A. 享乐主义 B. 教条主义 C. 经验主义 D. 官僚主义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

  【选项辨析】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革命成功与否,所以我们党自成立来就十分重视党的建设。1963年5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的讲话中着重分析了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指出“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官僚主义是十分有害,非常危险的”,我们决不允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了”,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A、B、C三个选项不是周恩来的原话,所以是观点错误。

  【相关知识点链接】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在纠正已经察觉的“左”的错误过程中,提出不少正确的思想观点。例如,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要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主张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以及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等观点;刘少奇提出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陈云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提出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等。

  【提示与点拨】其他三项是干扰项,这是考查对领导人著名讲话的掌握,平时多积累,考试时就可得心应手。

  9.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选项辨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A。B项说的是国家的性质。C项说的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D项说的是人民的民主权利。

  【相关知识点链接】(1)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表明国家本质的概念。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者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是我国的国体。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第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是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也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它成为全国政权以后,就开始担负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它又承担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这样的政权实质上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实际,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也是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因为它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适应,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它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具有真实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他劳动者、爱国者以及各民族、华侨、各种职业的优秀人物和代表人物。他们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提示与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政体,国体,民主政治的本质的理解。

  1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 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选项辨析】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他三项A、B、D与中共十五大报告完全不符,所以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点链接】(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涵义。从范围上讲,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只是把纯公有制经济才看作是公有制经济,没有把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成分也纳入公有制经济的范畴。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提示与点拨】此题根据是十五大报告,其他三项是干扰项,并且本身都是错误的选项。

  1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为人民服务 B. 集体主义 C. 诚实可信 D. 爱国主义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选项辨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同、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所以正确答案是A。B项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C项诚实可信和D项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相关知识点链接】(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里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另一层次是为人民服务应推广到全体公民中去,使之成为我们社会的时代精神。

  (2)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教育科学文化(简称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指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建设。

  【提示与点拨】其他三个干扰项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关,这就看考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

  12. 个体经济在性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是因为

  A. 投资规模较小 B. 经营方式单一

  C. 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经营 D. 不是法人企业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关系。

  【选项辨析】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制经济,但是两者性质上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个体经济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不剥削他人的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又是私有制经济。在个体经济中,劳动者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自己所有。所以正确答案是C。其他三项A、B、D都是个体经济的特点,但不是区别与私营经济的根本特点。

  【相关知识点链接】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通过雇佣关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成果归私营企业主所有,因而它在性质上是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私营经济中生产资料同劳动者是分离的,私营企业主占有和支配相当数量的生产资料,雇佣较多的工人,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在他人意志的支配下,通过雇佣关系同生产资料相结合

  【提示与点拨】其他三个是干扰项,都是个体经济的特点,本题考查的是区别于私营经济的特点,即能够决定它本质上不同于私营经济的特点。

  13. 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B. 推动南北对话

  C. 加强南南合作 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D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国际经济新秩序。

  【选项辨析】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途径主要有: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处理好开放和维护民族利益的关系。其中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所以正确答案是D。其他A、B、C三项对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有主要意义,但不是根本途径。

  【相关知识点链接】(1)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2)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为:改变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打破发达国家对世界贸易、货币金融领域的垄断,摆脱国际垄断的控制与剥削,实现经济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方面,发展中国家主要强调主权独立,一律平等,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国际霸权。

  【提示与点拨】此题的关键是根本途径,抓住这一点就不会做错。

  14.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缓和美苏关系,与苏联签署了

  A. 《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B. 《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C. 《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D.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答案】A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美国对外政策。

  【选项辨析】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阶段。此时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不得不对实施战略目标的手段和方法作出必要的调整。美国为了推行尼克松主义,缓和美苏关系,曾与苏联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全称《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条约自1972年10月3日起生效。1974年7月,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又在莫斯科签定《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条约议定书》,规定双方只能在本国首都周围或者在一个洲际导弹发射基地周围,建立一个反导弹系统。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1969年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具体内容是:第一,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第二,缓和同苏联的关系,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第三,在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军事上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第四,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第五,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了维持全球霸权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其实质是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70年代美国几届政府基本上都是实行这一政策。

  15. 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加强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C.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 健全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答案】C ★★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时事政治”的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

  【选项辨析】这道题和毛泽东思想里面的作风建设有关。200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五届六中全会,会上作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

  【相关知识点链接】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对党的优良作风作了简明概括,他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一起的作风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提示与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党的文献,考生在掌握好教材的基础上要多记忆党的一些重要文献。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