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届毕业生讲述跨校跨专业考研经历(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11:07   文都教育

  对于一些地方性大学的学生,考研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不公平,另外,专业课是考研路上的“拦路虎”,谁知道那些本校的学生有多少专业课的信息和资料。对于那些跨校跨专业的考研来说,这些问题是困扰问题。上网似乎成为有效的手段,但网上信息仍然不够我们用。我们只有在有限的信息中来比较,经过一番痛苦的比较,我们发现自己的劣势:天时、地利、人和一项也没有。

  那段时间真痛苦,你突然发现考研不再是嘴上说,而是活生生的,而且还在不平等、不公平的状态下进行。

  经过综合比较之后,我还是觉得报本校的好。企业管理,这是个很吃香的专业,方向是市场营销。当时的想法很单纯,考研就是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报本校的总比报外校的把握大些,况且本校的专业课我还可以到导师那儿听听,另外,复试的时候吃亏的可能性较小,差额面试那是针对外校学生的。当时,我觉得自己这步棋走对了,颇有点沾沾自喜。

  本校企管专业课考经济学基础,含微观、宏观部分,对于我们这样没有接触过这些课的学生来说,除了通过旁听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它们外,只有自学了。跨专业的学生在这个时候面临的危险在于,他对他所跨的专业的理解很可能与这门学科要求的完全不一样,有许多理科学生跨入文科或者偏文科学习时,思想上会有一段特别混乱的时期,我当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对这门功课的兴趣和热情大为减低,甚至连最起码的自信心都没有了。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这个适应期是检验他在这个专业生存下去的试金石!

  我决定到经济学院去参加大一、大二学生的课,基本上就是重修的过程,经过这段时间的潜心学习,我渐渐克服了跨专业考试的恐惧心理,多多少少知道这些课的味道,语言和思维的方式都会有些不一样。但那个时候是没有时间阅读最新的专业资料和管理著作。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争取在大三上的时候,把专业课攻下来,不能再拖。因为,后面的时间留给专业课的不会太多,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英语和数学多很一般的学生。在考研的整个复习阶段,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通盘考虑,考研复习一定要有战略性。考研是准研究生的考试,除了要求要有逆向思维外,还要求考生具有战略眼光。一旦在战略上失败了,就会失去整个战争,而不管你是多么的努力!

  在第一阶段,我主要是去经济学院听课。讲经济学的老师口才棒级了,我们旁听了整整一个学期,从微观一直听到宏观,这还不算事,我们买来复旦编的那两本经济学习题集,瞎头瞎脑地也做了一遍,一遍下来,发现经济学的概念和体系逐渐饱和起来。我们总习惯通过做题来掌握一些知识,明明知道这本身可能有些问题,但多年的教育模式已经训练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做题,我们做了大量的题,可以这样说,不光是经济学,而且在数学和英语的复习的过程,我们也做了大量的题。

  在我旁听完经济学的最后一节课后,6月底,我去学校的研招办报名参加暑期考研辅导班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研招班公布出各系各专业考试的科目,我看了一下,God Save Me!专业课由原来的经济学基础换成换成管理学原理,其中有一本参考书竟然是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上、下)。在考研的路上,命运与我开了一个国际性的玩笑!

  跨专业考研的,千万要注意这类动辄变换专业课的学校。不过那时我真得对母校很失望。我这次面临绝境了!时至今日,专业课的复习耗费我最多的时间,我已不可能再换一门专业了!

  由于在第一阶段在复习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公共课的复习就显的格外的不扎实。在考研的过程中,真的会有许多无法预料的事情发生,有些事情你根本无力承担,这个时候,及时评估整体战略并理性审视自己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不仅需要巨大的勇气,还需要罕见的智慧。

  考研没有回头路!

  上网查查,看看还有那些大学考同样的专业课,这么多大学,总会有相同的。这真是大海捞针,我一边找,一边诅咒。

  天不绝我!社科院有类似的专业,专业课是经济学原理,参考书完全一样。

  就是它了。如果在这之前,我还在犹豫什么,觉得报本校实在没有新鲜劲儿,实在是一件没有出息的事,那么现在我已没有任何其他念头了,我的心情在短暂的气愤之后,竟出奇地平静。

  人生还是需要挑战的。要报就报个有挑战性的。

  第二阶段:7月份-8月份暑假结束:辅导班上发生的故事

  上面提到我报了考研辅导班的事情,我报了政治和英语两门。

  暑假很热。英语考研辅导班7月10号开课,上午每天9:00-12:00,下午休息,晚上是政治,7:00-10:00,数学班安排在8月份,我没报。

  英语老师是学校里一位已退休的教授,听说很厉害,在学校的四级、六级考试辅导中很有名气。事实也是这样,老教授对英语应试的一套研究很透。他先是讲语法。语法的东西讲了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细致,对于我们这样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从语法补起简直是太有效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感觉到自己的英语在提高。

  在这里,我要奉劝那些英语基础不怎么好的同学,选一个好的英语辅导班,起码可以保证你30-40分,再下点苦功,再争个20分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如果没有前面这30-40分,后面20分很难保障。借取别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乃是一切聪明中最为高明的做法!

  政治不太一样,哲学和政经一定要听一下,它会教会你提纲挈领的本领,分析问题是所具有的深度。

  在英语考研辅导班上,我认识了一位很漂亮的mm,你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相识的机会总是在有意无意中产生。

  都是很俗套的招数,先是坐位子,后是借笔记,再后来就认识了,先谈学习,接着谈学校生活,谈着谈着就谈到了彼此的过去和家庭情况。她是外地来的,住在她姑姑家,准备报我们校的中文系。对于学中文的,我一向很佩服,并一直相信非才子才女是不能学这个专业的。可能是我在理科里面呆的时间太长了,距离产生美,我的暑假感觉好极了。她写的一手好字,潇洒的不得了。

  好在两个人的学习效果大不一样。我们几乎每天把老师讲的东西重新复习一遍。我这个人学英语一向很马虎,属于那种“高中语法”+“四级词汇”型,似曾相识的太多,我想这种对英语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当初死啃CET-4时留下的。人生就是一场梦。

  夏日的夜是很凉爽了,大家穿的很随便,晚上的政治虽然老师教的不怎么样,但晚上来复习的人却不少。气氛好,这很重要。在这种环境下,复习的效果很快就可以造成差别,有的人充分利用老师的讲义,把书从薄变厚,有的人,由于欠缺第一阶段的博览,这一阶段抱怨速度太快。

  报一个辅导班是好的,但不要把什么都交给辅导班。最有效的辅导班是建立在学员自主完成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的,考研辅导班的老师不是帮你复习整本书的内容,时间有限!老师为了提高讲课的效果,会对一些重、难点特别强调,而对于一些基础性的、概念性的知识,老师是不会把大学的教材重新教一遍。他所能做的只是把整本书用几个大章串起来,可以帮助你理解和记忆,但细致的工夫得靠自己做了。这一环,是省不得的,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这是奠定一切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应试化的东西才会有寄托!

  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段时间精力真的很旺,晚上上完辅导班后,我们在自习教室里学到11:00,回去的路上,买点小吃,一元两份。真是香——啊!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