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熊事件”的确引起了不少心理问题专家对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状况的担忧。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至少3000万未成年人受到各类学习、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困扰,其中,八成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被忽视,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16%以上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专家王玉凤说,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全国3.4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16.0%-25.4%的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等为主,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
另外一项全国22省市调查也表明,近13%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5的患者得到了适宜的治疗。
王玉凤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儿童青少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心理健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影响。不恰当的关爱、教育方式,或是对青少年情感需求的漠视,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心理专家一致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整个社会都要负责,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就不会自主,对孩子干涉限制过多,孩子的自控行为就差,整个教育重视身体、智力,忽视心理、性情的发展,这些问题导致孩子心理饥饿,应该在教育上做些补救。
专家介绍说,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重大。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或家庭成员有不良嗜好(酗酒、赌博、吸毒等),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往往会迁延许多年。
情感表达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长辈情感表达不良一方面表现为过度溺爱或保护,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权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过度漠视,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另外,学校教育的方式和评价标准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也很重要。我国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得许多家长和学校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因素,相应地降低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
目前社会上重躯体健康、文化学习,轻视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的风气对孩子成长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约1/5的未成年人在成年之前会或多或少地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离家出走、自杀或暴力犯罪等。
与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中国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据专家测算,中国需要大约3万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目前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医生实际数字仅不到100名。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大量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没有得到及时、适宜的治疗。
研究显示,中国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在有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抑郁等心理障碍。专家们表示,精神障碍目前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去年,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举办了第一期全国中学教师及校医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班,99%培训班学员认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已非常迫切。
卫生部官员张立说,目前中国卫生部门已经把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减缓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列入精神卫生工作的目标。卫生部已从去年起启动了为期5年的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并开始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和校医。
今年,将由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残联联合发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将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减缓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列入今后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目标之一。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