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蔚华总编的发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7 14:1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周蔚华总编的发言 在管理的潮流重新青睐质量管理之时,借世界管理名著《朱兰质量手册》中文版面世的机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发起了有学术界、出版界与媒体、实业界的权威人士参加的“质量与竞争力”研讨会,共同研讨质量方法论在业界的应用潜力。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顺利召开。 研讨会进行的过程中,各界专家、学者、权威人士就质量与竞争力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周蔚华老师的发言: 周蔚华: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本书翻译出版历时3年,很长的时间。我们在同国外版权公司签署本书的合同时,并未过多考虑到本书的翻译难度和篇幅。国外的合同都是标准合同,出版期是12—18个月,但本书远远超出了这一时间。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本书的出版时间是推迟了。但国外的版权公司对此表示理解。本书的翻译质量很高,语句顺畅,责任编辑也很负责任,尤其是译者的翻译水平值得称道。本书的出版,首先要对译者和编辑表示感谢。 我在这段时间也在看《朱兰质量手册》。从朱兰的质量体系方面我谈点感想。《朱兰质量手册》中的三部曲就是计划、控制和改进。我觉得一般情况下提到质量,都会想到制造业。其实,日常生活中也常有质量上的问题,出了质量问题以后才感觉问题很大。 出版业这几年也一直在抓质量。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对工具书进行了抽检,工具书不合格是危害下一代的,这样的工具书成了一种文化垃圾。所以我们对于质量的追求不光是传统的硬件的,对软件,对文化、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出版社感觉质量是竞争力的关键。要想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在读者当中取得认可度,读者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质量能够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对我们自己这个行业也是非常有启发的。出版社也在讲质量,原来我们的质量检查科只是检查编校质量。出版社的质量应从源头抓起,从策划抓起,看策划是否满足读者的需要。所以我们在选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调研。另外要抓作者的队伍,能不能找到,能够满足读者要求的作者队伍或译者队伍。再一个抓编辑、校对、装帧、印制的质量。这次我们后期用的时间比较短,实际上,质量还要更高一些,从这本书的翻译质量、编校质量来看。装帧设计的策划方案出来以后,我和贺社长一起反复商量,怎么设计比较醒目,包括后面的发行和售后服务这些怎么做得更好。将来这本书出来以后,到了用户手里怎么使用。发行以前是售前服务,发行以后是售后服务。我们在编辑过程中也提到,现在这可能是一本工具书,放在书柜里面,需要的时候翻一翻,但这本书这么沉,一般人看了就望而生畏。所以我们也考虑是不是把内容分解,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发行不同的出版物。另外在质量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想通过培训或者更多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让这本书能够指导他们的实践,切切实实为提高中国的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做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