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求职招聘 >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专栏 > 正文

供职IT:天堂还是地狱?

http://www.sina.com.cn 2004/04/16 13:42  中国大学生就业

  曾几何时,供职IT行业,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因为在IT公司或机构中工作,往往意味着干净优雅的工作环境、不菲的薪水、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此外还会被同学、朋友和社会赋予一个尊称——“白领”……但遗憾的是,这似乎是几年前的好时光了。近几年尤其是近三年以来,IT行业的持续低迷以及不绝于耳的“裁员”、“减薪”等字眼,让人不断感到不寒而栗。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听到诸如“IT行业即将复苏”、“IT行业前景广阔”等等这样的声音,两种不同的声音掺杂在一起难免会使一些正在求职的朋友们感到困惑
,他们不禁要问——

  还要不要供职IT

  求职就业指导专家指出:选择工作,首先应该先选择其所在的行业,事实上,一个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有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所在的企业,甚至个人的发展。

  那么,IT行业的发展前景到底如何?还会回复到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好日子”吗?还是让数字来说话吧。

  据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最近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信息产业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这份报告显示,近10年来,中国的信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近18个百分点,是40个工业行业中发展最快的。2001年,信息产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已上升到8%,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报告认为,全年宏观调控目标基本完成,“十五”计划的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该报告指出,“十五”期间,中国的信息产业仍将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将超过7%,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将超过30%。

  与此同时,去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前不久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和战略,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信息产业部规划司副司长刘汝林在最近举行的“2003产品技术年会”上透露,国家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将继续加快信息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国家正在大力推动的信息化建设都为想供职IT产业的朋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不是就此就可以下结论,说IT产业尤其是中国IT产业并非陷入低迷,以前的好日子仍旧会回来,这恐怕还为时尚早。因为,从众多企业的第一线反馈到的信息,IT行业近几年的销售工作已经越来越艰难;众多权威机构给出的信息也说明了这一点,据计世资讯的数据表明:2002年中国IT产业增长率为11%,2003年的增长率虽然有所上升,但也仅为15%。虽然有所上升,但比起以往近10年间中国信息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是同期GDP增长速度的3倍,仍然相形见绌。

  因此,每一个有计划供职IT行业的朋友,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IT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虽然与全球IT产业相比,中国的IT产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前景,但经过近1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的IT产业已经从高额利润率向平均利润率迁移,高利润的行业正在向传统行业回归,恐怕昔日的辉煌难以重现。因此,对待供职IT产业的期望值,更合理和客观的态度以及一颗平常心应该是一个好的选择。

  薪情几何

  尽管有数据表明,IT行业仍然有广阔的增长和发展空间。但为什么我们还经常听到“这个行业太累了,不要再进IT行业了”等等之类的警告,这里更多的原因无非是众多企业及业者在感慨市场的艰难和竞争的激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从业人员的薪水不但没有上涨,反而面临着“付出更多,所得减少”的尴尬局面。

  还记得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的时候,世界各大跨国公司减薪裁员的消息不断从大洋彼岸传来,曾让当时还沉浸在过去的“光荣与梦想”的IT同仁措手不及和不寒而栗,先是思科、爱立信等国际大公司发出不能达到赢利预期的警告以及发布裁员措施,随后,是一轮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并购大潮,最令人瞩目的康柏和惠普的并购案于2002年5月正式进行。

  在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正在发生的这场产业变革的同时,IT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裁员和减薪是他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据了解,不少跨国企业都推行过减薪和裁员计划,以更大限度地压缩成本,节省开支,度过IT业的“严冬”。

  受到冲击更大的当属即将供职IT业的应届大学生,他们大都没有工作经验,在职场中的感受更为明显。据《解放日报》的报道,上海市某重点高校2003届IT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2000元,与三年前平均5000元的起薪相比,薪金水平减少了60%。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虽然IT专业工作的基本年收入保持稳定,但就职第一年工资较以往降低。美国一家专门从事IT人才派遣工作的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这些IT专业工作人员的第一年平均年收入预计减少1.6%。

  这项调查认为,2004年,就职第一年的年收入增加最多的将是数据安全分析家,预计达到6.7万~9.75万美元,与上年相比将增加2.1%。应用软件设计师就职第一年的年收入将在7.33万~10.4万美元之间,与上年相比将增加1.9%;因特网及企业内部网络高级开发人员就职第一年的年收入将在6.73万~9.6万美元之间,同比将增加1.9%。另外,服务、医疗以及金融服务领域对于IT专业职务的需求将会增加。

  虽然这主要是针对美国市场的一项调查,但它也不可避免地代表了一种动向和趋势,值得广大求职IT工作的朋友们关注。不管IT行业的薪金如何变化,一个大趋势就是IT行业的薪水越来越难挣,因为整个行业发生了改变。

  天堂还是地狱

  两年前的冬天,IT业广为流传着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这本薄薄的只有90多页的小书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点”到了IT同仁的心事——不管愿意不愿意,外界环境已经改变,我们必须也随之而变。真应了那句话“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事实上,近年IT职场起伏的深层原因就是如何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首先,是心态的调整,这一点对于有计划步入IT业内的朋友尤为重要。事实上,供职IT既不是想像中的优厚也不是众说纷纭的恐怖,关键看你的心理预期和承受力。

  其次,在新环境下的自我定位。事实上,如果仅从职位需求上来看,IT职位需求数是增长的,但这种增长速度所引发的职场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每年9月,通常都是被公认为是跳槽找工作的黄金时节,但今年9月,有数据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IT职位需求数增长了41%,增长速度在各大类职位中处于中等水平(这二年需求一直被看好的销售与工程技术类职位的增长率也只不过是51%和44%)。显然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并且是在不断的上升。但是职位需求的蛋糕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求职大军的迅速膨胀。于是招聘者的眼光和要求也水涨船高。事实上,客观地讲,在当前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招聘者的要求也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人们对IT的追求从盲目到理智和谨慎,企业的关注点从硬件设备的投资转移到软件和技术项目设计上,并且都以适合企业本身的发展为条件;这使得企业对于IT人才的考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越来越需要在某一领域内有专长的人才,精通某一领域已是招聘广告中的常见的字眼。那些只有理论知识,仅会些基本操作,有一些“三脚猫”功夫,但没有特长的IT人——做技术拿不出绝活,做管理拿不出实绩,过好日子是不太可能了。“招聘经理们恨不得能招来‘十项全能’的工作者,例如项目经理必须能够熟练编程,他们今后的份内工作将越来越多。”一位猎头公司经理的这番话代表了眼下大多数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显然,市场留给单项技能的求职者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因此,一些求职就业指导专家给出建议:有计划供职IT的朋友,最好事先做好自我定位,以根据需求掌握相关技能。其中准备从事管理工作的求职者,最好有更为实用的技能;计划从事专项技术的朋友,也要多懂一些管理的知识。

  此外,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需要,跟上潮流的改变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有专家指出:当前,虽然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远不如前几年火爆,但随着市场和IT产业的发展,其中几个领域的人才仍然供不应求,比如软件测试工程师、游戏人才、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以及精通英语的日语的人才也是市场上急需的。因此,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跟上变化,弥补自己的不足也是有计划供职IT领域的朋友们的好建议。

  事实上,在相当大程度上,工作的好与坏更多地取决于我们自己。有句话说得好:“工作如鞋,适合自己才好”。如果我们变换一下找工作时的常规思维,以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以及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为标准和策略,不随大流,不挤独木桥,或许将会有海阔天空的局面。

  有人说,这世界如果有天堂,那么通往天堂的路就在我们的脚下;那么,同样地,这世界如果有地狱,那么通往地狱的路也在我们脚下。入天堂还是下地狱,关键看你怎么看、怎么走。




评论】 【天生我才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