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考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3 17:01 新浪教育 | |
那么在评估中到底有什么值得借鉴的东西呢?评估之后,人们会得到一个公开的评估结果,员工们会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但就我所知,经理们往往都匆忙、草率地填写表格,回馈意见也经常一拖再拖,员工们在个把月后才能得到反馈,而且对此现象见怪不怪,因为他们有时也会弄丢去年的表格。 那么,这些时间损失又值多少钱呢?我越来越怀疑,我们是否真能通过这些评估仪 评估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下属去揣摩上意,朝着上级想要的方向寻找答案。如果下属只冲着评估本身而不是结果的话,那么这个结果就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而是“你观察到我在做什么”。因此,这个体系的实质是:“别人说你对,那你就是对的,你自己的评判不算什么。没有人会注意你本身的需求、价值和兴趣。你被置于长期考验的‘战场’上,必须随时取悦他人、博取他人欢欣。”最后,企业就制造出一群巧言令色、奴颜婢膝的胆小鬼:如果领导要教育我,我必须先自我教育一番。同时,我们也在制造牺牲品—评估的方向变了,他们就是牺牲品。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自信、杰出、创新、能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吗?这里,我引用奥布里·丹尼尔斯(Aubrey C.Daniels)的部分观点:我们所认为的、每年一度的“能给人们带来最好东西” 的绩效评估体系,其实只是一个让人“受虐的、魔鬼似的仪式”,这个过程是在“完全浪费时间”。 如果我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那么,我所做的并非“愿意”而是“应该”的事,我会觉得周围的评估体系给我一种压力,让我“必须”这样或那样做。但是,如果想要一种自由的生活,不受“应该”和“必须”的压制,那么,就必须先自己做主,真正释放个体特性。因此,个体性质只对一句话负责:“我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