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东西象牙塔 > 正文

东方象牙塔,各有千秋(5)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4 12:12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世纪北大,老树新芽

  《我的科大十年》(香港三联书店,2002)的问世,正巧碰上国内高校改革潮涌,英
雄有了用武之地,像是在近代史上的诸多革新运动一样。北京大学是龙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领军献策,冲锋陷阵,他对我说: “你的科大十年,我看了三遍,还把创校的三个原则:面向世界,游戏规则,以人为本,复印出来给同事。” 我甚心领。

  北大推动的教授任用和升迁的改革,像是台风一样,来得汹涌,挡的也汹涌。其中细节,我是在美国时从《世界日报》上,在香港时从《明报》上和在国内时从《21世纪经济报道》上读到的。当中也有《21世纪经济报道》的编辑龙希成和我的越洋访问,真是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空前的热闹。为此,张维迎院长邀我在京时,于2003年10月23日晚在光华管理学院,以现身说法来讲科大十年有成的经验与国内高校的改革,因为我刚被武汉大学黄进副校长邀请在武大讲过同一题目,所以也能驾轻就熟地发挥一下。

  次日中午,由北大副书记王登峰教授做东,鞠副校长、林毅夫主任、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多人聚餐,高高兴兴地共聚一堂。席间,我心血来潮似的问王教授: “能不能为我在哲学系安排一个演讲,我想听一听哲学家们对我在 ‘基因与人性’ 上看法的反应,因为我想到哲学系读个博士学位。”他的回答是: “我在下午四点半到六点有一堂课,请你去讲。” 他毫不犹豫地请我,我也毫不犹豫地答应。讲完之后,他说: “我收你做博士生。”一个令我惊喜的意外。他又说: “讲得很好,能再多讲一些基因方面的知识更好。”

  基因是我的本行,看家本领,我没有在基因上多发挥,怕人家说我只懂基因。我在人性上讲了很多,怕人家说我不懂人性。没想到王教授的反应和我的心态正相反。

  我送给王登峰教授两本拙著 《背水一战》(香港三联书店,1997)和 《我的科大十年》,并在扉页上用大字写着: “王登峰教授指正:从收我做学生的那天开始,你就从登峰走向造极。”

  10月20日,我们又在济南相会,王教授对我说: 报名之事,他会代办,并且已向许智宏校长汇报过我的情况。3月初考试,因为我来自美国,列为留学生,英文和政治两课免试。他会来主考我的专业。 他的专业是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当我致谢并告辞时,他说: “北大有人劝我不要收孔宪铎做学生,因为他会折磨你少活10年,我宁愿少活10年也收你。”我为之深受感动。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对我说过愿为我少活一天,何况10年!

  王教授收了我,我也如意地选了北大,中国人哪个不想读北大?连北大校长许智宏都对我说:“做北大的校长,不是留名千古,就是遗臭万年。”不会是默默无闻。

  花了100美元的报名费,并在2004年的3月从美国抵港,8日到北京,9日在政法大学,11日在北师大讲 “科大十年有成的经验”,13日下午在王登峰教授前应试。

  我在5月由美返港,6月尾赴北大心理学系办公室填表,7月初收到录取通知。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自己选的论文题目是 “基因与人性”,基因是我30年来的专业,人性是我近10年来的兴趣。

  我是人类的一员,我想知道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我想知道人的父慈子孝之别,我也想知道人心的自私之源,我更想知道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道理。所以,多年以来,我就想解读人性上的这个谜。可是,我费尽心思,绞尽脑汁,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兴趣,也没有阻碍我的摸索,更没有减低我的联想。我一面在深思,又一面在讨教,我向前台湾大学校长孙震教授述说。我觉得父慈很深而子孝很浅,不是吗?久病无孝子。他指点我去看A. Smith的Morality and Sentiment(道德与情操)一书。我看了,获益匪浅,也使我觉得自己的思维符合先哲思维的主流。我向科大文学院教授郑树森请教他对人性的看法,他劝我去读哲学方面的书。我去香港的商务、三联和深圳的书城买了一大堆有关人性哲学方面的书,我一面在读书,一面在写笔记。

  从1999至2000年之间,我先后发表过三篇现在看来粗浅却在人性方面很用心的文章。我在美国家中看完 《雍正王朝》连续剧之后,在 《明报月刊》的十方小品上写了一篇 《性相近,习相远》,讲的是人性。我在2000年美国和台湾的大选过后,在香港的 《明报》 和台湾的 《联合报》上写了一篇《从选举中看人性》。在2000年的 《文采》杂志上,也写了一篇 《人的本性》。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体验出来的,都没有哲理的根据。

  渐渐地,我又向基因方面进军,看完了R. Dawkin的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和2003年的几篇在《时代》杂志上有关基因和Nature and Nurture的文章之后,就兴趣盎然地提笔撰写 《基因与人性》。细看了很多书籍,经过了许多人的阅读和指教,以及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王学典的鼓励,终于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年半之后完稿,并发表在2004年第4期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上。这篇论文,是在 “基因与人性” 的主题下分成四章,第一章是对基因与人性的分析,相当于总论;第二章讲述了影响人性的一些基因;第三章专述影响基因表达的人文因子;第四章谈基因和人性的关系。我希望,在我完成博士论文之后,我能够用基因的特性来解说人的本性。

  这就是我想研究基因与人性的起因,也就是我要读博士的原因,别的没有什么。

  选了北大,是因为北大的百年字号和北大的老树新芽。老树有历史,新芽有生气。进了北大,是因为北大的名气和人气,凡在中国读过书的人,很少人不知道北大,凡在中国有名望的人,也很少人不和北大有缘。从“五四”以来,很少历史上有名的运动,没有北大的参与。第一次踏足北大是1978年,汤佩松老师引我看了看北大的校园,觉得是那么近又那么远。之后,多次去北大讲课和参观,第一次是讲“生物技术”,学生要求我用英语。最近一次讲课是在北大百年纪念的一连串的活动中,与美国的吴瑞、台湾的吴成文同时被聘为客座教授,在由副校长陈章良颁发聘书时讲“绿色和基因革命”。最值得纪念的是由多伦多大学学长张龙祥(1948届)带我(1968届)在校园里走了一圈。他刚刚交出北大校长大印,心情轻松,去了未名湖,也看了象牙塔,还请我在学生餐厅吃了一顿可口可味的饭。说到未名湖,就联想到北大的未名集团,我还在集团下的一间生物制药公司“科兴”做了好一阵子的顾问和董事。继而,结识了老总潘爱华,由他牵引而结识了北大的任彦申书记,一位既会发射光,也会反射光的干才,是我们一起加上深圳的李连和、香港的卢毓琳推动了北大、科大和深圳三地的产学研基地和医学中心,中心下的深圳北大医院现在是闪闪发光,值得一记。北大的未名湖,像英伦康桥一样的有诗情画意,我曾迷失过但不会忘记。

  



评论

推荐】 【 】 【打印】 【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