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花开花又落--700万考生的梦想掠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2 16:42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 |
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 几经风霜 丹凤朝阳 陈星亮是湖南省株州市一所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年级排名前20位的他,是学校圈定的重点培养对象。因为“发蒙”比其他同学早,小学又曾跳过一级,高三的他年仅16岁。高二时陈星亮就曾以报考少年大学生的名义体验过一次高考,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他轻装上阵,考出离当年普通本科线仅差3分的好成绩。直至2003年那次高考,他已是二上“战场”了,老师、父母、亲人都对他寄以殷切的期望,这些期望在无形中转化为了他心头的重压,年幼的他最终未能承受住重压。高考前两天顺风顺水,自以为胜券在握的他,却在英语考试前夜一夜无眠。整个英语考试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最后时刻还因紧张将答题卡填错,走出考场时头脑里一片空白。 接下来等待成绩的日子,他每日如履薄冰。虽然英语考试失利,但其他科目却发挥出色。分数公布之后,英语考仅52分的他,总分竟奇迹般地上了一般本科的录取线。看着平日与自己水平相等的同学,纷纷被名牌高校录取,他决然放弃了上普通本科院校的机会,一心想着重整旧河山,再拼上一年。于是,陈星亮踏上了“高四”征程。路正长,夜也正长。 陈星亮所就读的朝阳补习社,位于城郊结合地区,总共不过四个班,由几个退休教师合伙发起。教室是租的乡下几间红砖青瓦房,东拼西凑来的课桌椅,个个缺胳膊少腿。几年的惨淡经营下,这个补习社却因历年来升学率高而小有名气。陈星亮困惑于这个小小的补习社为何取名为“朝阳”,这似乎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因为“高四”之路绝不再是鲜花与掌声同在的“朝阳”之路。星亮感觉它好比是一条死胡同,当你一踏进去,就无路可退,目标唯有一个,翻越胡同尽头的那座高墙,翻过去了,就有另一片天地。陈星亮刚来时,班上已有五六十人,这小小的教室里已经略显拥挤。慢慢地人渐渐多起来,于是过道上、讲台上,甚至走廊上都摆上了课桌椅,班上人数达到83人时,有的同学的座位已经顶到了黑板后边,一上课根本看不到老师的板书,光靠听来记笔记。座位在走廊上的同学隔着窗户听课,一入冬就冷得不行。教室里的景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原有的过道被取消了,四个同学的座位并一排,惟有中间留有一条过道,整个布局好比是中国象棋的棋盘。座位靠墙的同学,下课若要出来,就得惊动三位同学,一进一出很是麻烦。久而久之,大家下课都很少走动,同学之间也无话可说,独自端坐在座位上看书做题。七八十人在教室里呼吸吐纳,空气污浊不堪,整个教室里气氛就像一潭死水。陈星亮也是整日做题,他将以前做过的试卷都找出来,把做错的题整理在一个小本子上,反复的做,反复的记。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却枯燥、沉闷、极为耗神。别的同学走马观花般做完一套试卷,他却往往还在一两个题上磨。 转眼到了冬天,陈星亮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回报,在月考中他取得全补习社第一的成绩。可是短短半年的时间,原本就清瘦的他,更愈发瘦得不成人形。他的班主任是一个60来岁的男老师,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他特设了一个每天中午的读报时间,每日他在台上读得唾沫横飞,台下却应者寥寥,有时他也穿插一些不咸不淡的笑话来调节气氛,结果笑话说完却总是他一个人对着一大片木然的面孔哈哈大笑。大家都已丧失了笑的功能,当陈星亮悲哀地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抬头望望窗外,冬日里的太阳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几个月的光阴很快过去了,陈星亮在今年的高考中,成着老练多了,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超出了重点本科线30多分。有句话说:“上帝关上你的某道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陈星亮终于被中意的四川大学录取,2004年的夏天,陈星亮打算用一个夏天的笑声来扫掉高四的阴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