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灵通CEO杨镭:创业是另一种生活方式(5)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0 21:49 新浪教育 | |
有人对他说,驾驶飞机最难的就是分清海和天。 进入上海的第一分钟,他就明白自己的任务是:在飞行中修飞机。 1、天空的自由和大海的自由 四年下来,公司的业务做得不错,杨镭在华人圈子里面也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被推选为美国西海岸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杨镭在美国生活的很安逸,拥有自己的公司、别墅及高级轿车,还能够常常坐在飞机副驾驶的位置上与好友一同遨游蓝天。 B型血的人无法克制住天性里对自由的向往,蓝色是一种致命诱惑。 同样无垠的、广袤的天空和大海都是杨镭的热爱,飞机在海面上飞行,往往分不清海天之间的界限,唯有依靠驾驶座前的一排仪表才能避免把飞机开到深邃的海里去。每次出发前,作为几乎没有驾驶经验的副驾驶杨镭,都必须照着驾驶手册上写的每一个要点念一遍给身边的驾驶员听,并协助他做好飞行前的安全检查。 杨镭对于飞机的热爱从小就开始,那时候的《航空知识》杂志他每一期都会买,每一页都翻了个遍,对飞机火箭如数家珍,但却从来未曾想过要当一名飞行员。 也许,相比较,天空毕竟遥不可及,而大海,只要有机会就可以亲近、触摸,真正融入到那片湛蓝中。杨镭喜欢水,他甚至把自己的一双儿女的名字中都嵌入了这个无法言喻的喜爱——女儿的名字是杨雨甜,儿子索性就取名为杨子江。 而在离地2000米高空享受到的自由感觉却也没有能够羁留住杨镭,他又一次选择了离开。当掌上灵通公司邀他加盟时,他只用了2天时间就做出了决定,只身飞往上海。 2003年3月,杨镭正式就任掌上灵通CEO,迎接他人生中新的挑战。 我上任的那天,公司的业绩处于下滑状态。不是说公司的业务量在往下走,而是公司在往前走,但市场、竞争对手比我们走得快很多。像逆水行舟,你感觉你在往前走,但实际你在滑,浪推着你。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你继续往前走,却离对岸越来越远了。那时公司内部的士气非常低迷,很多人离开公司了。而我正是那时加入掌上灵通的。 当时,掌上灵通的董事会跟我有一个初步的口头协议,因为这件事来得很突然,我没有想到他们是在找一个CEO。我很纳闷,但我和创始人吴峻都觉得非常兴奋。 我说我在美国有公司,还有家,过来还需要要一段准备时间,吴峻当时答应得好好的:“没事儿,把美国公司管好,把事交给公司的其他管理层,包括家里的一些事儿。你5月底再过来也成。” 没想到,真正等我把手续都签好后,吴峻就急了:“快过来,给你两个礼拜时间,要动真格了,你马上过来”,他说,“现在有几件事,有几个大的外国的战略合作伙伴,非要你过来不可。” 因为我也是很投入的人,加入公司也就接了这个摊了。其实,早一天晚一天都是你的事,晚一天到,很多事还要收尾。 我用两天的时间结束了手头的事,一个人飞到了上海,出现在吴峻和大家面前。 成功秘笈:不甘这一次,杨镭真正地回到了国内,他选择了上海。杨镭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回归,上海是母亲的故乡,母亲的怀抱给人温暖,也给人力量。生活的舒适和内心的安稳有时并无关联。杨镭已经可以乘坐私人飞机去吃一顿想吃的午餐。然而,在自尊心受到挑战的日日夜夜,他不允许人家怀疑能力,是怀疑使他又回到重新创业的一步,也是性格使他再次接受创业的挑战。他被人怀疑的CEO的力量要在这里爆发了。 在很多人都认为“灵通快完了”的时候,杨镭把他的办公室变成了会议室,自己和员工一起坐到了“大堂”上。 2、掌上灵通新掌门 杨镭进入掌上灵通公司,距后来公司上市的时间,刚好一年。根据掌上灵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招股说明书,公司2003年的营业收入为1660万美元,实现盈利360万美元,此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SMS(短信);此前的2002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430万美元,全年亏损53.6万美元。 虽然灵通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SP,但在创立初期走了很多弯路,比如在WAP业务上的彻底失败,使它在2002年就已经退出了行业领先者的竞争。许多以前的竞争对手也不再把灵通视为劲敌,一家曾经与灵通不相上下的SP的CEO说:“那时候,我们的感觉是灵通再也不可能起来了。” 的确,2001年和2002年是短信行业爆炸性增长的年份,那时候,SP无论规模大小,只要进入这个行业,几乎都能赚到钱。但就是在光景最好的时候,灵通的经营状况依然非常惨淡。 掌上灵通的前身是英斯克中国(Intrinsic China Technology)于1999年9月成立的一个商务部门,此前短信只是英斯克众多业务之一。Asia Info 当时欲投资800万给英斯克,然而他们坚决要求“抛弃灵通”。 2001年4月,掌上灵通才从英斯克(中国)分离,开始独立运营。 吴峻打造了一个典型的技术型公司,但他面对的却是大众市场。杨镭上任前,掌上灵通内部氛围比较“洋”,不仅LOGO采用英文,甚至公司内部的日常用语都是英文。 “产品做得很美,但是用商业眼光来衡量,显得很不成熟务实,只能是阳春白雪。”一位观察人士说。 被英斯克“抛弃”的灵通,最终如何羽化成蝶? 我是不见黄河不心死的人。 我不断在反思,我进入灵通也是边想边做,并不是想不通之前,就什么都不能做了。一边想一边做,慢慢地,思路会越来越清楚。我就有这种信念,一定要把它做好,人的这种心态,会有变化。 有意思的是,三年后,灵通和英斯克走上了与人们当初的预测完全不同的道路。英斯克逐渐走向低靡,而“弃儿”灵通却“飞黄腾达”。 在上海陆港广场6层,灵通和英斯克都曾在这里办公,虽然离得很近,公司内部还能相通,但两边的景象却完全不同。灵通的员工已经坐满了包括会议室在内的所有角落,为了庆祝上市而舞动的气球,更凭添了几份热闹;而英斯克一边却是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员工走动的影子。 成功秘笈:忍受孤独有人不无幽默地说: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去做CEO;如果你恨一个人,让他去做CEO。的确,正如杨镭所说的那样:CEO是世界上最孤独的职业。 当记者问及“掌上灵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时,杨镭毫不犹豫: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 3、没有你就没有这出戏 Without me,you are nothing. Without you,I am nothing. “没有我,你们什么都不是。没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是。” 这是杨镭很喜欢的电影对白——一艘战舰的船长激励着他的士兵们,前一句充满骄傲,后一句则代表信任。 业内人士早就纷纷预言,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无线增值服务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二波海外上市潮的最大卖点,而谁能成为第一家IPO的SP,业内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但在各种版本中,唯独没有灵通的名字。 CEO杨镭被董事会要求“必须在高速飞行的时候将灵通这架出了问题的飞机修好”。 在海外生活了14年的杨镭,仍然一口京腔。他要把这个技术导向的公司改造成销售导向。他要求员工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灵通的目标客户到底是哪些?是8000万的互联网用户还是2.7亿的手机用户。 “我们要加强地面部队,纯做互联网我们打不赢新浪搜狐,地面才是主战场”,杨镭的想法很明确,2.7亿>8000万。 一年内,他在全国建成了100多个销售点。灵通的业务人员不再高居北京,而是深入到各个省市,跟当地的移动运营商一起搞推广活动,做客户营销。“不管中国有多大,我们就是要一个市场一个市场地做”,他这样要求员工。 杨镭从美国硅谷回来后,短短一个多月,他就与美国特纳广播集团、香港的Channel〔V〕、日本索尼音乐等一批全球娱乐内容商签定了独家合作协议,灵通网将把他们的娱乐资源变成手机屏保、彩信、铃声和各种手机游戏,“我觉得到2004年底,这里至少有一个千万级的市场预期,光游戏一类,我们就开发出了20多种”,杨镭说。签约索尼后,在上海像F4等一批当红艺人的歌曲铃声只有在灵通网上才能下载,这种模式近期可能会蔓延到全国。 杨镭上任后所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把公司的架构调整到最合理,从而使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他把以前公司的架构比喻成“自留地”,“以前每一个人好比都有一块自留地,产品由一个项目经理负责,如果这个产品比另外一个产品好卖,你这块自留地恰恰离水近了一点,你的收益就会比别人高,这不是一个大军团作战的气氛。”杨镭打破了这个架构,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以公司的最终利益为重。 杨镭来公司是2003年4月份,几个月过了后,公司业绩越来越好,差不多每个月20-30%的速度,不得了,因为美国的公司是一年8%,这是飞的速度,还不是跑了。 一年下来,灵通的销售收入涨了4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而作为代价,杨镭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 接着,灵通下出更漂亮的一着棋。仅仅用4个月时间,从筹备到上市,灵通成功融资8600万美元。一下从600多家SP移动内容提供商中脱颖而出。这个时候,新浪、搜狐这样的财大气粗的门户网站已经不能不正视来自灵通的威胁了。 2003年11月,新浪宣布收购另一家SP福建讯龙。此后,市场上传出搜狐收购灵通网的传闻。杨镭承认,当时双方有过接触。但是,一方面,张朝阳与他都是清华校友,不见面不合适。而更主要的,其实是为了获取商业信息。“正所谓情报和反情报。我当时是想看对方到底是怎么看我们,这个市场的价值到底怎么样,为我们IPO做准备。” 前不久,灵通组织了一个“第五媒体VS传统文化”的研讨会。到场的有著名导演冯小刚。 冯问杨镭:“现在公司上市了,你可以套现走人吗?” “可以,但是,你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吗?”冯也摇头。 “大家都是因为喜欢。”杨镭总结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