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们认为中国的人才现状,能满足传媒业发展的需要吗?
张文怡:传媒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很快,人才处于紧缺状态。我个人认为,三种人才最缺乏,一是具有强烈主人翁精神的传媒人才,这类人才可以称为“media lover”,他对媒体有强烈的兴趣与爱好,而且把自己看成是媒体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是具有丰富的跨国企业管理经验的媒体人才,这类人才在国内很少很少;三是创新与变革人才,
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创新与变革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对充满挑战的媒体业来说,创新与变革可以说是生命。
席蓓蒂:传媒业作为一个产业,在中国发展经历很短,就如同eBusiness一样,只有两三年发展时间,要从社会上找到一个这方面的专家将十分艰难。我们所说的人才紧缺,是对“本土化”人才而言的。贝塔斯曼公司拥有很多优秀的传媒业管理人才,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花很大成本,将外国的优秀人才派到中国来工作,而且在具体的执行部门中,我们更需要了解中国媒体市场的本土化人才。因此,我们要培养具有跨国企业管理经验的本地传媒业人才。
问:请问席蓓蒂女士在中国工作多少时间了?能评价一下您的中国同事吗?与德国同事相比,他们有哪些不足?
席蓓蒂:我在中国工作将近两年时间。对中国同事的感受是,他们非常有活力,十分愿意学习,已经习惯西方的工作方式。我认为不能用不足或者弱点来比较中国同事与德国同事,两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是一种“结果”,是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工作当中,德国员工与中国员工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德国员工一般会给一个问题提出好几个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实施的流程十分清晰;而中国员工可能只有一个解决方案,但是中国员工比较灵活,知道如何进行变通。另一方面,德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比较直率,即使是好朋友,但在工作中仍然可以争执得面红耳赤,下班后两人到酒吧里喝一杯酒就没事了;可中国人不同,喜欢用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其实德国员工和中国员工只要能够认识到这种文化差异,就能够避免误解,顺利地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