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和谐民族绿色中国 > 正文

中国文化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9 14:16  中国教育电视台

  我们在采访世界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各地方政府就保护历史遗址做了许多工作,但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合理保护与开发建设却处于矛盾之中,如何保护,传承5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如何界定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世界遗产申报专家张善云先生:不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目前在中国文化界、学术界怎样使用和流通,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还属另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寻求认同的关键有以下三点:

  第一个关键不在于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而在于对“非物质”概念的不理解。实际上,对“非物质”的认知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比如,老艺人做出了精美的木雕艺术作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但是,那位老艺人身怀绝技的手艺,从他口传心授的传承,到艺术构思和操作的手法技巧,雕刻过程中的行业规矩、信仰禁忌等等,都是人们难以看到和难以触摸到的,这就是“无形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精雕细刻的物质作品是老艺人绝技、绝艺的载体,而这技艺正是亟待加以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一旦老艺人离去,他身上承载的非物质遗产就会随之消亡。因此,必须牢牢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这个概念,才能瞄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确对象。

  第二个关键是需要找到中国专业学科中和中国文

化工作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相近、几乎相同而又耳熟能详的名词术语,这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直接解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在这里可以举出几个词语用来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含义。

  其一,“精神文化遗产”。例如:天坛无疑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而天坛的建筑艺术、设计构思、祭祀功能、祈年礼俗等等则是宝贵的古代精神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非物质的就是精神的,反之,非精神的也就是物质的。当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精神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远比现在所引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范围大得多。

  其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它已经是被我国文化界接受并已应用的词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五届大会通过了官方文件《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民间创作”这个词语,本来就可以翻译为“民间文化”,我们为了把这个概念扩展成为“全民族”的广义的概念,把它叫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这就使我国遍及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当然不包括

文物类遗产)都得到概括。与此同时,在我国早已通行的“民族文化遗产”一词,其概念和“民间文化遗产”几乎是同义语。“
传统文化
遗产”一词也是泛指自古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事象,也包括文化传承的遗产在内。这些概念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可参照的有价值的常用词语。

  第三个关键是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操作实践中,科学说明“非物质文化”和与其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认“非物质文化”所指的具体对象。例如:剪纸作品是物质文化,但是,剪纸艺人的艺术传承和创作构思,剪纸的技巧工艺则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同样道理,古琴乐器本身是物质文化,而古琴的制作工艺、弹奏古琴的手法和技巧、口传心授的乐曲调式、传统记谱方式方法、演奏形式或仪式等等综合在一起形成的文化链条, 才够得上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

  编者按:按照语言学的规律,当某些词汇在某领域广泛应用以后,就会向其他领域扩展,而且,“资产”和“遗产”有着天然的联系,“资产”传给后代,就变成了“遗产”。借鉴经济领域对“无形”两字的翻译,对于文化历史领域本来是顺理成章,不需思虑,重要在于国人如何加强保护爱护华夏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不在我们手中毁坏,并被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当社会功利在前时,请您手下留情!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