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中暗箱操作 不可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9/21 14:44 中国青年报 | |||||||||
“要想在浙大招生中搞暗箱操作,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校江西招生组组长吴星义说。 在近年来的招生中,浙大坚持信息公开制度,与招生有关的报名、录取等各类信息和招生录取的计划、办法甚至各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都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和考生公布;在专业志愿投档中,严格按“高考分数与专业志愿兼顾”原则;超过规定范围提档、调整招生
关口一:校长说了不算,招办说了不算,招生老师说了不算 姒健敏是浙江大学副校长。今年,他刚刚负责主管招生工作。 一个上海老板闻讯找到了姒健敏。他的孩子离浙大在上海的提档线只差1分。这位家长告诉姒健敏:上海这样的学生有3个。他建议扩招,说可以给钱,上百万元。 姒健敏告诉他:计划已经做好了,不能更改。 老板不信:钱能解决问题。校长有权力解决一切! 姒健敏对他说,校长没有权力,浙大的招生由招生办统一执行政策。 “招生办也没有权力。”浙大招生办主任程艺说,浙大有着一套严密的录取程序和办法,招生录取期间,学校各级招生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录取标准和录取程序,任何人都不能够“破”这个程序。学校还有完整的领导和监督班子,学校成立了招生委员会。即便是招生委员会主任,也不能独立决定重大原则问题,遇到重大事项必须经招生委员会研究,必要时提交校务会集体讨论决定。 “作为招生组长,最大的权限就是根据分数确定学校的投档比例。”曾广杰老师说,招生组的老师们更重要的工作是帮助考生判断形势。他们最常说的四句话是:多少分以上没有问题;多少分是希望大于风险;多少分希望与风险同在;多少分干脆就没有希望。 招办副主任吕丰说,浙大对于保送生环节,将老师的推荐权和决定权有适度的分离。比如说,招生组组长看到好的学生,表态后回到学校向招办汇报,集体讨论定结果。 张为鄂老师说,有的学校政策不明确,手上给招生老师制造了诸多的调控权,这就容易出问题。“浙大之所以没有问题,就在于招生老师没有了权力的空间。” 关口二:录取过程彻底透明,每个专业的最低分都向社会公开 “实行网上录取后,考生档案全部电子化,由计算机授权操作,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都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招办副主任吕丰老师说,网络是透明的,冷冰冰的电脑只会用同一把尺子对待所有考生档案。“如果有人做手脚,计算机会有记录。” 今年浙大招生透明到底。在浙江的录取工作一结束,立刻把录取结果放到网上,并向当地的媒体发布消息,详细到每个专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判断能上哪个专业。 招生时,浙大要求在网上公布所有招生组组长和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和住址,以方便家长和考生咨询。担心在网上公布电话和地址的普及面不够广泛,到了比较偏僻的地方,招生组的老师们恨不得在所有的媒体亮相,及时公布联系方式。 结果,魏仲权老师说,自己在河南招生时成了接线员。一边是手机,一边是房间电话。一位河南的家长按照地址找了过来。魏仲权老师一问,才知道是他们澳大利亚的亲戚在海外看到这一消息,打电话通知他们的。 关口三:通过不正当手段被录取,发现后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除此以外,浙大还有严格的监督机制,学校纪律监察委员会介入招生过程,全程参与监督操作过程。同时,通过各种媒体,把招生录取的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浙大纪委的工作人员说,他们从2000年以后一直监督本科生的全程招生。 浙大纪委负责人说,如果发现哪位浙大老师有接受考生及家长现金、有价证券等行为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情况,任何人都可举报,不仅学校对此将严肃处理,同时这位老师也就丧失了今后在浙大的招生资格。如果有哪一位考生通过不正当手段、有舞弊行为而被录取,发现后则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学籍。 浙大还规定,为每个保送生建立一套跟踪制度。如果一年下来,这个学生成绩不好,负责招生的老师就要受到质疑。几年连续都有问题,这位老师就会被取消参与招生的资格。 “阳光工程说到底就是四个字,一是公开,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二是简单。越复杂越不好操作。”张为鄂老师说。 |